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貝爾法斯特》獲“奧斯卡風向標”多倫多電影節“觀眾選擇獎”

電影《貝爾法斯特》獲“奧斯卡風向標”多倫多電影節“觀眾選擇獎”

威尼斯電影節之後的又一個“奧斯卡風向標”——多倫多電影節(TIFF 46th)今天落幕。電影節的最高獎,經常能與奧斯卡最佳影片結果吻合的“觀眾選擇獎”(People’s Choice Award)被投票頒給了肯尼思·布拉納導演的半自傳電影《貝爾法斯特》(Belfast)!

“觀眾選擇獎”的第二、第三名,則分別是加拿大獨立電影《斯卡布羅》(Scarborough),以及威尼斯銀獅獎得主——簡·坎平(Jane Campion)導演的《狗的力量》(The Power of the Dog)。

肯尼思·布拉納(Kenneth Branagh)是英國著名的莎翁劇演員、電影演員和導演,他拍過《雷神》、演過《哈利波特》……《貝爾法斯特》是他從影來最個人的一部電影。

電影《貝爾法斯特》獲“奧斯卡風向標”多倫多電影節“觀眾選擇獎”

電影《貝爾法斯特》獲“奧斯卡風向標”多倫多電影節“觀眾選擇獎”

故事發生在60年代北愛爾蘭的貝爾法斯特市,這裡是肯尼思·布拉納成長的地方。新人小演員裘徳·希爾(Jude Hill)飾演10歲男孩“Buddy”;凱特瑞納·巴爾夫(Caitriona Balfe)、傑米·多南(Jamie Dornan)飾演他熱情洋溢的藍領父母;朱迪·丹奇(Judi Dench)、塞倫·希德(Ciarán Hinds)飾演他睿智的祖父母。

當時正是北愛分離運動,以及天主教與新教衝突的一個高峰。處於衝突中心的貝爾法斯特市暴力衝突、爆炸不斷、流血不止。

電影《貝爾法斯特》獲“奧斯卡風向標”多倫多電影節“觀眾選擇獎”

Buddy和他的家人只有三種選擇:1、加入鬥爭;2、對持續性封鎖畏懼退縮;3、離開貝爾法斯特。

值得一提的是,整部影片大部分都採用了黑白形式,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阿方索·誇隆2018年的電影《羅馬》(Roma),那部電影也可以看做是導演本人的童年自傳、而且片名也是個地名、甚至海報的配色都是一樣的。

電影《貝爾法斯特》獲“奧斯卡風向標”多倫多電影節“觀眾選擇獎”

多倫多電影節不設正式的競賽單元,但是多倫多電影節每年都會有“觀眾選擇獎”(People’s Choice Award),由電影節觀眾投票選出。獲獎的影片往往也能在同屆的奧斯卡上取得不錯的成績。

去年多倫多獲獎的是趙婷(Chloe Zhao)導演的《流浪者之地》 (Nomadland),那部電影是威尼斯和多倫多電影節雙獎得主,最後拿到了奧斯卡最佳影片和導演等獎項。

《貝爾法斯特》由焦點影業(北美)、環球公司(海外)發行,將於11月12日起陸續上映。

附:多倫多電影節最近20年來獲獎影片(*號為當年奧斯卡最佳影片):

2020 流浪者之地(Nomadland)

2019 喬喬兔(Jojo Rabbit)

2018 綠皮書(Green Book)

2017 三個廣告牌(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

2016 啦啦之地(La La Land)

2015 房間(Room)

2014 模仿遊戲(The Imitation Game)

2013 為奴十二年(12 Years a Slave)

2012 烏雲背後的幸福線(Silver Linings Playbook)

2011 我們現在去哪(Where Do We Go Now?)

2010 國王的演講(The King’s Speech)

2009 珍貴 Precious (2009)

2008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

2007 東方的承諾(Eastern Promises)

2006 貝拉(Bella)

2005 黑幫暴徒(Tsotsi)

2004 盧安達飯店(Hotel Rwanda)

2003 座頭市(Zat?ichi)

2002 鯨騎士(Whale Rider)

2001 天使愛美麗(Le fabuleux destin d’Amélie Poulain)

2000 臥虎藏龍(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

1999 美國美人(American Beauty)

1998 美麗人生(Life Is Beauti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