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崖之上》無緣奧斯卡,為什麼國產電影、很難獲得國際電影節大獎?

近日,第94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原最佳外語片)、最佳視覺效果、最佳紀錄片、最佳電影原創配樂”等幾個獎項提名名單正式釋出。張藝謀導演的《懸崖之上》沒有入圍,也沒有一部華語片入圍,引發了網友熱議,也引人深思。在國產電影票房頻繁登上全球票房排行榜前列的今天,卻沒有一部國產電影能擠進奧斯卡,實在讓許多影迷難以理解。

《懸崖之上》無緣奧斯卡,為什麼國產電影、很難獲得國際電影節大獎?

國產電影高產量高票房,越來越靠近世界前列,但是最權威的國際四大電影節卻我們越來越遠。國產片無緣奧斯卡金像獎、柏林金熊獎、威尼斯金獅獎、戛納金棕櫚獎等四大電影獎有好多年了吧。雖然2020年某某憑藉《某某之地》橫掃了四大電影節,包攬各個電影節大獎,但是該片不是華語片,不值得炫耀,該導演曾經的言論,更讓人噁心。

假如探討一下,這麼多年以來,為什麼華語電影無緣國際四大電影節大獎的話?估計一、二篇小作文說不清楚,更不敢多說。但是,還是分享一下,那麼就點到為止,你們去領悟。

《懸崖之上》無緣奧斯卡,為什麼國產電影、很難獲得國際電影節大獎?

首先,資本控制影壇,沒有藝術和品質可言。

如今資本市場已經攪渾了電影市場,也掌控了電影行業的話語權。從電影前期準備到最後發行上映,從團隊配置到宣傳營銷,從幕前到幕後的一切,都是由資本方說了算了。無論是主創團隊還是主演陣容,不管是發行渠道還是上映排片,都有資本之手插入。只要用錢能解決的地方,都被資本方牢牢掌控著,只要能幫他們賺錢的地方,他們一樣盯著不放堅決不變。換句話說,一部電影,怎麼拍?誰來編劇誰來演什麼角色?都不一定是導演能決定的,而是幕後的資本操控的。

《懸崖之上》無緣奧斯卡,為什麼國產電影、很難獲得國際電影節大獎?

說得直白一點,演員和編劇可以不聽導演的,但是必須要聽資本方的指令,否則就換人;導演也要聽資本方的指示,不然也走人。因此如今拍電影,除了實操性事宜之外,其他所有事務都由資本方說了算。資本方拍電影的目的就是賺錢,追求利潤最大化,完全喪失了所謂的電影藝術追求。

因為拍電影的本質變了,所以電影藝術的品質也跟著變了。有些導演和演員為了崇高的電影夢想和情懷,努力擺脫資本方的約束和控制,砸鍋賣鐵自籌資金來拍電影。經歷了千辛萬苦好不容易把電影拍完了,等到上映時,傻眼了。因為院線不給排片機會,不給他們電影露面的機會,即使再有情懷品質的好電影,也會是有價無市的窘境。有些導演哀求電影院多點排片,哭求觀眾去買票,但是他們卻忘記了,電影宣傳渠道、發行渠道和院線熒幕等等也一樣被資本方所掌控。於是,導演們不得不向資本低頭,不得不放棄文藝片轉向毫無藝術價值的商業片。

《懸崖之上》無緣奧斯卡,為什麼國產電影、很難獲得國際電影節大獎?

資本

市場

控制了電影市場,只會讓電影變成他們的賺錢工具和渠道,並不會努力去推動電影藝術的發展。換句話說,他們不僅不想推動電影藝術發展,甚至還在打壓同行對電影藝術的推動和發展,是不是很像逼良為娼的行為?因為他們要靠電影賺錢,怎麼能讓別人去破壞他們的賺錢好事。

其次,任何電影獎項的評選,都摻雜著外界因素。

各類影視節的獎項評選活動,沒有絕對的“公平、公正”之說。無論是國內電影獎項評選,還是國外電影獎項評選,都是摻雜著各種各樣的關係。有的是暗地花錢入圍,有的是人情關係提名,有的是某種因素為了討好某方高層而獲獎。也就是說,票房高的不一定是能獲獎的,能提名的不一定就是好的,沒獲獎的也不一定是差的。因為摻雜各種因素,所以許多電影節出現“該入圍的沒入圍,不該獲獎的卻獲獎了”的尷尬場面。

《懸崖之上》無緣奧斯卡,為什麼國產電影、很難獲得國際電影節大獎?

全球四大最權威的電影節獎項評選,其實也存在著同樣的現象。可能不那麼明顯,可能不是花錢的事,可能也不是私交之情。但是不排除他們可能會因為舉辦方、舉辦國對我們的打壓,對我們充滿敵意,從而對我們的電影嗤之以鼻,暗中摒棄。甚至,故意用不愛國的導演或其作品獲獎來噁心我們,來利誘其他人與祖國對立。這也是我想多了,但是不排除他們有這麼低端惡劣的意圖。

《懸崖之上》無緣奧斯卡,為什麼國產電影、很難獲得國際電影節大獎?

寫在最後,假如資本方少賺點錢多推動點電影藝術;假如資本方少干預一點電影市場多鼓勵良性競爭;假如國內電影獎評選少一些黑暗多一些光明;假如國產電影品質真的走到世界前列。幾個假如一個也沒有實現的話,那就別去參加奧斯卡評選了,否則一次次去參賽一次次被淘汰,一次次地自找沒趣。你品、細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