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景帝作為皇帝,既然答應要傳位給弟弟,為何最終又食言

公元前157年,漢文帝劉恆去世,其嫡長子劉啟繼位,是為漢景帝。劉啟有個同父同母的弟弟叫劉武,深得竇太后喜愛。這俗話說“皇帝愛長子,百姓疼么兒”,可奇怪的是,身為漢朝皇后的竇猗房,卻偏偏喜歡這個小兒子。

劉啟登基之後,竇猗房被尊為太后。她其實一心想讓劉武繼位,可是劉啟是漢文帝嫡長子,又一早被立為太子,她也只好尊重丈夫的意願。不過竇太后仍然希望,將來劉啟能將皇位傳給弟弟,而不是自己的兒子。為此,竇太后不止一次向劉啟提起此事。

漢景帝從小和弟弟感情很好,還常常同坐在一輛車中。而漢景帝也曾允諾過,將來要傳位給弟弟。可是我們都知道,公元前153年,劉啟立了長子劉榮為太子,並不是劉武。那麼漢景帝作為皇帝,君無戲言,既然答應要傳位給弟弟,為何最終又食言?

漢景帝作為皇帝,既然答應要傳位給弟弟,為何最終又食言

漢景帝從小和弟弟感情很好,還常常同坐在一輛車中。而漢景帝也曾允諾過,將來要傳位給弟弟。可是我們都知道,公元前153年,劉啟立了長子劉榮為太子,並不是劉武。那麼漢景帝作為皇帝,君無戲言,既然答應要傳位給弟弟,為何最終又食言?(漢景帝劇照)

這就要看漢景帝是在什麼情況下答應的了。劉啟曾經兩次許諾,將來要傳位給弟弟劉武。第一次母親竇太后向他提及,他向母親保證,將來會傳位給劉武。第二次是在一次宴會上,漢景帝喝醉了,趁著酒興說道:“千秋萬歲後傳於王。”

這一次算是當著眾人的面,正式向劉武許諾了,而竇太后在一旁聽到,也感到十分滿意。那既然漢景帝先後兩次答應此事,為何最終劉武還是沒成為太子,一來他並未去世,二來他也並未謀反。其實在筆者看來,這都是漢景帝的謀略罷了。

漢景帝作為皇帝,既然答應要傳位給弟弟,為何最終又食言

(劉武劇照)

一、漢景帝第一次答應竇太后,是在私下提及此事的時候,當時沒有人見證,漢景帝大可不承認有這件事。還有就是竇太后寵愛劉武,甚至達到了溺愛的程度,劉啟成為皇帝之後,就和弟弟沒以前那麼親近了。如今看到母親一心想讓弟弟繼位,全然不顧自己的感受,漢景帝心裡也很不是滋味,出於牴觸情緒,他也不想傳位給弟弟。

這裡漢景帝的謀略表現在什麼地方呢?他不想立弟弟為太子,可是又不想得罪母親,於是總在私下應付母親。他知道竇太后身為外戚,是不能幹政的,所以她不敢公然建議此事,只能以親情打動漢景帝。漢景帝為了維護母子關係,便口頭答應著,再慢慢想辦法解決此事。

漢景帝作為皇帝,既然答應要傳位給弟弟,為何最終又食言

這裡漢景帝的謀略表現在什麼地方呢?他不想立弟弟為太子,可是又不想得罪母親,於是總在私下應付母親。他知道竇太后身為外戚,是不能幹政的,所以她不敢公然建議此事,只能以親情打動漢景帝。漢景帝為了維護母子關係,便口頭答應著,再慢慢想辦法解決此事。(竇太后與漢景帝劇照)

二、漢景帝在宴會上公然許諾,將來要傳位給弟弟劉武,但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呢?是在他喝醉的情況下,既然都是醉話,又怎麼能當真呢。到時候如果有人提及此事,他大可說自己不記得說過這話了。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漢景帝在說這話的時候,是多少年呢?是公元前154年,這一年發生了一件很重大的歷史事件,就是七國之亂。劉武在聽到哥哥的話後,表面上謙虛推辭,心裡卻是說不出的高興,這時候肯定要和哥哥站在同一陣線。

眾所周知,七國之亂的最大功臣有兩個,一個是負責指揮的周亞夫,一個就是劉武。劉武鎮守雎陽,派人阻擋勢力最龐大的吳、楚軍隊,吳、楚軍隊受到阻攔,無法跨越梁國這道障礙,三個月後,七國之亂便被周亞夫平定。這其中劉武起到很大作用。

漢景帝作為皇帝,既然答應要傳位給弟弟,為何最終又食言

可就在七國之亂被平定的一年後,漢景帝就立了長子劉榮為太子。為了安撫竇太后和劉武,漢景帝對弟弟是大加封賞,史書記載:“梁多作兵器弩弓矛數十萬,而府庫金錢且百鉅萬,珠玉寶器多於京師。”可以想象,雖然劉啟無法預料七國之亂的爆發,但他削藩損害了很多人的利益,他不會沒有察覺。因此宴會上說的話,難保不是故意籠絡劉武,以免他和那些藩王站在一起。

三、後來劉榮母子失寵,漢景帝便廢了劉榮的太子之位,這時候竇太后又站出來,勸說漢景帝立劉武為太子。然而這一次不用漢景帝出馬,群臣首先就不答應。最終在群臣的阻攔下,竇太后只好作罷。如果說前兩次是出於漢景帝的謀略,那這一次漢景帝都沒出面,又是從哪裡體現出其謀略的呢?

漢景帝作為皇帝,既然答應要傳位給弟弟,為何最終又食言

三、後來劉榮母子失寵,漢景帝便廢了劉榮的太子之位,這時候竇太后又站出來,勸說漢景帝立劉武為太子。然而這一次不用漢景帝出馬,群臣首先就不答應。最終在群臣的阻攔下,竇太后只好作罷。如果說前兩次是出於漢景帝的謀略,那這一次漢景帝都沒出面,又是從哪裡體現出其謀略的呢?(漢景帝與慄姬劇照)

這個很好理解,劉啟之所以廢掉劉榮,是因為對慄姬驕縱跋扈感到失望,他認為這樣的女人,將來是不能成為太后的。而且這樣霸道的女人,也不可能教出優秀的兒子。再者這件事和長公主劉嫖有關,王娡讓兒子劉徹娶了劉嫖的女兒陳阿嬌,劉嫖自然要為女婿考慮,她常常在漢景帝面前說慄姬壞話,導致漢景帝對慄姬母子徹底厭惡。

所以當漢景帝決定廢太子的時候,他心中早已有了想法,就是立王娡為後,立王娡的兒子膠東王劉徹為太子。而竇太后心中的想法,漢景帝也是清清楚楚,因此筆者推斷,劉啟知道母親又要勸說自己,立弟弟劉武為太子,所以他事先和大臣通了氣。

首先漢景帝自己有兒子,就自然該立兒子為太子,當初漢文帝劉恆作為漢惠帝的兄弟,他能夠繼位,也是因為眾人都說漢惠帝的兒子非親生,都是呂后找人假冒的。而就在漢文帝進宮當天晚上,漢惠帝的所有兒子都死了。由此可見,皇帝的兒子還在,做兄弟的怎麼能當儲君呢。

漢景帝作為皇帝,既然答應要傳位給弟弟,為何最終又食言

首先漢景帝自己有兒子,就自然該立兒子為太子,當初漢文帝劉恆作為漢惠帝的兄弟,他能夠繼位,也是因為眾人都說漢惠帝的兒子非親生,都是呂后找人假冒的。而就在漢文帝進宮當天晚上,漢惠帝的所有兒子都死了。由此可見,皇帝的兒子還在,做兄弟的怎麼能當儲君呢。(劉嫖與漢景帝劇照)

再說竇太后是女流之輩,又是外戚,是不能干預朝政的,她一次次參與儲君之事,本來就不合法度。而她一心支援的劉武,難保不是和母親站在同一陣線,打著自己的小算盤。因此漢景帝不需要多說什麼,群臣自然會支援他,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

如今我們再回歸最初的話題,漢景帝既然答應要傳位給弟弟,為何最終又食言?答案就是,他根本就不想傳位給弟弟,正因為這樣,漢景帝才會施展那麼多帝王謀略,才會長期與母親竇太后鬥智鬥勇,甚至因為這件事,一度和母親關係破裂。只不過,最後還是漢景帝贏了,劉武至死也沒能當上太子。

(參考文獻《史記》《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