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江浙粵閩,內陸想富很簡單,主動點

相比江浙粵閩,內陸想富很簡單,主動點

如圖是以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從上到下排名,人均可支配與人均GDP是兩個概念,後者資料高的地方基本都是大城市,它們除了要轉移一部分去內陸支援外,還需要投入檯面上的裝扮,所以居住在這些地區的人一般都能享受到很高的社會公共服務。

這15個城市裡面基本都是江浙粵閩沿海一帶的地區,沒有一個內陸城市,說明兩者還是有較大的可支配財富距離。表中的紹嘉溫臺金資料值較高,側面反映民富之強,因為其城市總量的一大部分是以民眾收入作為支撐的,結合近期浙江要建立“共同富裕示範區”,名副其實的富足之地啊。

內陸地區為何沒有一座城市入選呢,哪怕是各地的頭號城市,哪怕是排在十名之後也可以啊,心裡回想了一下內陸那幾座在近些年來宣傳得很火熱的城市,百思不得其解問題究竟出在哪裡。同族同文,大家都是黃面板,有什麼理由沒有沿海地區富裕?

偶遇世外高人經過一番討教,才知道根本原因所在:思維觀念的不同。江浙粵閩這些地方在創造財富的過程中,大多都是遵循“無令即可做”,意思就是沒有條例規定禁止的事情都可以勇於嘗試去實施,開創一個個的新行業、新技術、新思維。比如很多新的行業都是從沿海地區傳到內陸,內陸地區只是扮演了一個被動接收的角色,沒有主動開拓創新的思維,長此以往思維倦怠,猶如世界上石油富國們想要什麼東西的話都能從歐美買到,殊不知已經悄悄地被歐美鎖死了科技發展之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