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在長江邊修座違章建築擋住曹操四十萬大軍,如今一縣因此得名

此人在長江邊修座違章建築擋住曹操四十萬大軍,如今一縣因此得名

建安十七年(212年)十月,曹操決定率部伐吳。

此人在長江邊修座違章建築擋住曹操四十萬大軍,如今一縣因此得名

建安十七年

此人在長江邊修座違章建築擋住曹操四十萬大軍,如今一縣因此得名

其實,歷史上的建安十七年,是發生了許多大事的。當年一月,孫權將“都城”從京口遷到秣陵,在金陵邑故址石頭山築城,名為石頭城,作為駐軍和屯糧之所,並改秣陵為建業(建業即今之南京)。為了防禦雄居北方的曹操,孫權在濡須口修築了防禦工事。

此人在長江邊修座違章建築擋住曹操四十萬大軍,如今一縣因此得名

南京石頭城遺址

此人在長江邊修座違章建築擋住曹操四十萬大軍,如今一縣因此得名

而孫權西邊的劉備,也撕下了偽善的親情,與本家劉璋“反目成仇”,並一舉斬殺了劉璋的白水關守將,進據涪城。

此人在長江邊修座違章建築擋住曹操四十萬大軍,如今一縣因此得名

曹操看出了天下大勢的異動,曹操年已58歲,再不出手,就時不我待了。於是,曹操親率四十萬大軍南下徵吳,欲兵取建業。

此人在長江邊修座違章建築擋住曹操四十萬大軍,如今一縣因此得名

曹操(劇照)

此人在長江邊修座違章建築擋住曹操四十萬大軍,如今一縣因此得名

石頭城(建業)臨江控淮,恃要憑險,是東吳水軍江防要塞和城防據點。石頭城跨水而立,周圍數十里裡,設有子、羅城二重城,商業繁華,盛況非常。

此人在長江邊修座違章建築擋住曹操四十萬大軍,如今一縣因此得名

曹魏大軍要進攻東吳,必須要渡江。對曹魏一方來說,最佳水路進攻路線是從曹操家鄉譙縣集合水軍,順渦河南下,進入巢湖,再出進入濡須河(上接巢湖下通長江),這樣就能進入長江了。

此人在長江邊修座違章建築擋住曹操四十萬大軍,如今一縣因此得名

藍線為濡須河

此人在長江邊修座違章建築擋住曹操四十萬大軍,如今一縣因此得名

而濡須河進入長江的地方,就是濡須口。所以,曹操水軍要想攻入建業,必須要透過濡須口。濡須口之所被稱為“口”,就是因為這裡夾在七寶山和濡須山兩山之間,地勢就像瓶口,江水到此突然變得狹窄,再加上海拔落差,因此這裡水流分外湍急,一不留神就翻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