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天空下的現代語文——重看話劇《吳王金戈越王劍》!

歷史天空下的現代語文——重看話劇《吳王金戈越王劍》!

話劇《吳王金戈越王劍》劇照李春光攝

上世紀80年代,中國曾湧現出一大批風格各異、個性張揚的舞臺佳作。不同的觀念和方法相互碰撞,創作者們大膽借鑑西方的表現手段,人人渴望尋求突破。諸如《絕對訊號》《野人》《WM》《小井衚衕》《桑樹坪紀事》等作品應運而生,藝術家們追求革新的果敢和勇氣今日看來依舊令人感慨敬佩。《吳王金戈越王劍》亦是那個時期備受矚目的作品——“臥薪嚐膽”的典故已被改編為多種藝術形式,作為編劇的白樺另闢蹊徑;二度創作由藍天野執導,呂齊、鄭榕、狄辛、修宗迪、童弟、羅歷歌這樣引人注目的陣容主演……在那個爭先恐後與時代呼應、新作頻出的時期,北京人藝如何講好老故事、演好歷史劇?轉瞬到了38年後的今天,歷史劇《吳王金戈越王劍》依舊在首都劇場演出,開票即售罄。不得不讓人思考它的生命力源自何處。

這部作品共7場,懷揣強烈表達衝動的白樺僅將“臥薪嚐膽”設定為背景,他將筆墨著力放在越王勾踐從吳國回來後的生活。“復國雪恥”的戲碼本該充滿悲憤和痛苦,但在白樺手中卻變成令人動容的無畏和柔情;更孟一家與訪貧問苦的勾踐相遇,百姓與君王的對話樸實自然、幽默辛辣。與勾踐“臥薪嚐膽——回到人民中——權欲私慾膨脹——丟掉人民”遙相呼應;勾踐與大夫文種的對話,則將之作為普通人和君主的複雜性體現得淋漓盡致;而范蠡的大段獨白,為觀眾帶來理性與智慧的思辨之美。第三場戲“訪美”遣詞造句之唯美簡練,令人沉醉。導演藍天野評價白樺“一是有才,二是愛國”,確實,《吳王金戈越王劍》不僅讓話劇觀眾認識了浪漫的、作為詩人的白樺,也讓觀眾認識了曾加入中原野戰軍寫過戰事報道、充滿批判精神的作為戰士的白樺。

這一切應該感謝藍天野老師。不管在幾十年前還是今天,我們能欣賞到《吳王金戈越王劍》演出,得益於藍天野老師1983年毅然決然邀請白樺合作的魄力和鑑賞力。這部作品是他與老友白樺深厚情誼的見證,更是藍老師為北京人藝培養演員、積累經典作品的力舉。事實上,繼1983年首演,2014年復排,2021年再次換演員排演,藍天野老師在藝術觀念、創作方法、風格樣式上不斷提出新的要求,尤其對字詞韻腳的強調、對形體韻律和節奏的把握、對歷史劇意境的追求、對極具風格化臺詞的處理……無一不體現出用心和細緻的考量。比起這些看得見的指導,94歲高齡還在排演一線與後輩共事,為年輕演員親身示範,這種存在本身就是藍老師愛人藝、愛晚輩,充滿無限家國情懷的真實寫照。而作為焦菊隱藝術創作的親歷者,藍天野老師更是透過自身創作完成了新時期對焦菊隱導演藝術的實踐,同時也對北京人藝話劇民族化的繼承和探索貢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這部作品能夠久演不衰,與幾代演員的努力分不開。濮存昕在2014年飾演范蠡一角,這次主動請纓飾演勾踐(呂齊曾飾演勾踐)。此舉不是簡單的換角,而是踐行他近些年為自己提出的新課題——繼承併發揚表演藝術家呂齊老師的表演。這是一位有明確藝術追求和高度創作自覺的演員的必然選擇,不僅拓寬了他自身的表演維度和深度,更為年輕的藝術工作者樹立榜樣。同時我們欣喜地看到,成熟演員如盧芳、鄒健、鮑大志、張福元,已經有意識地在自己和他人的經驗中分析對比並提煉,積極地在不同風格的作品中有的放矢地歷練,他們生髮出了各自原創性和獨特性的表演方法,值得深入研究和總結。

時代的轉變、導演的要求、觀眾的視角,《吳王金戈越王劍》給了三代演員同臺切磋的機會,將帶來更深入的學習、交流和探索,這是有益且意義深遠的,對於北京人藝“演劇學派”的發展尤為重要。

飾演范蠡的荊浩第一次參演歷史劇。歷史的距離、心靈的呼應、思想的感知,這都是對演員的挑戰,更何況前版還有修宗迪、濮存昕的對照。我們欣喜地看到,荊浩在這部作品中四兩撥千斤,他用自己一貫堅守的“真”帶動身體的節奏與臺詞韻律相統一,真切的想象和表達使他與觀眾之間搭建起劇情與思辨的橋樑。這是荊浩克服困難努力工作創造的範大夫:深情、忘我、痛苦、充滿理想主義。

飾演西施的年輕演員原雨眷戀舞臺並善於思考。她在完成導演要求的基礎上,自如地嘗試不同的呈現方式。最終我們看到西施持篙駕舟背身而至,原雨巧妙地運用了自己的身體——手、肩、腰、足重心的轉換,將西施的姿態和心境、環境完美結合,同時給人以無限想象,美在不經意中建立。在臺詞處理方面,沒有矯揉造作、沒有誇張渲染,這種真實和貼近現實的美,幫助她從技術到心靈完成從演員到角色的飛躍。千百年來人們對西施充滿想象,在首都劇場的舞臺上,最終由原雨將“西施之美”還原為“原雨之美”。值得一提的是苧蘿西村“訪美”這場戲,荊浩和原雨刻畫出了有別於1983版、2014版、帶有自身特點的舞臺新形象。這一代演員逐漸成熟走到舞臺中央,彰顯出北京人藝青年演員強大的學習能力和創造力。

歷經時代檢驗的《吳王金戈越王劍》不會停止演出,胸懷人民和國家的創作立場不會改變,幾代演員對自身表演技巧和理念的精進不會停止,北京人藝對於歷史劇的探索不會停止。

在當下“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的語境下,《吳王金戈越王劍》的復排演出帶來的歷史意義、現實意義和社會價值依舊值得挖掘。同時,如何喚起年輕觀眾的共鳴,也是我們亟待面對的新課題。

作者:張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