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與太平公主本是同盟,為何後來反戈相向?李旦怎麼不阻止?

武則天當上皇帝之後,讓女人在古代地位明顯提升,不少女人也憧憬著,希望像武則天一樣君臨天下。武則天去世以後,李顯的皇后與女兒便開始策劃,想要做武則天第二,可是她們將一切想得太簡單了。

韋后亂政

韋后先是與安樂公主一起,將唐中宗害死,緊接著太子也被殺害。她將唐朝的功臣逐一貶官,開始提拔自己的親戚。所有的舉動,都和當年的武則天如出一轍,可惜她忘了一件事,那就是她不是武則天。

李隆基與太平公主本是同盟,為何後來反戈相向?李旦怎麼不阻止?

唐隆政變

這時候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密謀,打算先下手為強,於是李隆基率人夜襲韋后黨羽,他帶人闖進內宮,很多侍衛本就不支援韋后,所以紛紛倒戈支援李隆基。最後李隆基輕鬆剿滅韋后黨羽,韋后及安樂公主等人都被誅殺。

李隆基與太平公主發動政變成功後,共同擁立李旦為皇帝。可前一秒還是同盟的兩人,卻慢慢開始產生分歧,只因李旦做了一件事。

李隆基與太平公主本是同盟,為何後來反戈相向?李旦怎麼不阻止?

冊立太子

李旦登基以後,眾人建議立長子李成器為太子,可是李成器堅決不答應,他說:“國家安則先嫡長,國家危則先有功”,對國家有功勞的是李隆基,所以自己不應該位於李隆基之上,也難得李成器擁有這份胸襟。

可是太平公主就不滿了,她認為李隆基很有想法,如果將來當了皇帝,自己就不容易控制了。可李成器一再謙讓,李旦最後還是立了李隆基為太子,這是兩人矛盾的開始。

李隆基與太平公主本是同盟,為何後來反戈相向?李旦怎麼不阻止?

反戈相向

兩人明明是姑侄關係,如果共同輔佐大唐,將會是國家的福利,奈何二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太平公主一直以母親為榜樣,希望成為第二個女皇帝,那麼李隆基就是最大的絆腳石。而李隆基一心維護李唐江山,自然處處對姑姑有所提防。

因此也不難理解二人本是同盟,為何後來會反戈相向。可是身為中間人的李旦,怎麼不阻止二人相爭呢?畢竟一個是兒子,一個是妹妹,多少都會聽他的話。可惜不是李旦不管,而是他糊里糊塗,一直看不清真相。

李旦十分信任兩人,凡是國家大事拿不定主意,李旦都會問:“此事與太平公主商議過沒有”,之後又問:“與三郎商議過沒有”,而三郎就是李隆基,可見李旦有多依賴二人。在李旦面前,兩人也表現得其樂融融,因此根本看不出他們有何矛盾。

李隆基與太平公主本是同盟,為何後來反戈相向?李旦怎麼不阻止?

這時候三人是處於相持狀態,有李旦在誰都不好動手,可是太平公主已經先下手,不惜一切代價,想要李旦廢黜這個太子,那麼太平公主都做了什麼呢?

一、製造謠言。她命人在民間造謠,說李隆基不是皇帝嫡長子,這個太子名不正言不順。結果沒想到,李旦親自下詔書,為李隆基澄清此事。

二、屢次告狀。太平公主派人監視李隆基,只要發現一點小瑕疵,她就向李旦告狀,希望李旦廢掉他。而李旦認為這些都是小事,因此沒有理會。

三、暗示群臣。史書記載“公主又嘗乘輦邀宰相於光範門內,諷以易置東宮,眾皆失色”,意思是說,太平公主直接攔下宰相,暗示他改立太子一事,結果被宰相大聲駁回。這次不僅沒有拉下李隆基,還讓大臣對她極其失望。

四、背水一戰。前面幾次不成功,太平公主只好最後博一次。她找來一個術士對李旦說,近日有彗星出現,這是不好的預兆,說明帝位可能會有變化,太平公主的意思很明顯,想暗示太子可能會有逼宮行為,暗示李旦應該防住太子。

李隆基與太平公主本是同盟,為何後來反戈相向?李旦怎麼不阻止?

誰知道李旦認為彗星降臨,應該把帝位傳給有德之人,這樣才可避免災禍,而這個有德之人,自然就是太子李隆基。這讓太平公主頗為震驚,沒想到不僅沒扳倒李隆基,還間接成全了他。

而李隆基即位之後,在沒有人能夠制約他了,最後李隆基下令處死太平公主,兩人多年的明爭暗鬥,在太平公主死亡的那一刻,全部化作歷史。

(參考文獻《新唐書》《舊唐書》《資治通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