李紅髮現餘秋雨寫了一封情書,收信人卻不是自己,冥冥自有天意

1992年,李紅髮現丈夫餘秋雨寫了一封情深意切的情書,收信人卻不是自己,而是一個叫馬蘭的女孩。

李紅髮現餘秋雨寫了一封情書,收信人卻不是自己,冥冥自有天意

馬蘭是一個黃梅戲演員,年輕漂亮又有才華。李紅覺得,肯定有事情。

這事情還不小,很快,餘秋雨就跟李紅提出了離婚,稱兩人已經沒有感情。

那時候,餘秋雨已經和李紅走過14個年頭,兩人還育有一個女兒。

早在1989年,李紅因為工作的原因,去到了深圳,和餘秋雨相隔異地。

91年的時候,馬蘭所在的劇團到上海出演《遙指杏花村》,特意邀請餘秋雨過來參觀。

這一見面,倒讓兩人惺惺相惜起來。馬蘭俏麗爽朗,餘秋雨也是才華橫溢。

李紅髮現餘秋雨寫了一封情書,收信人卻不是自己,冥冥自有天意

有才華的人似乎格外的吸引人。餘秋雨和馬蘭約著一起吃飯,兩人說起彼此的故鄉,意外的發現對方都很熟悉。這讓兩人都很激動,關係也就更親近了。

後來,餘秋雨就和妻子李紅離了婚,同一年,就迎娶了馬蘭做自己的新夫人。

對新人有情,就難免對故人無情。一時間,餘秋雨的行為飽受爭議。夫妻二人出門散步的時候,在路邊都能看到對餘秋雨的痛批。

馬蘭看到了心裡難過,拉著餘秋雨要走。餘秋雨卻很淡然,只是很平靜的看了一眼。

如果說心態能決定一個人的成就,那餘秋雨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說起來,餘秋雨在1992年做了三件大事,離婚,結婚,以及發版了一本新書,《文化苦旅》。

不同於餘秋雨先生被痛批的感情,《文化苦旅》一經發版就大受歡迎,印刷了45萬冊,全部售罄。

李紅髮現餘秋雨寫了一封情書,收信人卻不是自己,冥冥自有天意

書中有幾段話,是我非常喜歡的,摘錄一下:

“人生就是這樣,年少時,怨恨自己年少,年邁時,怨恨自己年邁。

這倒常常促使中青年處於一種相對冷靜的疏離狀態和評判狀態,思考著人生的怪異,然後一邊慰撫年幼者,一邊慰撫年老者。

我想,中青年在人生意義上的魅力,就在於這雙向疏離和雙向慰撫吧。因雙向疏離,他們變得灑脫和沉靜;因雙向慰撫,他們變得親切和有力。

但是,也正因為此,他們有時又會感到煩心和惆悵,他們還餘留著告別天真歲月的傷感,又遲早會產生暮歲將至的預感。

他們置身於人生渦旋的中心點,環視四周,思前想後,不能不感慨萬千。”

李紅髮現餘秋雨寫了一封情書,收信人卻不是自己,冥冥自有天意

人到中年身不由己,其實不僅是人到中年,只要人生在世,總會有身不由己的時候。放棄很容易,難的是堅守。

曾有人說,以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後來呢,看山不再是山,看水不再是水,再後來,山仍然是山,水仍然是水。

一本好書,會讓人受益無窮。而《文化苦旅》這套書,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再來著書,必將有更深的感悟。這套書正是餘秋雨在40歲之後在海內外講學和考察途中寫下的作品,更是其中精粹。

李紅髮現餘秋雨寫了一封情書,收信人卻不是自己,冥冥自有天意

讀一本書,要有收穫才是值得。

我是筱若流蘇,常讀書,讀好書,你我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