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被罵“三姓家奴”,為何劉備同樣投靠他人,卻還能受到認可?

劉備之所以多次投靠其他勢力,卻能依舊被群雄認可,是因為在當時這種投靠與離開是一種常事,郭嘉、賈詡、趙雲等文臣武將,都不是一棵樹上吊死的主。

但跟“三姓家奴”呂布所不同的是,劉備的離去並沒有突破當時諸侯之間的行為底線,甚至可以說大多數時候,他的選擇已經仁至義盡。

呂布被罵“三姓家奴”,為何劉備同樣投靠他人,卻還能受到認可?

不少朋友對劉備、曹操等人的印象都源自於老版《三國演義》,這部影視劇繼承了小說作者羅貫中所謂“褒劉貶曹”的主旨,劉皇叔一直都是高大上的偉岸形象。

但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我們成年之後,這部劇中的許多情節也引來了我們的懷疑,尤其是劉皇叔的歷史形象,更是讓不少人有“幻滅”的感覺。就像魯迅先生說的那樣,整本書“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

一些讀者,也因此而走向了另一種極端,認為劉備“不過是一奸滑小人”,而他多次投靠其他諸侯的情節,也似乎是也印證了這一結論。有人甚至認為他與三姓家奴的呂布一樣,也是反覆無常的小人。

但事實上這種看法,卻忽略了作為親歷者的劉備在經歷種種事件時的取捨和選擇。

呂布被罵“三姓家奴”,為何劉備同樣投靠他人,卻還能受到認可?

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投靠各路諸侯換取個人發展,其實並不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相反許多相對草根的英雄之所以可以崛起,正是因為他們在他人麾下所顯露出的種種才能。

比如曹操,作為“閹宦之後”,在他還未能建立自己勢力之前,是透過投靠大將軍何進才得以真正參與大漢王朝的權力遊戲,在這之前,他雖然曾經以賞罰分明名顯於世(以五色棒杖殺宦官蹇碩的親叔叔),但在這之後他其實是受到了宦官勢力的打壓。

而在漢末亂世,這種投靠其實也是一種常事,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十常侍之亂後,大將軍何進雖死,但曹操卻沒有被歸類為宦官勢力受牽連,依舊活躍於大漢權力的中心場。

劉備的情況就更加特殊,雖然他聲稱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日常言行也以漢室宗親自居,但如果稍微查一下中山靖王這個人就會發現,他一生有子嗣上百,先不說劉備皇室宗親之說是不是真的,如此龐大的後裔群體,真正能繼承家業的又有幾人?

這也是為何劉備一出場,竟然是個割席販履之輩的原因。漢末亂世,劉備要“就業”就得藉助實權者的力量,至於投靠他人或自成一系,無關善惡是非,都是個人選擇。

呂布被罵“三姓家奴”,為何劉備同樣投靠他人,卻還能受到認可?

劉備與呂布的投效,其實也有所區別。

縱觀劉備一生,他前後投靠過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等諸多勢力,但這些人無一例外,都沒有真正將劉備融入自家的勢力體系內,劉表、曹操等人,始終對劉備懷有戒心。

在這種情況下,他一直是以一種自成一系的方式遊走在諸侯權力核心之外。公孫瓚、曹操自不必說,就連袁紹、公孫瓚,又何嘗真正將劉備視作自己心腹?

以袁紹為例,在官渡之戰中,劉備並未被袁紹派往官渡主戰場,而是要求他在汝南一帶襲擾曹軍後方,作為對袁曹正面決戰的策應,這一項看似重要的任務何嘗不是一種發配?

而素來以謙和待人的文士形象示人的劉表,更是忌憚劉備的才能,在二子爭位時,將他派往距離其所在的襄陽僅一水之隔的樊城,嚴加提防。

這些事件,對於我們而言只是古老故事中的細枝末節,但對於當時的諸侯來說,可能就是窺一眼而見全豹的現實。權利和義務是等價的,老東家既然如此,人們又如何會苛求劉備去盡忠死節?

事實上,劉備的許多做法其實已經稱得上仁至義盡,比如曹操攻荊州之時,劉表已死,劉琮已降,但劉備卻依舊十分照顧與之親厚的劉表長子劉琦,這雖然有著種種利益考慮,但其中的部分取捨,你很難說沒有絲毫人情在內。

都說“劉備之長厚而似偽”,但拋開演義故事,去《三國志》中尋找,我們能看到的依舊是一個聰慧而不失仁厚的長者劉備。

也正是因為如此,東晉史學家習鑿齒(不忍吐槽的名字)就曾經不無感慨的評價:“先主雖顛沛險難而信義愈明,勢逼事危而言不失道。”。

呂布被罵“三姓家奴”,為何劉備同樣投靠他人,卻還能受到認可?

在亂世三國中,人們能夠看到如曹操這般“亂世之奸雄”,也能看到呂布一樣的反覆小人,但卻不得不承認,即使是在顛沛莫名之際,依然有劉備這樣的人,可以在追逐大業之時,不拋棄做人起碼的底線和良知。

也許,正是因為如此,劉備這位崛起於微末的漢末英雄,才會在無盡的流轉旅途中依舊受到旁人的尊敬與重視。他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做人的原則,而且這些恰好契合了那個時代人們對社會的期待,所以劉備才能凝聚人氣建立蜀漢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