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攻入南京稱帝,為何沒有遭到其他藩王宗親的反對

首先,朱元璋死的時候,太子朱標已經死了很久了。按理講,長子死了,第二個兒子,就應該成為長子,具備合適的法統地位,而不是孫子輩。但是朱元璋卻為了樹立一個榜樣,為後世子孫畫框,偏要選擇性格柔弱,宮裡長大,毫無基層經驗的長孫朱允炆這個小年輕繼位。這一步棋,本身就讓很多兒子,包括很多大臣不滿。國家初創,立長不立幼,這是教訓。朱元璋卻反其道而行之,不得人心。其次,這是一場皇族內部的爭鬥。朱元璋給各位親王統兵大權,目的就是為了拱衛京師,守護朱家江山。換句話說,只要是為了維護大明王朝,都是可以提兵入朝的,只需要一個合理的理由而已。

朱棣攻入南京稱帝,為何沒有遭到其他藩王宗親的反對

朱棣提的口號是清君側。也就是說,不是為了奪皇位,而是為了幫助皇帝,清理奸臣權臣。那麼這個口號,是站的住腳的,而且師出有名的,並不同於亂臣賊子。即使大家心裡都明白,是一場皇權之爭,但是對於當成臣子來說,跟誰混,都是姓朱的,何必太認真?

朱棣攻入南京稱帝,為何沒有遭到其他藩王宗親的反對

朱棣可是朱元璋兒子裡,算是最後才能的一位皇子,文武雙全。更是當年可是跟著藍玉等一起北伐過蒙古。朱元璋當初讓他鎮守北京,看中的就是他的軍事才能。所以,當時有很多的文臣武將都是看好朱棣的。

朱允炆死後,皇帝沒有了。皇位自然就變成了朱元璋兒子之間的競爭。朱元璋幾個有出息的兒子中,能帶兵打仗,有作為的皇子中,只有晉王秦王可以和朱棣一比,尤其是晉王,又是朱棣的大哥,又手握重兵,也是頗有才能。可是靖難之役時,晉王早死了。所以當時親王皇子中,朱棣的威望最高。

最重要一點,那就是朱棣手握重兵。他和中央朝廷抗爭了4年,手下精銳騎兵天下無敵,而且控制了都城,北京城,這樣的局面,還有哪個藩王敢和他抗爭?當年李景隆五十萬大軍,都被朱棣打殘了,何況此時南京城周圍,已經兵力空虛。各路藩王,更是不敢來爭這個江山了。

其次,你一個藩王跑到南京來自稱皇帝,必須名正言順。當然這個道衍和尚幫他策劃好了,造反的名義是“清君側”,這仗叫“靖難之役”。所以殺齊泰和黃子澄,再讓方孝孺寫個詔書廢除“建文新政”,恢復太祖祖制,就一切名正言順了。可是方孝孺卻寫了個“燕逆”,又氣又怕的朱棣滅了方孝孺十族。但朱棣還是感謝一個人的,楊榮一句:“殿下先謁陵乎,先即位乎?”才使朱棣沒有因為心急釀成大錯。所以才有了後來的“三楊”輔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