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崇大耍權謀排擠同僚,為何還能博得賢相的美名?

姚崇大耍權謀排擠同僚,為何還能博得賢相的美名?

一日,朝會結束,百官散朝,姚崇一瘸一拐地落在了百官的最後面。此時,他出任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位列宰相只有兩個月。

李隆基看到後將姚崇叫住,關切地問:“愛卿,您的腳扭傷了?讓太醫看看吧!”姚崇說:“腳沒事,病在心裡!”李隆基聽他話裡有話,屏退了左右。姚崇繼續說:“我看到紫微令(中書令)張說,偷偷去了岐王的家裡!”李隆基大吃一驚!

岐王李隆範是李隆基的親弟弟,先天政變的功臣。張說身為首席宰相,結交如此重要的藩王,他想幹什麼?後武則天時代,八年搞了五次政變,皇帝換了四個,李隆基又是個庶出的老三,這個皇帝當得本來心裡就不踏實,所以,不得不對張說的行為心存疑慮。

姚崇大耍權謀排擠同僚,為何還能博得賢相的美名?

又一次,黃門監(門下侍中)魏知古是朝中僅次於姚崇的二把手,但姚崇看他很不爽。因為當年魏知古只是一名小吏,曾得到過姚崇的提拔,但先天政變中,魏知古關鍵時刻向李隆基彙報了太平公主的不軌意圖,立下大功,所以現在成了與姚崇平起平坐的宰相。

二人矛盾很大,但姚崇是首輔,便將魏知古擠兌到了東都洛陽,負責選拔官吏。然而,姚崇的兩個兒子正在洛陽,而且為官不檢點,貪汙受賄,被魏知古逮了個正著。

姚崇大耍權謀排擠同僚,為何還能博得賢相的美名?

玄宗很納悶,問:“你怎麼知道的?”姚崇說:“我那兩個兒子很蠢,以為我曾經提攜過魏知古,他就一定會報恩,替他倆辦事!”玄宗聽到姚崇直言稟告,胸懷如此坦蕩,反而覺得魏知古是個忘恩負義之徒。

沒過多久,魏知古便被罷了相,貶為工部尚書。從此,姚崇手下的二把手,無論是盧懷慎還是源乾曜,都對他言聽計從。

聽了這兩件事,大家的感覺如何?是不是覺得有些匪夷所思?姚崇是有唐一朝四大賢相之一,開元盛世的奠基者,在歷史中名氣很大,怎麼卻是個大耍權謀之人!

姚崇大耍權謀排擠同僚,為何還能博得賢相的美名?

那麼,這麼一個為獨掌大權,大耍權謀,排擠同僚的人,為何還能博得賢相的美名呢?玄宗也是帝王中的佼佼者,怎麼能這麼輕易被姚崇矇騙呢?

其實,要貶謫這麼多的功臣,如果沒有玄宗的預設與支援,單憑姚崇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玄宗也並非昏君,他深知要實現大唐中興,必須有一個穩定的環境,而這些功臣在當時卻是一個很大的不安定因素。

姚崇大耍權謀排擠同僚,為何還能博得賢相的美名?

而玄宗現在需要是安定的發展環境,是姚崇這樣的治世之臣。所以,貶謫功臣這件事,是玄宗與姚崇君臣之間,配合默契的大規模的鳥盡弓藏。

姚崇大耍權謀排擠同僚,為何還能博得賢相的美名?

姚崇之所以成為賢相,是賢在了他能夠洞察局勢,能以大政治家的眼光發現國家的弊端,並向玄宗提出“十事要說”作為施政綱領。在他的任內幹了三件事:其一,加強皇權,維持穩定;其二,整頓吏治;其三,關注民生。這些政績,為開元盛世開了個好頭。

至於耍點小權謀,來對付那些不可一世的功臣,僅是姚崇大智慧下的小手段而已。而且,玄宗與姚崇保持了優秀政治家的本色,對被貶謫的功臣充滿了人情,只是鳥盡弓藏,貶官流放,而沒有兔死狗烹,卸磨殺驢。

姚崇大耍權謀排擠同僚,為何還能博得賢相的美名?

淺見寡識,以就正於方家。

參考資料:《資治通鑑》、《新唐書》、《舊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