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過從軍經歷的朋友不喜歡看軍旅題材電視劇,卻喜歡《士兵突擊》

先宣告,我當過7年兵。摸過槍沒開過炮、跑過五公里沒過大江大河、搜過山喝過山窪裡的松針水、參加過兩次軍級閱兵和一次大演習,抗過兩次洪。由於是大學畢業入伍,新兵連一結束就扛上兩豆,自然見過不少女兵、女軍官了,差不多就這些吧。

在部隊時,很少看電視,天天忙,轉業回地方了才關注電視和手機。看過一些軍旅題材電視劇,實話說,絕大部分不喜歡,即使看那些戰爭年代戲也是不上頭、不熱血。

我比較信奉一句話“沒當過兵、沒打過仗的可能比較喜歡軍旅題材和戰爭戲,而真正當過兵吃過苦的恰恰不喜歡從軍的那些往事重提,寧願記在心中”,簡單說,就像一場角色轉換,脫下軍裝的時候,真得是徹底告別軍營了,即使想回去,也是物是人非,鐵打營盤流水兵,不會有多少張面孔還在。只有靈魂依舊。

有過從軍經歷的朋友不喜歡看軍旅題材電視劇,卻喜歡《士兵突擊》

軍旅題材的作品以弘揚為主,簡化省略最扎心的那些冬訓夏訓四季訓的枯燥,總是拿一些想象出來的東西填充劇情,在部隊裡幹這類事的多是政治部的文化宣傳幹事,他們好像天生就能編,你給他個線頭,他能給你織出件毛衣,然後還興高采烈地給你看,看得你臉紅脖子粗,最後還不敢吱聲,因為首長喜歡。地方上的編劇們更是不可理喻,給他個線頭,他能織出兩件毛衣,外帶一件毛褲。

有過從軍經歷的朋友不喜歡看軍旅題材電視劇,卻喜歡《士兵突擊》

一句話,太假。導演們更不用說,為了鏡頭合理、畫框美、有衝擊力,不管不顧,前面都衝鋒了,後邊的還在掩體裡使勁放槍。這在演習中被監導組發現,立馬就會的。可現在的電視劇,甭管是戰爭題材還是和平時期的軍營戲,全都這麼幹,乒乒乓乓,什麼交叉掩護、匍匐前行、立、跪、臥射擊要領全都沒了,就像給一幫老百姓配了槍往上衝,圖個熱鬧。如果敵方有固定掩體實施機槍點射,那將是多大的傷亡?更不用說,20米距離的投擲和火器噴射,簡直是屠殺。所以說,當過兵的人看到這樣的場景,試問怎麼留住他的眼睛?

還有就是女兵、女軍官的選擇,簡直是蒙著眼睛意淫。軍營裡的女兵能有幾個像樣的?只有文宣隊的還可以,但人家都在市區,你要是不混在軍部大院怎麼會看到?現在的社會,有點顏值的都跑去藝考了,誰會進到軍營?尤其是女兵還算多一點的通訊單位,配置到某一級就極有可能扔到山溝裡的,海軍估計也差不多,風吹浪打的,什麼護面霜都白扯。可我們看到的電視劇,天啊,一個個的都妖到天上去了,這樣的一群描眉眼線勾唇修鼻的美女,怎麼會出現在軍營裡?即使真有,也早被抽調進軍師機關了。

有過從軍經歷的朋友不喜歡看軍旅題材電視劇,卻喜歡《士兵突擊》

還有一個要說說,基層主官。都是從老百姓走過來的,首先還是一個人,人情味、些許的社會習氣都有一些,沒有特別尷尬的事情發生,沒幾個天天扯脖子大喊大叫的,嚇唬誰啊?無非是年長點,咱當面叫連長教導員,私下不就是大哥嘛。但電視劇裡的指揮員好像都是無血無肉的機器人,輸出的都是編劇理想中的模樣,現實中根本不存在。如果有,也要離他遠點,不是有病就是裝得太過,用不了一天,班幹部就沒人搭理他們。對了,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軍禮的使用,電視劇裡想來就來一下,不想來就像不存在一樣,完全就是違反條令條例的要求。

有過從軍經歷的朋友不喜歡看軍旅題材電視劇,卻喜歡《士兵突擊》

如果說有喜歡的,只有《士兵突擊》。以前的戰爭年代的不好說,沒經歷不敢妄加評議。

為什麼《士兵突擊》能得到好評?一、許三多參軍的全過程,父親、兄弟、村長兒子成才、史班長等等人物,很有感染力,情節設定較為符合現實;二、許三多在鋼七連的部分體會,蠻符合真實軍營。訓練成績確實是硬指標,笨、傻、型別的戰友不招人待見,因為成績不好被甩來甩去的有之,聽說以前還有動手動腳的,現在不敢了,條例落實的非常嚴苛。所以這一段貼合了不少當兵人的感受;三、班級的戰友情很像那麼回事,伍六一班副演得非常好,恨鐵不成鋼的班長在軍營裡處處可見,稍有時間,班長們還是真心幫新兵的,等到復員的時候,一片哭聲啊,嗨,不寫了,戰友情是當過兵的人最珍視、最驕傲、最飆淚的勳章。

還有一部戲也行,《炊事班的故事》。這是一部室內劇,塑造的幾個人物以及每一天牽涉到的瑣碎事例很討喜。但唯一缺陷就是太影視化,真正的炊事班達不到那麼輕鬆快樂的氛圍,每天起早準備、採購、清理、還兼養豬養雞鴨,晚上還要和麵,醃鹹菜等等,辛苦得很。不過整體看,還是很受當兵人的喜歡的。

有過從軍經歷的朋友不喜歡看軍旅題材電視劇,卻喜歡《士兵突擊》

再就沒有了,真沒有了。什麼特種兵系列啊、紅藍對抗系列的啊、軍校系列的啊、女兵系列的啊等等,都是可看可不看的。但這一觀念絕不影響沒當過兵的觀眾去追、去喜歡,我只是袒露一下為什麼許多當過兵的觀眾不太愛看軍旅題材的幾點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