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三國演義》醜化的魏延:他的死七分被冤枉,三分咎由自取

前言

說起魏延,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此人

“腦後有反骨”

,遲早當叛徒,死的一點都不冤。

這種說法源自《三國演義》,是為彰顯諸葛亮的智慧虛構的情節,當然很不可信,魏延一定程度上被《三國演義》醜化了,但魏延的結局和真實歷史上差不多,他是直接死於馬岱之手,間接死於楊儀之手。

事實上,魏延之死,一方面是諸葛亮死後蜀漢高層爭權奪利的悲劇,另一方面也是魏延個人性格特點所致。

被《三國演義》醜化的魏延:他的死七分被冤枉,三分咎由自取

魏延的功勳和性格缺陷

魏延打仗勇猛,富有膽略,劉備對他很信任,把鎮守漢中的重任交給魏延,並封其為鎮北將軍,而魏延也不負重望,鎮守的漢中十分安全,為劉備化解了後顧之憂。

劉備死後,劉禪繼位,諸葛亮輔政,多次主持北伐,魏延自負才華,性格大膽,每次北伐都請求諸葛亮撥給他萬餘精兵,自己出奇兵,走子午谷直取關中,但諸葛亮一向以小心謹慎聞名,當然不會同意這種冒險的計策,魏延只得感嘆諸葛亮膽小,恨自己不能盡情發揮才華。

儘管諸葛亮沒有采納魏延的子午奇謀,但他對魏延還是信任的,可惜魏延性格高傲,脾氣很差,不擅長處理同事關係,所以沒幾個朋友,大家也都躲著不去招惹他,只有楊儀跟魏延一樣傲氣,倆人誰也看不慣誰,經常鬥牛較勁,魏延的脾氣一發作,甚至會拿出刀喊打喊殺,兩人的樑子越結越深,勢同水火,諸葛亮每次都是從中調解,給倆人和稀泥。

諸葛亮活著時,魏延和楊儀但看著諸葛亮的面子也不能怎麼樣,諸葛亮一死,誰也壓不住場面,兩人之間的矛盾徹底爆發,速度之快令人猝不及防。

被《三國演義》醜化的魏延:他的死七分被冤枉,三分咎由自取

蜀國的內鬥和魏延的悲劇

諸葛亮死後,楊儀奉諸葛亮遺命組織大軍撤退,同時派人通知魏延斷後,一向自負的魏延認為楊儀讓自己斷後是羞辱自己,還說不能因為諸葛亮一人之死就放棄北伐,所以在得知楊儀率軍撤退後,魏延突然發飆,跑到楊儀前面把棧道全燒了,意思是你們誰也別撤,都陪著我打仗。

楊儀大怒,向劉禪告狀說魏延謀反,魏延也不示弱,反告楊儀謀反。

劉禪搞不清楚狀況,就問董允和蔣琬到底誰想造反,口碑很差的魏延很不幸地被認定為謀反。

其實楊儀和魏延都只想幹掉對方,不想謀反,但幹掉對方必須有足夠理由,謀反就是最好的藉口,楊儀和魏延公開撕逼,但楊儀人多,魏延人少,而且被扣上謀反的帽子,手底下的兵根本不聽他招呼。

魏延孤掌難鳴,只好帶著他的兒子狼狽跑到漢中。

楊儀當然不會放過魏延,他派馬岱追上魏延,馬岱一刀斬殺了魏延,蜀中名將就這樣死在自己人刀下,頭顱被楊儀踩在腳底下羞辱,被誅滅三族,結局不可謂不慘。

被《三國演義》醜化的魏延:他的死七分被冤枉,三分咎由自取

據《三國志》記載,魏延只是仇恨楊儀,並不想謀反,也不想投降魏國,而楊儀卻對魏延栽贓陷害,趁機除掉自己的宿敵,其陰險之處比魏延更有過之,因此孫權才評價說

“楊儀、魏延豎牧小人也,若一朝無諸葛亮,必為禍亂矣。”

如果楊儀、魏延謹記諸葛亮的教誨,精誠合作,蜀國也不會在內耗中日漸衰弱,以致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