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令》大爆,但同人文化對傳統性別觀念的反叛卻要失敗了

《山河令》大爆,叫好又叫座,但它並非“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只能算是“2021年第一個大爆的耽改”。在此之前,有《陳情令》《鎮魂》等一眾現象級作品;在其之後,還有《皓衣行》等待播劇“摩拳擦掌”,做好了大爆的準備。

不同於一般的偶像劇,人們在耽改中可以看到更平等、更純粹的愛情關係,也可以看到不同於傳統意義上“霸道”、“陽剛”的男性主角,因此不少人認為,耽改的火熱,標誌著女性審美開始主導文化消費,是傳統性別觀念受到挑戰的表現。但在我看來,這個對傳統的挑戰卻正是因為耽改的火熱,而面臨著失敗的境遇。

《山河令》大爆,但同人文化對傳統性別觀念的反叛卻要失敗了

▲ 耽改影視劇《山河令》劇照 © 山河令官微

▌同人、耽美、耽改

耽改指的是耽美(原詞產自日本,本指唯美主義。後在中國多被用於表述男同性戀的愛情)小說的影視化作品,這是同人文化進入大眾視野的重要方式。

同人是粉絲文化的一部分,其本意為一群有相似興趣、愛好或者志向的小團體,可以當成“同道中人”理解,有時也可代指同人作品。早期的同人作品大多是一些小說/動漫的愛好者基於正式發表的作品的衍生創作,但隨著同人文化影響力的擴大,同人逐漸轉化為一種不受商業利益影響的自主創作,相關作品(如我們現在看到的很多耽美大IP)也具有一定的原創性。

但不管是二次創作還是原創,受制於智慧財產權和傳播渠道,一般的同人作品很難獲得正式的出版和發行。網際網路產生以前,同人小說、同人漫畫等往往只能在一個小圈子裡流通;但網際網路的產生,讓分享作品和找到同好都變得更加容易,同人文化也就在這些年迅速發展並進入了主流視野。

作為一種起源於“共同創作”的社群文化,同人文化在商業上並沒有特別的追求,慢慢地也就發展出了“想寫什麼寫什麼,想畫什麼畫什麼”的特徵來,在這一過程中,正式出版物中很難出現的“BL(Boy’s Love,即男男之間的情愛)”等情節也就受到了很多作者和讀者的歡迎。

儘管BL並不等同於耽美,但在中國的語境下,耽美基本上能被理解為BL這一類描繪男男之間情愛的作品。相對於一般的愛情小說/漫畫,耽美作品中的情愛也確實更加純粹而唯美,耽改劇的選角也多以清秀、柔美為主,與傳統“霸道總裁”式的邪魅狂狷的男性角色有巨大的差異,這些作品風格也符合耽美一詞“沉溺於美”的本意。

▌誰在創造消費耽美

耽改劇的男演員們在宣傳期常常不忘打擦邊球,做一些親密的行為,給大家遐想,這樣的行為一般會被叫做“賣腐”。賣腐的物件一般是“鎮魂女孩”(網劇《鎮魂》的女性粉絲)這樣的“腐女”(主要是指喜歡BL,也就是幻想中男男愛情的女性),也就是沉迷於耽美文化的年輕女性,她們是耽美的主要創造和消費者。

一些同人網站對使用者身份的統計也印證了這一情況,如AO3(archive of our own,同人創作的重要陣地之一)的資料顯示,其超過3/4的使用者自我認同為女性,而自我認同為男性的僅佔到3%(其餘使用者為非二元性別或未迴應)。

耽美在年輕女性中的風靡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性別問題。在傳統的性別觀念中,女性去審視、評價男性的身體(就像男性對女性做的那樣),或者是去追求情愛,都會被當作是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情,所以女性在性、情慾等方面是壓抑和焦慮的。但耽美作品,為釋放這樣的壓抑和焦慮提供了出口,也為想要突破社會框架的女性提供了機會。

《山河令》大爆,但同人文化對傳統性別觀念的反叛卻要失敗了

▲ 耽改影視劇《陳情令》劇照 © 陳情令官微

透過耽美作品,女性可以創造和消費自己喜歡的男性形象以及感情的模式,相比較於傳統作品,耽美作品中的人物和情感都非常唯美、細膩、柔和,充滿了“女性特質”,在年輕女性中也越來越受歡迎。

隨著女性消費力的上升,賣腐的利好越來越明顯。自2016年《上癮》迅速捧紅許魏洲、黃景瑜兩位主演後,表面“雙男主”、“兄弟情”,實則“組CP(Couple,配對)”、“拉郎配”的耽改就成為了不少影視公司、影片平臺的“財富密碼”,也讓很多寂寂無名或者已經過氣的男明星找到了走紅/翻紅的捷徑。

賣腐是一門好生意,不只是耽改劇,就連綜藝節目也都要透過“拉郎配”、“組CP”來炒話題、換流量。近期火熱的兩檔男性選秀《青春有你》和《創造營》就製造了“好多宇”(劉宇、贊多)、“梁山濠漢”(梁森、李俊濠)等CP。甚至國外的影視劇也被拿來“嗑”(嗑cp,網路詞,嗑有吃的意思,形容非常喜歡自己支援的熒屏或小說中的情侶),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英劇《神探夏洛克》中的福爾摩斯和華生。

《山河令》大爆,但同人文化對傳統性別觀念的反叛卻要失敗了

▲ 綜藝節目《創造營2021》製造了“贊丸”、“好多宇”等多組大熱CP。 © 騰訊影片

▌男性凝視

儘管耽美作品的作者和受眾多是女性,她們透過創作和消費選擇將女性敘事帶入了愛情小說之中,創造出了符合女性審美的男性形象以及唯美的、(看似)去性別的感情故事,但從本質上講,這些作品並沒有構成女性對男性的凝視,相反,它是男性凝視的一種變體。

前述耽美作品中的人物和情感充滿“女性特質”,但如果深究女性為什麼會對唯美、細膩、柔和等特質有所追求,就會發現“女性特質”本身也只是男性中心的性別文化下強加給女性的刻板印象:耽美作品中的男性形象,很多隻是女性作者將社會性別中的女性身份賦予到了一個生理性別的男性上面,並沒有涉及到對傳統性別觀念的挑戰。

同人、耽美作品中,當然也會存在一些對傳統性別觀念的反思,當兩個主人公都是男性的時候,不脫離男女二元的性別正規化開展故事,很多情節的推進都會產生困難;在一些“ABO”(一種以支配-服從關係而非性別來劃分族群的設定,其中A支配一切,O服從一切,B兼而有之)設定的作品中,也常會出現O反抗A等具有批判性的情節。但大多數的同人、耽美作品,仍然是對異性戀世界的粗劣模仿,它們會出現諸如強攻弱受、男男生子、代孕等很多符合男性凝視的設定。

而現在,隨著耽改劇的大行其道,同人、耽美作品本來就不多的對於傳統性別觀念的反思也已經被消耗殆盡。普通觀眾的需求只有演員的“美”和能夠透過蛛絲馬跡發現雙男主之間的甜蜜關係,併為此購買影片網站的會員,以及消耗大量的時間。總得來說,與其說是女性審美透過主導消費市場改變了銀幕上的男性形象和對愛情的表達方式,倒不如說是女性遭到了情感和金錢的雙重收割。

《山河令》大爆,但同人文化對傳統性別觀念的反叛卻要失敗了

▲ 2019年,探討同性愛情的泰劇《以你的心詮釋我的愛》因其真實、細膩的情感刻畫而獲得觀眾廣泛好評。 © 天府泰劇官微

▌同人同志大不同

同人、耽美作品中,常常呈現出一個(男)同性戀關係常態化的世界,這個世界也會對跨性別等其他性少數群體比較友好。但一個常被同人、耽美愛好者忽略的事情是,相關作品中的呈現的性少數群體(同志)的生活,與現實中的同志生活有云泥之別。

最近有一部打著同性戀關係幌子的電影《合法伴侶》上映了,票房和評價都不算好,算是少有的賣腐失敗的作品。在這個作品中,主人公為了幫助自己的發小取得簽證,兩個人假扮情侶,透過無數的謊言來騙取移民局的信任。

《山河令》大爆,但同人文化對傳統性別觀念的反叛卻要失敗了

▲ 電影《合法伴侶》劇照。 © 電影合法伴侶官微

作為性少數群體的一員,我感覺到了強烈的被冒犯。全球範圍內,同性戀爭取婚姻平等的過程非常的艱辛曲折,跨國伴侶的境遇則更加糟糕,電影如此消費同志身份博眼球確實是不合時宜。於此同時,電影中也有不少讓女主秀身材等橋段,不斷地向觀眾剖白電影是“直男向”的,“同志情”只是個幌子。

更讓人唏噓的是,不少男明星靠耽改走紅/翻紅,但紅了之後,馬上就對要與同人、CP、同性戀等關鍵詞劃清界限,生怕不能把“我不是同性戀”這幾個字刻在額頭。

這兩年同人文化中最“出圈”的事件當屬AO3被舉報一事。該事件的主要原因是,肖戰的部分粉絲不滿AO3中的一篇同人文將肖戰設定為女性角色,便向相關部門舉報作者涉黃等問題,讓同人社群產生了巨大的震盪。儘管事件涉及到網路審查等一系列複雜的問題,但最初的誘因仍然是肖戰的唯粉(只喜歡CP中的某一個人)和CP粉(兩個人都喜歡)之間的爭執,也體現了飯圈和同人圈之中的圈層隔閡。

作為資本“扶正”耽美等亞文化的排頭兵,耽改深刻地影響到了同人和耽美文化。現在,耽改正慢慢地變成了耽美文的同人作品:透過借鑑耽美小說的人設、故事線,衍生出另一個不“腐”的、符合主流性別觀念的故事來。最後,即便是在耽改這個行當裡,同志的影響也在不斷縮小:《上癮》上映時,人人都知道是校園同志戀愛;而這兩年,耽改強變“古偶”(古裝偶像劇),加入女主感情線等已經是常規操作,如果不瞭解原著,在一些劇集中都已經很難發現同志情的線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