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可辛兩部作品,一部6.49億,一部1.07億,為何觀眾不買單?

陳可辛兩部作品,一部6。49億,一部1。07億,為何觀眾不買單?

對於很多北上的香港導演來說,陳可辛都是獨樹一幟的導演之一。

他炮製了很多經典作品,也是為數不多的商業價值和電影藝術效應的導演。

他導演的電影《奪冠》上映15天收了6。49億,另外一部電影《一點就到家》1。07億,和動輒十幾二十億的《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相比,票房成績算是相形見絀。

為何觀眾不買單?

不過和他以往的電影縱向對比,票房還算不錯的。

陳可辛兩部作品,一部6.49億,一部1.07億,為何觀眾不買單?

01,

迄今為止,他一共執導了30部作品,自己奪得的獎項更是一籮筐。

《中國合夥人》金雞最佳導演,最佳故事片獎;

《如果愛》金馬獎,香港電影金紫荊獎;

《投名狀》金像獎最佳導演獎,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然而,票房成績卻不敢恭維,《投名狀》2億,《武俠》1。70億,《親愛的》3。44億,《中國合夥人》5。37億,這些口碑極好,膾炙人口的作品,他們的票房都極其平庸,甚至撲街。

陳可辛兩部作品,一部6.49億,一部1.07億,為何觀眾不買單?

陳可辛兩部作品,一部6.49億,一部1.07億,為何觀眾不買單?

在2017年上映的《投名狀》投資了3億,由李連杰,劉德華、金城武三人主演,不管是內容題材還是卡司陣容,都符合商業化娛樂化的基本要素。

這部電影將一個“水滸”中的故事運用了現代化的藝術手段進行了闡述,在敘述的過程中,側重於將人間的愛恨情仇推到了巔峰,將人性的慾望,貪念和惡的一面體現的淋漓盡致。

然而,

陳可辛兩部作品,一部6.49億,一部1.07億,為何觀眾不買單?

02,

陳可辛善於敘述感情主題,在他的很多電影中,愛與被愛,漂流與依靠,相聚和別離,這些心思細膩的情感故事,是他最為擅長的。

然而,在最近幾年北上的香港導演中

比如劉偉強導演的《中國機長》,他監製陳國輝導演的《烈火英雄》,林超賢導演的《紅海行動》,徐克的《智取威虎山》等。

這些主旋律的大製作電影,有一定的資金投入和資源傾斜,還是可以獲得一很大的商業價值和利潤的。

陳可辛兩部作品,一部6.49億,一部1.07億,為何觀眾不買單?

從2003年開始到現在的17年磨合和發展中,有些導演也闖出了一條適合自己和觀眾的路徑。

比如王晶,在《吐槽大會》中被李誕噴“

然而,在這些爛片的背後,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成本本就不高,即使爛仍然能夠盈利。

陳可辛兩部作品,一部6.49億,一部1.07億,為何觀眾不買單?

這樣的流水線電影,不管對於投資商還是自己來說,都可以取得商業價值,他也算是一個最高產最“懂”內地的觀眾的香港電影之一了。

比如,林超賢,近幾年來和主旋律“死磕”上了,從《湄公河行動》的11。86億到《紅海行動》的36億,再到還沒有播出的《緊急救援》,他依靠的是主旋律的動作片獲得了不錯的票房。

再比如,李仁港導演,他北上的幾部作品,口碑平庸甚至撲街,但是也有一些商業電影取得不錯的成績,比如《盜墓筆記》的10億,《攀登者》的10億。

陳可辛兩部作品,一部6.49億,一部1.07億,為何觀眾不買單?

這些導演,之所以能夠在票房中取得一定的成功,

然而,很多需要用故事娓娓道來闡述深刻道理的電影,很多的導演還是有一定的侷限性的。

尤其是隨著觀眾審美標準的提升

比如,最近幾年賺的盆滿缽滿的票房口碑爆款電影,無一不是依靠走心的創作,死磕的精神,飛蛾撲火般的意志和勇氣去創作的。

陳可辛兩部作品,一部6.49億,一部1.07億,為何觀眾不買單?

比如,餃子導演死磕五年的《魔童》;

郭帆導演磨劍三年,每天只睡2小時才取得成功的《流浪地球》;

文牧野,徐崢,甯浩等人籌備5年,三年制作的《我不是藥神》。

在這一方面,內地導演很顯然更為在行。

陳可辛兩部作品,一部6.49億,一部1.07億,為何觀眾不買單?

03,

對於陳可辛來說,他的電影往往反映的是社會生活和藝術創造。

陳可辛導演出生於香港,成長於泰國,留學美國,北上內地,他的電影和自身的遷徙,成長地點的變化,時代背景是分不開的。

在他曾經的訪談中,他提到了自己在成長中,父親陳銅民對自己的影響尤為深刻,從小受到家族這樣的藝術期許薰陶,在他的內心深處,就有一個電影夢。

即使是後來的移居泰國,香港仍然是自己的溫床。

也許,他真的是一個心思頗為細膩,感情豐富,擅長敘事的優秀導演,

陳可辛兩部作品,一部6.49億,一部1.07億,為何觀眾不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