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民間傳說故事

回族是中國分佈最廣的少數民族,因為民族整體信仰伊斯蘭教又稱禮拜寺。他們的民間故事同樣值得我們去閱讀。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回族民間傳說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回族民間傳說故事篇一

從前,有一個叫路不平的人,父親早年歸真,家裡只有一個老媽,老媽媽人雖勤快,但面貌很醜。

醜媽媽心底善良,信仰虔誠,見孩子們吃飯掉一顆米她都拾起來,對孩子說:糟蹋了五穀,真主要降罪的,醜媽媽很會過日子,她養雞肯下蛋,養羊肯上膘,種糧食就有餘,日子長了,路不平家裡生活越來越好了,存了很多糧食,有很好羊,很多人都知道路不平本事大,這一年路不平父親的歸真十週的日子到了,他宰了一頭牛,宰了幾隻羊,做了很多油香,請村子裡的阿訇,還請了很多親戚朋友,客人們到了路不平的家裡,按規矩大家要給他媽媽道,賽倆目,然後才能開始動筷子,他一聽客人要見媽媽,心裡犯了愁,他恨媽媽生得太醜,不給自己爭面子,他表面上招呼一聲客套話,就出去了,到了後院他把兩個夥計喊來說:今天家裡來了很多客人,是給我長精神的,可是他們要見一見我媽媽,我媽這樣醜,他們要是見了,回去傳開了,我路不平的臉就丟盡了,你們兩個人快點把她背到大黑溝裡扔掉算了,這兩個傢伙都看了對方一下,不敢說話,只好走了,他回到客人面前說,我媽媽病了,不願意見外人,請大家現吃飯吧!

那兩個人就把醜媽媽背到一個古窯洞裡就放下回家了,只有一個小白狗跟著醜媽媽留在這個窯洞裡,這個窯洞上面有一快地,主人名叫旁人,他每天雞沒叫就帶上乾糧到地裡梨地,這一天,旁人犁地到響午疲乏了,就到地頭上吃饃饃,開啟布袋一看,裡面少了兩個饃饃,旁人也沒在乎,以為自己來時帶少了,吃完回家了,第二天到吃飯的時候他一看奇怪了,怎麼又少了兩個,連續好幾天都這樣,他決定留神看個是怎麼回事,這天他把饃饃放在地頭上,他一邊幹活一邊看著,就看見西面跑來一條小白狗,從布袋裡拿了兩個饃饃跑了,旁人趕快就追上去,一直到追到窯洞裡,只看見白狗趴在醜媽媽身旁,他一看這個老媽媽滿身是土,地上連一點一點鋪蓋的都沒有,頭上的白蓋頭都爛了,臉瘦黃瘦黃的,實在是可憐,他問老媽媽是什麼地方的,是怎麼來這個地方的。可醜媽媽抬頭看了他一眼,嘆了口氣說,艾,兄弟啊!話不提不傷心,我兒子嫌我醜,怕丟了他的人,就把我撇到這裡不管,說著眼淚,嘩嘩往下流,他聽著想起自己的父母都早歸真了,不如把這位老媽媽認下領回去,他就把自己的事情說了給老媽媽聽,聽說老媽媽,你不嫌我的話,我給你當兒子,老媽媽高興地說,太好了,你不嫌我醜的話,我回去給你幹家務活,兩個人高興的。他把老媽媽就揹回家了,醜媽媽到了旁人家。

以後,一家大小對老媽媽很孝敬,回族民間故事,老媽媽高興的閒不住手腳,餵羊餵雞,沒出幾年,旁人家裡生活非常好了,有轉眼十幾年過去了,這一年開齋節,是旁人爸爸的歸真三十年的日子,他宰了羊,炸了很多油香,請了很好客人,和阿訇,客人到了都想見旁人的媽媽,旁人很高興的答應,便把媽媽從屋裡扶了出來,客人們都爭著說,賽倆目,這時背老媽媽的那兩個傢伙看見了,就跑回去告訴了路不平,路不平自從媽媽走了後,家裡越來越窮,幹什麼事都不順,一聽媽媽在旁人家趕快跑去認媽,他看到了旁人家以後,旁人和媽媽還在招待客人,他就大叫了一聲:這是我媽,咋到這裡來了?旁人看了一眼陌生人,平靜的說:這是我媽,路不平,又爭辯道,這是我媽媽,是你偷來的。

他在院子裡大鬧大嚷,客人都不知道這是咋回事,人群裡站出來一位阿訇說:你們倆人都不要吵了,讓這位老媽媽自己說是誰的媽媽,那就是誰的媽媽,老媽媽慢慢站起來說,我的兒子叫旁人,路不平一聽還不依,旁人說,我們倆人都不要爭辯,這麼多人都聽著,我們倆到大路上挖一個坑,誰跳過去媽媽就是誰的。路不平聽完了心裡想,那自己是我的,就說好,旁人就在大路上挖了一個大坑,兩個人都在這裡,很多人都看著,路不平,說你現跳,旁人說你現跳,就路不平跳了,他到坑沿邊往前一跳,只聽,嗵,的一聲就掉進坑裡了,一眨眼這土坑自個兒合嚴了,只露出他的一顆腦,緊接著變成了一個土疙瘩,擋住了大路,就這樣平平的大路上長出個大疙瘩!

媽媽生你的時候沒嫌疼,你卻嫌媽媽醜!

老人言,父母的心在孩子上,孩子的心在石頭上!

狗不嫌家窮,兒不嫌娘醜,這句話大家應該都知道吧!

不管是什麼民族的朋友大家都記住,要對自己的父母好好孝順,對自己的父母好了,真主就會給大家賜憫好的生活,

阿米乃 !

回族民間傳說故事篇二

在回族人中間有這樣一段傳說:想傳在先知穆罕默德與異教徒作戰時,在一次戰鬥中穆斯林失利,異教徒們要追捕殺害穆聖。穆聖在逃跑中,被一位耕地的穆斯林救下來,藏身於犁溝壕裡。一會兒,異教徒們就追來了,他們圍住耕地的穆斯林問他見到穆罕默德沒有,這位穆斯林指了一個方向說:“往那邊跑了。”

異教徒聽了,又一窩蜂地追去。當異教徒們被哄走後,耕地人的那匹騾子忽然大叫起來:“吱格吱格,在這裡,在這裡。”遠去的異教徒們聽了,又折了回來。穆聖一見,對騾子罵道:“不會生子的畜牲!”罵完了又往遠處跑去。半路上,又碰到一個放牧的穆斯林,放牧人又把穆聖藏到草堆裡,等異教徒追來問時,牧羊人指了指北面說:“朝北跑了。”

異教徒們又信以為真,亂哄哄地向北追去了。這時,吃草的山羊忽然大叫道:“嘰嘎嘎,嘰嘎嘎,在這裡,在這裡。”遠去的異教徒們聽了,又追了回來,穆聖一見山羊壞了事,狠狠地罵了一句:“不顧羞恥的東西!”罵完又向遠處跑去。異教徒們也緊緊追在後面。穆聖跑著跑著,跑進一個果園裡,果園主也是一個穆斯林,他見穆聖被異教徒們追得很急,就忙請他老人家躲到果樹上去。一會兒,異教徒們就追進果園 來,他們問果園主見到穆罕默德沒有,果園主說:“向山上跑了。”

異教徒們又蜂擁著向山上追去。這時,一隻喜鵲飛到穆聖藏得那棵樹上,叫道:”嘎嘎嘎,在這兒呢,在這兒呢。”跑到山上的異教徒聽了又折了回來。穆聖看了一眼喜鵲,很氣憤,罵道:“嘴裡吐蛋,眼裡滴血,五黃六月別想喝進水!”罵完就向山上跑去。穆聖跑進山裡,已經兩腿發酸跑不動了。這時,他發現前面有一個山洞就鑽了進去。穆聖剛剛鑽進洞內,就有幾對藍鴿子飛進洞內,一邊吼堂堂,一邊踏掉穆聖在塵土上留下的腳印。又有幾隻蜘蛛也開始忙活起來,它們飛快地抽細絲織起了蜘蛛網。在後面追趕穆聖的異教徒們,追過來發現這裡有一山洞,急忙停下來看,只見塵土上面滿是鴿子的腳印,連洞口的蜘蛛網也是新的,根本就不像有人進去過。於是,又向前追去,穆聖這才脫了險。從此以後,穆聖下了禁令,說金刀子也不能宰殺瓦藍鴿子,對於蜘蛛任何人也不能傷害。

人們還傳說騾子以前是下駒的,只因那次向異教徒告密被穆聖罵了,以後就再不能下駒了;山羊從前也是有尾巴的,並且不比綿羊的小,只是長了嘴尾巴才脫了的,只剩下一點點尾巴杆子,連羞恥都護不住了。喜鵲也更可憐,每逢伏天,渴死都喝不進水,在“抱兒子”的時候,蛋要從嘴裡往外吐,每吐一個蛋,眼睛都要往出滴血。它們都是因為惹怒了穆聖,穆聖對它們做了都阿,真主準承了穆聖的都阿,給它們才降了這些敗倆。 在今天的回族人中間,至今還有人特別愛惜瓦藍鴿子和蜘蛛,禁止小娃娃們欺負和糟害這兩種生靈。

回族民間傳說故事篇三

從前有一個年輕的農民回回名字叫哈桑。他是個忠厚老實的小夥子,身強力壯,幹起活來生龍活虎,一擔能挑個千兒八百斤。可是他從小沒爹沒孃,在地主老財家當長工,成天吃不飽,穿不暖,一年到頭受財主的窩囊氣。後來他實在呆不下去了,心裡老在想:“我一年到頭風裡雨裡沒死沒活地幹活,未了啥也撈不著,還得捱打捱罵,就我這樣的把式,到哪兒不能混個肚圓呢!”於是他就從財主家跑出來,到外鄉去了。

那正是三伏天,晌午,日頭曬的人身上流油兒,哈桑頂著火盆似的太陽趕路,一道上連個陰涼也沒有。臉上曬得焦黑,嘴裡渴得冒火。就這樣走著走著,忽然,看見遠遠的地方有一片綠蔭蔭的小樹林;哈桑趕緊走近一看,啊!原來是一片豐盛的果木園,只見樹上的果子結得耷拉著地,滿地都是熟透的落果。哈桑口乾舌燥,一見這麼多的果子,也顧不上問個青紅皂白,揀了一個果子就大口小口地吃起來,吃完了果子定神一看,果園旁邊還有一道修得齊齊整整的小渠,小渠裡的水青得掉進去顆麥子也看得清清楚楚。哈桑馬布衫一脫,痛痛快快地捧著渠裡的水洗了個臉,這才算解了一路的乾渴。哈桑坐在樹蔭涼兒裡歇了一會,打算繼續趕路。當他穿好布衫兒就要走的時候,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我白白吃了人家一個沒“口喚”的果子,那怎麼能成呢?我得去找這果園的主人,向他要個“口喚”,得到他的允許,才能走。想到這兒,哈桑便順著水渠找果園的主人去了。沒走多遠,就看見了一個頭戴白號帽;滿臉絡腮鬍須的老回回。那位老回回正專心一意地修剪果樹的枝杈。哈桑見了老回回,便

慢慢地走到他的身邊,先道了“賽倆目”,然後問道:“老爹!你就是這果園的主人嗎?” 那老回回回過頭看了哈桑一眼,回答說:“是的!你有啥事嗎?” “是這樣,老爹!”哈桑這才開始敘說自己的來意:“我是過路的,因為走了很長的路,天又這麼熱,實在渴得受不住。所以,當我走進您老人家的園子裡,看見地上落滿了果子;我便忍不住吃了一個果解渴。接下來我想這是沒有‘口喚’的東西,我不該吃,既然吃了,就得跟果子的主人要‘口喚’的。”老回回聽了哈桑的話,停下手裡的活,把剪下來的枝權扔到地上,然後仔細地打量著哈桑,見他健壯的體格,忠厚的面孔,就知道他是個老實的莊稼人,於是便對哈桑說: “你是來找我要‘口喚’的嗎?那好辦!不過你得先答應我一個條件。”

“您說吧!老爹!只要您給我‘口喚’,啥條件我都能答應!”哈桑滿口應承地說。“好吧!”老回回繼續說,“我有一個獨生女兒,可是她是個瞎子,又是個啞巴;沒有頭髮,也沒有腳。只要你答應娶她做你的妻子,我就給你‘口喚’。要不,你吃的那個果子就是沒有‘口喚’的。”哈桑聽了老回回的話,心裡很納悶。答應娶他的女兒吧,她是那樣一個又啞又醜的女人,不答應吧,老回回又不給他“口喚”。他想了半天,最後還是為了要老回回的“口喚”,答應跟他的女兒成親。親事一定,“尼卡哈”到了,馬上就辦喜事,老回回把四鄰八舍的客人都請到家來,給自己的女兒和哈桑完婚。客人們見哈桑是那麼好的一個小夥子,都很高興,紛紛向老回回和哈桑說“晤吧哩克(道喜)”。可是,哈桑卻一直是悶悶不樂,他害怕太陽落山,去會見他那醜妻子。心想她的“努勒”(容貌)實在太怕人了。太陽終於落山了,客人們漸漸地散了,剩下的一些人把哈桑送進洞房。哈桑遲遲慢慢地進了洞房,他看見新娘穿著漂亮的衣裳,頭上蒙著一條絳紅色的紗巾。他猶豫了一會,終於一狠心走到新娘的身邊對新娘說:“我願 跟你結為永世夫妻。”哈桑一邊說心裡—邊想:她是個啞巴,是無法回答我的 話的。不料,新娘馬上回答道:“我也願意跟你結為永世夫妻。”她的聲音是那樣的好聽,以至哈桑都有點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哈桑連忙揭開新娘的面紗。嘿!原來新娘是個如花似月的美女:兩隻大眼睛水汪汪,頭髮烏黑髮亮。

哈桑見此,非常奇怪,這姑娘的容顏跟老回回說的完全不同。他趕忙問新娘: “喂!姑娘!你是不是那老爹的女兒?” “是呀!我是他惟一的一個女兒。”新娘羞答答地回答。 “那麼阿爹為啥說你是——個又瞎又啞,沒有頭髮、沒有腳的人呢?” “不!他老人家沒有說瞎話!只不過是為了看看你是不是有信義的人,所以把話說得隱晦了點。”新娘說:“那麼他老人家的話是什麼意思呢?”哈桑又問。新娘聽了哈桑的問話,便給他解釋說:“他說我眼瞎,是因為我沒看過邪惡的事物;他說我啞,是因為我沒搬過是非;他說我沒腳,是因為我不到不正當的地方;他說我沒頭髮,是因為我從來沒拋頭露面過。”新娘的這一段話哈桑聽了非常高興。但哈桑還有個疑問,便又問道:“既然是這樣,他老人家怎麼會把一個像你這樣漂亮的姑娘嫁給我呢?” 姑娘說:“是這樣,我父親一輩子辛勤耕作,經營起了這座果園。他要把這座果園交給世間最勤勞、最善良、最有信義的人,他老人家看中你就是這樣的人。”就這樣,哈桑跟那老回回的女兒結了婚。從此以後,他再也不受財主的打罵。跟自己漂亮賢慧的妻子一起勤勤懇懇地經營那座果園,過著美滿幸福的生活。

這是流傳於回族居住區的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