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後的親王,窮到變賣祖墳磚瓦,最後因一場官司獲賠13億!

中國有句古語叫“坐吃山空”,這句話用在清朝遺老遺少身上最貼切不過。那些曾經隻手遮天,呼風喚雨的皇親國戚也隨著大清王朝的落寞而窮困潦倒起來。曾經的高高在上與萬人敬仰,到後來的食不果腹衣不蔽體者大有人在。可以說曾經不勞而獲的習慣讓他們突然失勢後根本不能自立。

清朝最後的親王,窮到變賣祖墳磚瓦,最後因一場官司獲賠13億!

基本生活來源沒有了,怎麼辦呢?幸好祖上留下家財無數,典當祖物成了他們唯一的依靠。如果換成平常人,可能仍然可以舒舒服服的過上幾輩子,但是換成這些揮霍無度的皇親國戚們,可能就是一兩年的事!

今天我們就列舉幾位末代敗家王爺們:末代克勤郡王宴森沒落之後,家中細軟很快揮霍一空,於是就把祖墳裡的樹木砍了賣掉,還是不夠用又把祖墳裡的磚瓦石料全部都賣掉了;末代鄭親王昭煦面對同樣的困境,乾脆把王府賣給了中國大學,這點錢只夠還債的,於是也開始賣祖墳上的大樹。賣樹的錢花沒了,他又將祖墳上馱龍碑和磚瓦石片賣給了東北少帥;昭煦的兒子更絕,有一天一群人壓著一個盜墓賊盜到報官,說是正在盜昭煦王爺的墳墓而被抓的。結果一審問,這盜墓賊原來是墓主人的兒子,這樣的行徑簡直荒唐又可笑!

清朝最後的親王,窮到變賣祖墳磚瓦,最後因一場官司獲賠13億!

下面我們就具體講講這滿清最後一位親王昭煦,看看他富有而潦倒的後期生活。

末代鄭親王昭煦還沒有出生的時候,他的父親鄭親王凱泰病逝於河北固安。當時恰逢“庚子之亂”,皇宮急急下了一道聖旨,便讓兩歲的昭煦承襲了鄭親王爵位,可以說這孩子還真是個親王的命,然而昭煦剛剛長大,大清朝卻亡了,從小衣食無憂,再加上剛剛長大,昭煦根本沒有謀生之道。沒辦法,打祖業的主意唄!

民國七年,末代親王昭煦把王府祠堂換成了2500塊現大洋,在那個時代,這絕對是一筆鉅款。然而短短兩年後,昭煦又把鄭親王府以10萬大洋典當給了西什教堂。沒想到,幾年後所典的10萬大洋連本帶利成了15萬,昭煦王爺無力償還,教堂起訴了昭煦,鄭親王府也就被查封了。恰好(這個恰好來的真恰好)當時中國大學想要擴建,正想尋找個大點的王府拆遷,聽到這個訊息後,校方趕緊派人與昭煦商議此事。一面是牢獄之災,一面是校方的橄欖枝,沒辦法昭煦用王府換了中國大學的15萬元,就這樣鄭親王府歸中國大學了。這還不算完,1948年的昭煦王爺幹了一件大事!

清朝最後的親王,窮到變賣祖墳磚瓦,最後因一場官司獲賠13億!

1947年3月,恐怖電影《十三號凶宅》上映了,影片反響很好,票房也很棒,中央電影拍攝廠也是一片喜氣洋洋。這本來是一件跟昭煦王爺十杆子戳不著的事情,但是末代鄭親王昭煦買票看過之後勃然大怒,認為劇情完全是侮辱到了親王家族的名聲!昭煦花錢登報生命:要求《十三號凶宅》立即停映。還重金聘請著名大律師梁治耀,將電影廠告上了法庭,北平高等法院受理此案,電影不得不停映。電影廠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便請求庭外和解。最終電影廠賠付末代鄭親王昭煦名譽損失費13億法幣,電影也把“鄭親王府”改成“正親王府”才上映。

當時鄭王府立刻成了為了人們茶餘飯後的焦點,可以說是成了熱點中的熱點。然而這並不是重點,重點是昭煦得到這筆錢後,仍然窮困潦倒。這比鉅額賠款,在還完債務和支付各方面費用後,便沒有多少了,剩下的部分也被昭煦兩年內敗光了。

清朝最後的親王,窮到變賣祖墳磚瓦,最後因一場官司獲賠13億!

其實,昭煦只是個末代皇親國戚們的典型而已,其他王爺們也過的不怎麼樣。有靠賣雜貨維持生計的;也有靠唱戲為生的,還有的靠拉車生活的。總之,覆巢之下豈有完卵?他們的祖業也都在或者自己敗壞,或者他人算計下空空如也了。有時候他們活得還不如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