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頭捉刀人”曹操,真的“身矮形陋”嗎!

《世說新語·容止》中講過一個小故事:匈奴使者前來拜見曹操,但曹操自認為外形醜陋,在外交場合有失國家形象,於是請容貌出眾的崔琰做替身,自己則提著一把刀站在床頭。會面結束之後,曹操私下派人詢問使者,使者道:“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關於崔琰的外貌,在《三國志·魏書》中有明確記載:聲姿高暢,眉目疏朗,須長四尺,甚有威重。無論是身高、五官、還是氣質,按當時的審美標準,可以說是妥妥的美男子一枚。

根據使者的觀察,與崔琰相比,“捉刀人”曹操的顏值自然是低了不少,好在自帶一股英雄氣概,彌補了形象上的缺憾。

“床頭捉刀人”曹操,真的“身矮形陋”嗎!

但《世說新語》中的記載畢竟帶有戲說和虛構成分,那麼,歷史上真實的曹操外形條件究竟如何?是否如同故事中所說的“形陋”呢?他的王者之氣又從何而來?我們可以相關文獻和史料中找到一些線索。

01 “身高七尺”的曹操,個頭並不高

《三國演義》中寫曹操第一次出場:在張梁、張寶所率領的黃巾軍被打得落花流水,正四處逃散之際,曹操帶領一路軍馬,打著紅旗,截住了他們的去路,為首的曹操身長七尺,細眼長髯。這八個字,就是羅貫中對於曹操外形的描寫。

先來看他的絕對身高“七尺”這個資料,根據邱振聲在《三國演義縱橫談》中的說法,漢代的一尺大約相當於0。23米,七尺也就是1。61米。

從考古情況來看,2009年在安陽市安豐鄉西高穴村發掘的曹魏大墓中,其中一具遺骸被專家認為可能是曹操,其復原後身高約為1。55米。儘管這一考古發現目前還存在爭議,但可以作為曹操身高情況的另一參考。而在電視劇《曹操》中,曹操自稱身高“六尺八”,約合1。57米。

綜合來看,曹操的實際身高大概在1。6米上下。

根據2015年釋出的《中國各省男女平均身高表》,我國成年男性平均身高為167。1cm。這樣對比看來,曹操身高的確沒有什麼優勢。

事實上,即使在近2000年前的三國時期,和同時代的人相比,曹操的身高也偏矮一些。劉備身長七尺五寸、關羽身長九尺、張飛身長八尺、諸葛亮也身長八尺……似乎個個都要比曹操高一些。

02 “細眼長髯”的曹操,外貌條件也一般

瞭解了曹操的身高,我們再來看看他的外貌。

三國人物中,不乏美男子,《三國演義》《三國志》等書籍中,也對他們的外貌有諸多溢美之詞。

除了我們開頭提到的崔琰之外,劉備“面如冠玉,唇若塗脂”;關羽“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呂布“生得器宇軒昂,威風凜凜”;諸葛亮則是“容貌軒昂,風姿颯爽,頭戴逍遙巾,身穿皂布袍”;孫權更是一出生就相貌非凡,“方頤大口,目有精光”,被認為有貴人之相。

“床頭捉刀人”曹操,真的“身矮形陋”嗎!

總結起來,就是相貌堂堂,器宇軒昂,只看外形,就讓人心生敬畏之意。

但到了曹操這裡卻畫風突變,形容詞一下子就變少了。羅貫中用了簡單的四個字“細眼長髯”,《魏氏春秋》中,只是形容曹操“姿貌短小”,《三國志》裡乾脆就沒寫曹操的外貌。

為什麼史書作者們對於曹操的外形描繪如此“吝嗇”呢?

我們只能做一些簡單的推測。一種原因是曹操的外貌確實非常一般,史書作者也不好誇得太離譜,於是選擇略過或者草草一提。另一種可能則是史書作者對於曹操的態度,《三國演義》以蜀劉政權為正統,曹操的形象相對負面,這也可能產生一定影響。

03 曹操的英雄之氣,從何而來?

身形矮小、相貌普通,但曹操的威儀卻是有目共睹的,史書中說他“神明英發”“氣勢盈溢”,是一個非常有氣場的人。

那麼,曹操的英雄氣概和威儀又從何而來呢?

“床頭捉刀人”曹操,真的“身矮形陋”嗎!

腹有詩書氣自華,才學和能力是曹操強大氣場的源頭之一。

從家世背景來看,曹操的父親曹嵩被當時很有權勢的宦官曹嵩收養,而曹嵩據說出身於潁川夏侯一族,根基深厚,也就是說,曹操算得上是一個“官三代”,權勢、財富的實力都是不錯的。

青少年時期的曹操,是一個浪蕩子弟,喜好飛鷹走狗,四處遊玩,世人對他多有不屑。但曹操並非不學無術之人,他博覽群書,對於兵法尤為偏愛,還著有兵書《接要》,註解《孫武》十三篇等。曹操的文學造詣也很深,以他為代表的建安文學自成一派。

此外,曹操強大氣場的形成,也和他豐富的人生經歷、複雜的性格特質密不可分。

在知己橋玄的建議下,年輕的曹操開始主動結交清流名士,在得到了許劭“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的評語後,開始走上仕途。官職從最初的郎官、洛陽北部尉到議郎、濟南相,他參與過潁川討伐黃巾軍的軍事活動,也曾在朝堂之上直言勸諫。在治理濟南期間,大力整頓吏治,處理貪汙腐敗之徒。仕宦生涯讓曹操更加理性地思考天下形勢,也積攢了日後舉兵的政治資本。

從189年正式舉兵,到建立魏王朝,曹操帶領軍隊四處征戰,大敗袁紹,平定北方,奠定了三國格局的版圖,在群雄中佔據一席之地。十幾年戎馬生涯,刻在曹操的骨子裡,也塑造了一個人的氣質。

曹操的性格中,有寬容大度的一面,在招攬人才時,可以絲毫不顧忌以前的過節和仇恨,以才能作為唯一指標。這種“溫和親近”的形象,讓荀彧、許攸、陳琳、郭嘉等有才之士甘願依附於他,為他成就霸王之業出謀劃策。

與此同時,他又是多疑和謹小慎微的,經常用一些冷酷無情的方式,建立起自己的權威。

在一則故事中,他總是對身邊人說:“我熟睡的時候千萬不要輕易靠近,一旦有人過來,我會不自覺地殺人。”一天晚上,他假裝自己已經熟睡,當寵愛的姬妾來給他蓋被子時,立馬就將其殺死。從此,就再也沒有人敢在他熟睡時靠近他了,大大降低了被近侍刺殺的可能。

>《三國志》的作者陳壽評價曹操:終能總御皇機,克成洪業者,惟其明略最優也。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

曹操生於東漢末年,適逢群雄並起、戰火頻仍的年代,他雖然是個“官三代”,但濁流豪門的背景也被許多名士鄙夷。他的外形條件頂多算是“中人之姿”,但他很少被這些不利因素所困擾,而是一直主動尋找機會,讓自己走向更高的目標。

從這一點來說,曹操和拿破崙有些相像,他們抓住了時機,讓自己從眾人中脫穎而出,成就了自己,也改變了一個時代。

參考文獻:

《三國志》,陳壽,裴松之

《世說新語》,劉義慶

《魏氏春秋》,孫盛

《曹操》,堀敏一

《三國演義縱橫談》,邱振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