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黃泉相見”的典故,看人性的惡與善

好了今天就給大家介紹的這,喜歡小編的歡迎點贊關注評論喲。祝您身體健康,吃嘛嘛香!回見。

我是小編小帥,開啟你的洪荒之力吧。不要說話,用眼睛去體會。

鄭莊公和其母“黃泉相見”的故事,出自《左氏春秋·鄭伯克段於鄢》。在《古文觀止》中,作者吳楚材、吳調侯把《鄭伯克段於鄢》放在本書的開篇,足可見這篇文章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從“黃泉相見”的典故,看人性的惡與善

雖說《古文觀止》是以時間順序羅列文章;但《鄭伯克段於鄢》能居於全書開篇,絕非作者隨意為之。我想,這篇文章之所以能“拔得頭籌”,不僅是因為它的趣味性和字字珠璣,更是因為它揭示出“人性的惡與善”,發人深省。

“黃泉相見”的故事是這樣的

鄭莊公出生的時候,是“立生”,也就是腳先出來。其母武姜遭了很大的罪,受到了驚嚇,因而非常厭惡鄭莊公,並取名“寤生(逆生)”。武姜後來又生了個兒子,叫共叔段,非常愛之,屢次請求鄭武公(鄭莊公的父親)立共叔段為接班人,鄭武公不許。

從“黃泉相見”的典故,看人性的惡與善

後來,鄭莊公繼位,武姜就請封共叔段一個最好的地方——京邑,鄭莊公同意了。共叔段也不是個省油的燈,把京邑規模建的超越法度。大夫祭仲提醒共叔段超越法度,於君不利。鄭莊公說:母親姜氏想要這樣,我能怎樣?祭仲對曰:姜氏哪有滿足的時候,不如早圖之,野草蔓延開來,尚難剷除,何況是你的弟弟!鄭莊公說:多行不義必自斃,你就等著瞧吧!

其實不出鄭莊公君臣所料,飛揚跋扈的共叔段最終造反了。驕傲自滿之輩終非有耐心、有準備的鄭莊公的敵手,結果共叔段造反失敗,被趕到一個叫共的地方。

鄭莊公遷怒於武姜,把自己的母親安置在城穎,併發下毒誓:不入黃泉,永不相見。也就是說“活著不見,死了再見”。畢竟是母子連心,不久,鄭莊公就後悔了,可君無戲言啊!

從“黃泉相見”的典故,看人性的惡與善

正當鄭莊公鬱悶之際,有一邊疆官吏潁考叔過來進貢,鄭莊公賜給他飯吃,潁考叔把肉都留了下來。鄭莊公問他為何不吃肉,潁考叔說:請允許我帶給我的母親。鄭莊公不禁感慨到:你有個母親可以孝敬,唉,唯獨我沒有!潁考叔疑惑到:敢問緣由?鄭莊公就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了一遍,話裡話外頗有後悔之意。潁考叔說:這有何難,只要挖個地道深到出泉水的地方,不就可以見面了嗎?誰還能說出半個不是?

從“黃泉相見”的典故,看人性的惡與善

就這樣,母子倆終於在地道里相見了。在地道里,鄭莊公不禁感慨: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在地道外,武姜不禁感慨:大隧之外,其樂也洩洩(和樂貌)。

從“黃泉相見”的典故,看人性的惡與善

以上就是鄭莊公和其母“黃泉相見”的故事,從中可以看到人性惡的一面和人性善的一面。

從人性惡的一面來看,武姜作為母親“惡”在太過自私、偏私。怎能因為受到驚嚇,而遷怒於一個無辜的孩子,並且又遷怒了幾十年?怎能因為偏愛,而打算廢長立幼,不顧社稷之安危?怎能因為溺愛,而縱容小兒子為所欲為,結果造成兄弟倆兵戎相見?

從人性惡的一面來看,共叔段作為弟弟“惡”在目無法紀、目無尊長。法度豈能不放在眼裡?兄長豈能當猴耍?共叔段之所以這樣,全拜其母武姜的溺愛、偏私所致。當然,他自己本人也肯定不是聰明之輩。

從人性惡的一面來看,鄭莊公“惡”在涉嫌縱容其弟把惡做大,涉嫌報復其母。說老實話,說鄭莊公“惡”,十分牽強;但《左氏春秋》的評價也不無道理。是自己的弟弟,就得想法管管,不要等到他作惡做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是自己的母親,就得想法勸勸,哪怕是什麼也不能改變。

從“黃泉相見”的典故,看人性的惡與善

從人性善的一面來看武姜:武姜多少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有所後悔,要不也不會在和兒子鄭莊公黃泉見面之後,發出“大隧之外,其樂也洩洩”的感慨。

從人性善的一面來看鄭莊公:鄭莊公始終沒有對自己的弟弟共叔段趕盡殺絕,對自己發出的毒誓有所後悔,並最終設法成全自己的孝道。

從人性善的一面來看潁考叔:潁考叔不僅自己孝順母親,還把自己孝順母親的這種行為感染到了其他人。既有孝順之名,又有成人之美。不是睿智的人,怎麼做得到?

從“黃泉相見”的典故,看人性的惡與善

鄭莊公和其母“黃泉相見”的教訓,一個人別輕易發下毒誓。

輕易地發下毒誓,一旦後悔,容易讓自己陷入事實和道德進退兩難的窘境。若是外人,尚能做到老死不相往來;若是親人,雖然也能做到老死不相往來,但內心難免會經常掙扎、不得安寧,外在難免會被外人說三道四。

從“黃泉相見”的典故,看人性的惡與善

人性總是有惡又有善,就像邪不壓正一樣,惡無論如何猖狂,最終要被善所擊敗。《易》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孟子云:人之初,性本善。任何時候,不要忘了自己善良的本性。任何時候,也不要輕易地發下毒誓,以免自己給自己戴上不必要的枷鎖。

(以上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