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給自己寫墓誌銘的名人們!

李大嘴

大嘴讀史

我們知道,墓誌銘是給過世的人寫的,但歷史上有不少人打破常規,仍然在世的時候,就自己給自己寫墓誌銘,自己給自己評價一生,自己給自己蓋棺論定。

自己給自己寫墓誌銘的名人們!

這其中,最有名的是明代張岱和徐渭的《自為墓誌銘》。

徐渭(也就是徐文長)的《自為墓誌銘》還算中規中矩,張岱自己給自己寫的墓誌銘就比較有趣了,節選一段——

“少為紈絝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孌童,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兼以茶淫橘虐,書蠹詩魔,勞碌半生,皆為夢幻。”

在這段文字中,張岱把自己年輕時紈絝的樣子描繪得入木三分,充滿自嘲和諧趣。

自己給自己寫墓誌銘的名人們!

很多大家都自己給自己寫墓誌銘,但內容沒有儲存下來。

《舊唐書·顏真卿傳》中說,顏真卿身陷叛軍大營,“度必死,乃作遺表,自為墓誌、祭文”。

《新唐書·杜牧傳》中說,杜牧在臨死前,“自為墓誌,悉取所為文章焚之”。

再說兩個“非著名文人”自己寫的有趣的墓誌銘。

第一個是東漢末年的趙嘉。

趙嘉是著名的經學家,是研究《孟子》的權威,後來改名趙岐,在曹操主政時期當過太常。

才氣橫溢的趙嘉在三十多歲的時候,生了一場大病,在床上躺了七年之久,把腿都躺軟了,趙嘉心灰意冷,覺得自己大限將至,在病床上自己給自己寫墓誌銘,叮囑家人在他去世後刻在墓碑上。

趙嘉給自己寫的墓誌銘很簡單,一共只有十六個字,

“漢有逸人,姓趙名嘉。有志無時,命也奈何!”

不過,墓誌銘寫完後不久,趙嘉的病突然好了,而且又活了差不多六十年,九十多歲才去世。

只是不知道,去世的時候,還會不會用自己六十年前寫的墓誌銘。

這個故事記載在《後漢書·趙岐傳》中。

自己給自己寫墓誌銘的名人們!

第二個是隋末唐初的傅奕。

傅奕精通天文曆法,喜好老莊,是唐初滅佛的急先鋒。

傅奕晚年的時候,自感命不長久,不想麻煩別人操刀給自己寫墓誌銘,就在一次酩酊大醉後,給自己寫了一段簡短的墓誌——

“傅奕,青山白雲人也。因酒醉死,嗚呼哀哉!”

用十六個字總結了自己的人生。

唐朝是墓誌銘十分流行的時期,但一開始,主要寫的其實是“銘”,也就是介紹生平,屬於散文的文體,從傅奕開始才明確有墓誌一說,用簡短的話總結一生,一般用韻文,所以《幼學瓊林》中有記載,“輓歌始於田橫,墓誌創於傅奕。”

這個故事記載在《舊唐書·傅奕傳》中。

文人自作墓誌銘的例子很多,現代也有。

啟功先生生前也曾自撰墓誌銘,在他逝世後真的刻在了墓碑上。

這是一段充滿調侃的文字——

“中學生,副教授。博不精,專不透。名雖揚,實不夠。高不成,低不就。癱趨左,派曾右。面微圓,皮欠厚。妻已亡,並無後。喪猶新,病照舊。六十六,非不壽。八寶山,漸相湊。計平生,諡曰陋。身與名,一齊臭。”

自己給自己寫墓誌銘的名人們!

好一個“身與名,一齊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