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驢得水 》這部電影裡,每個角色,都充斥了貪愚弱私的人性

其實,這部電影裡,每個角色都充斥了貪愚弱私的人性。話劇式的表演在片子裡發揮的淋漓盡致,較少的遠景、側景,大部分都用了近景,大大的鏡頭推向了演員的臉,還好演員的演技都是經過劇場捶打過的,沒有面癱的演員。劇本最後的走向很荒誕,結局也有點讓人錯愕,想表現的主題沒有出來,借古諷今有點隔靴搔癢,這或許是電影藝術不完美的一個託詞吧。

其次,張一曼率性妄為,敢愛敢恨,對於性的態度開放而大膽。最終的確傷害了裴魁山,也傷害了銅匠。

在《驢得水 》這部電影裡,每個角色,都充斥了貪愚弱私的人性

那句銅匠,對不住了,讓人感覺甚是心酸,從頭到尾,追求自由,卻付出了最大的代價。孫校長目標遠大,胸懷廣闊,做了很多不得已為之的事,但又優柔寡斷,讓人恨不起來,但是的的確確的利用了銅匠,利用了其他人對他的信任和敬仰,雖然原因都是不得已。而一曼的性觀念是不見容於世俗眼光的,但她仍活得悠然自得,她內心必然有將自己的行為合理化的一種邏輯。她的心理不會象電影表現出來的那麼柔弱。

在《驢得水 》這部電影裡,每個角色,都充斥了貪愚弱私的人性

電影中表現的壓垮一曼的羞辱其實並不算什麼。這些人當中只有銅匠是真的想羞辱她的。之前一曼也嚴重地羞辱了他,應該說,這很公平。特派員無意對一曼作道德審判,他只是要解決問題。這個過程中校長一直在暗中維護一曼,鐵男更是公然為一曼出頭。裴魁山落井下石是因愛生恨,很容易理解,他的行為對一曼的傷害其實很容易劃掉。

在《驢得水 》這部電影裡,每個角色,都充斥了貪愚弱私的人性

最後,影片最讓我想到的是現實當中的孩子,在長大被社會同汙之前的生活才是最本真、最正確的生活,可是到底是應該讓孩子越早了解真實的社會並適應社會好,還是儘量延長孩子本真的生活階段,讓孩子多享受一些真實、正確的生活來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