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書生不識一百個字,在午門外做了一件傻事,官至布政使

清朝,一書生愚笨,為人老實,到了14歲還認不全一百個字。父親對他說:“你蠢成這個樣子,以後怎麼養活自己?”於是,花錢給他捐了雜官。誰曾想二十年後,書生竟然官至廣東布政使,這期間發生了什麼事?

這書生叫劉玉書,江蘇人。江南本就富饒,多出文壇才子。劉家是殷實之家,做父親的都望子成龍。劉父花重金給劉玉書請了名儒啟蒙,希望他可以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民間故事書生不識一百個字,在午門外做了一件傻事,官至布政使

可是,劉玉書生性愚笨,小時候讀書一天只能記住十個字,第二天又忘記了。這日,劉父從外面回家就把一個茶碗摔碎了,劉妻問道:“老爺為何生氣?”

劉父怒目道:“還不是你那寶貝兒子!”原來,劉父去參加一個好友的酒宴,聽到旁人調侃劉玉書14歲在連個童生都沒考上,這讓劉父很沒面子覺得丟人。

劉妻在一旁安撫劉父,恰巧劉玉書從門外路過,見到父母后進來問安,劉玉書身材高大,臉寬耳長,走路規行矩步,可就是與人講話嘴巴不大張開,說話含糊不清。

劉父問道:“你《百家姓》學得怎麼樣了?”劉玉書最怕父親問學業,心中一著急,說起話來結結巴巴。劉父見狀大罵道:“你蠢成這個樣子,以後怎麼養活自己。”

劉妻趕緊讓兒子退下, 對劉父說:“老爺,我們給兒子捐納個官,將來我們老了,兒子還能有口飯吃。”劉父也覺得這個主意不錯,於是花錢給兒子捐了個雜官。

但是捐官不是立刻就能上任,需要有空缺才可以補上。就這樣,劉玉書苦等二十年,終於等到廣東某縣巡檢的職務。劉家為了候官,很早就搬到京城居住。

劉玉書雖然生性愚笨,可是為人老實。他聽說捐納補缺的官員要在午門外謝恩,不過已經很久沒有人這樣做了。可是劉玉書還是穿戴好官服,天沒有亮就來到午門叩首謝皇恩。

這天,下著瓢潑大雨,劉玉書知道這個職務得來不容易,不敢有絲毫懈怠,在雨裡規規矩矩的行禮。這個時候親王弘晝坐轎子從午門經過,正好看到跪在雨中的劉玉書。

弘晝覺得奇怪,便派僕人前去詢問。得知劉玉書是廣東某縣的巡來午門謝恩,弘晝覺得這事很好笑,隨即就入宮去了。弘晝來到軍機處,正好碰見兩廣總督

民間故事書生不識一百個字,在午門外做了一件傻事,官至布政使

想到剛才的情景,弘晝於是隨口問了句:“部堂大人的屬下某縣巡檢劉玉書。。。。”話沒說完就被中官叫去面見乾隆,等弘晝回到軍機處的時候,兩廣總督已經離宮。

兩廣總督回到廣州後,劉玉書按照規矩前來拜見上官,總督府門外都是等候接見的官員,劉玉書是末等官職沒人搭理他。總督在書房裡看到了劉玉書的拜帖,突然想起在軍機處時,弘晝對自己提到的劉玉書正是此人。

總督覺得劉玉書應該是弘晝的人,就單獨接見劉玉書,總督問:“和碩親王最近可好?”劉玉書被問懵了,他怎麼知道親王好不好啊。忽然想起父親對自己說的話:“只要有人問你可好?就回答甚好!”

劉玉書回答說:“甚好。”總督見劉玉書話不多,顯得高深莫測,更加認定了他是親王的人。劉玉書離開總督府後,被總督單獨接見的事傳遍了廣州,大家都認為劉玉書的後臺是總督,都開始巴結劉玉書想攀上總督的關係。

一年後,總督聽說戶部尚書空缺,他想謀求這個職務,於是,想走親王的門路,他想到某縣知縣空缺,就把劉玉書提拔當上了知縣。總督把劉玉書叫來,找了一個藉口讓他帶著禮物進京去找親王送禮。

劉玉書只是一個小知縣,自然被親王府的門房擋在外面,正巧弘晝坐著轎子從府裡出來,劉玉書在轎前叩首說明來意遞上了禮物和一份信。

弘晝讓僕人把禮物收下,在轎子裡拆開了信閱讀了起來,大致意思就是說劉玉書為官清廉,堪當大用,很有才能。已經舉薦他做某地的知府等等。

弘晝早就忘記了一年前在午門見過的劉玉書,此時,他心裡很奇怪兩江總督為什麼要寫信特意提到一個小知縣?弘晝對劉玉書說: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吧。

民間故事書生不識一百個字,在午門外做了一件傻事,官至布政使

第二日,乾隆招弘晝進宮,問道:“廣東某道的知府空缺,你有沒有合適的人選?”親王想起了兩廣總督給自己的信,他想賣總督一個面子,就對乾隆提到了劉玉書的名字。就這樣,劉玉書一年內連升三級成了知府,之後在兩廣總督的舉薦下,短短的幾年後,劉玉官至廣東布政使。

本故事叫《蠢人有蠢福》,講訴的是生性愚笨的劉玉書因為機緣巧合,從一個九品雜官做到從二品地方大員的故事。

劉玉書雖然生性愚笨,可是為人質樸迂腐,做了別人不做的事情,正巧被弘晝發現,弘晝本想把這個笑話說給兩江總督聽,只說了個開頭就被叫走,讓總督誤以為劉玉書是弘晝的人。

總督投機迎合想巴結弘晝,一年內就提攜大字不識幾個的劉玉書成為一道知府,更是一路將他提拔到地方二把手。

一個誤會讓劉玉書平步青雲。對於地方百姓來說就是一場無妄之災。

清朝從康熙十三年公開捐納補缺的價格,實際上就是公開賣官賣爵,到了晚清以後,更是將捐納的要求放的很低,只要給錢就給官職。

清代捐納一個九品要4880兩,知縣一年俸祿只有25兩,這筆錢只能從百姓的身上找回來,苦的還是底層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