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統治的元朝,服色風尚大變,存在色彩崇尚以及歧視

元朝為蒙古族統治,服色風尚為之大變,而各色人等對不同色彩的崇尚和歧視則仍以各種方式存在。我們今天就來好好談談元朝那些事兒。由於社會制度森嚴,以法律規定穿戴,區別限制格外苛細,不許隨便穿著。其時定有“質孫”之服(質孫為蒙古語,意為一色),最大特點是冠帽、衣、履採用一色,如果衣用紅色,冠帽、靴履則俱用紅色,不得有異,故有“一色衣”之謂。有元代,此為最貴重的禮服,上自天子,下自百官,內庭禮賓都可著之。忽必烈曾下詔頒佈“文資官定例三等服色”。

蒙古族統治的元朝,服色風尚大變,存在色彩崇尚以及歧視

文官按照品級分為紫羅服緋羅服、綠羅服三大等級,一至五品官為紫羅服,六、七品官為緋羅服,八、九品官為綠羅服。蒙古諸王與官員的冬季質孫服,有大紅納石失服、大紅怯綿裡服、大紅羅官素服、桃紅羅官素服、藍羅官素服、綠羅官素服、紫羅素服、黃羅素服、雅青素服9等;夏季質孫服有素納石失服、聚線寶里納石失服、棗褐渾金間絲蛤珠服、大紅羅官素帶寶裡服、大紅明珠答子服、桃紅羅服、藍羅服、綠羅服、銀褐羅服、高麗雅青雲袖羅服、駝褐羅服、茜紅羅服、白毛子服、雅青官素帶寶裡服等。蒙古族命婦的服飾沒有沿襲歷朝漢族的制度,以本民族的袍為禮服,色彩除大紅外,也喜用黃、綠、茶色、胭脂紅、雞冠紫、泥金色等。

蒙古族統治的元朝,服色風尚大變,存在色彩崇尚以及歧視

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朝廷還規定了僧人的服色,分為三等:講主穿著紅袈裟、紅衣服;長老穿著黃袈裟、黃衣服;一般僧人穿茶褐色袈裟、茶褐色衣服;吐蕃僧人多穿紅色僧服,漢地僧人禁止仿效。(《元典章》卷二九《禮部二·服色·僧人服色》)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閏二月,樞密院建議軍官服裝“擬合依隨朝官員一體制造”,得到批准,文、武官員的服色等級因此而無差別。

蒙古族統治的元朝,服色風尚大變,存在色彩崇尚以及歧視

各品官員的公服“上得兼下,下不得僭上”,即品級高的官員可以穿著低品級官員的服裝,任何品級官員均不得穿著比其品級高的公服。《元典章》五十八部工部卷之一留下了當時許多帝王口傳聖旨,都是關於織造綢緞花紋禁令的。王公貴族,平時衣著多金彩輝煌,紅紫耀眼。照法律,五品以上官員都穿紫花羅,所以高階大官服多用紅彩鮮明金錦,且沿襲金代制度,從花朵大小定品級高低,下級辦事人只許用檀褐色羅組。平民一般禁止用龍風紋樣,禁止用金,不得用赭黃色,甚至不得使用各種鮮明彩色。正規法令且說只許用暗色佇絲。

蒙古族統治的元朝,服色風尚大變,存在色彩崇尚以及歧視

《元史奧服志》說,天子和百官質孫所用服色有大紅、桃紅、四紅、紫、藍、綠、黃、鴉青、銀褐、棗褐、駝褐等。《元典章》規定“諸樂藝人等服用,與庶人同。庶人不得服赭黃,惟許服暗花絲絲、絲綢、絞羅、毛範。帽笠不許飾用金玉。靴不得裁治花樣。首飾許用翠毛,並金釵、錦各一事。惟耳環用金珠、碧甸,餘並用銀。”對於姐效、“樂人”等,有專門的服飾定製。至元五年(公元1268年)十月,中書省宣佈:“蠟妓之家,多與官員等第同著衣服,不分貴賤。今擬姐妓各分等第,穿著紫皂衫子,戴著冠兒。姐妓之家家長並親屬男子,裹青頭巾,婦女紫抹子,俱要各各常穿裹戴。仍不得戴笠子並穿著帶金衣服,及不得騎坐馬匹。”至元八年,中書省查察而得,“娟妓之家,多與官員士庶同著衣服,不分貴賤”,再次申明瞭類似規定。

蒙古族統治的元朝,服色風尚大變,存在色彩崇尚以及歧視

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禁令中,曾提到“凡樂人、娼妓、賣酒的、當差的,不許穿好顏色衣”。官修的《元典章》,也重申了上述規定。元貞元年(公元1295年)禁令中,指明柳芳綠、紅白閃色、迎霜合、雞冠紫、梔子紅、胭脂紅六種顏色不許使用,不許織造。事實上也有犯禁者,多是貴族官僚特權階級和依附政權統治勢力下的各種爪牙。大多數平民,不是奴隸也多半屬於半奴隸者,生活十分貧困,只能穿本色或深暗色麻棉葛布或粗組綿綢,其他即使許可穿也穿不起。

蒙古族統治的元朝,服色風尚大變,存在色彩崇尚以及歧視

《新元史,輿服志》記載,仁宗延祐元年(公元1314年)定服色等第,規定家出入,只服皂精子,不得乘坐車馬。規定樂人服飾:凡宮中供奉女樂,奉安等官妻,本色裝,青羅圓領。提調女樂(樂部的頭日),黑漆唐中,大紅羅銷金花圓領,鍍金花帶皂靴。歌章女樂,黑漆唐巾,大紅銷金裙襖,大紅羅胸帶,大紅羅抹額,青綠羅彩畫雲肩,描金牡丹花皂靴。奏樂女樂,服色與歌章同。“教司坊婦人,不許戴冠,穿精子。樂人衣服,止用明綠,桃紅,玉色、水紅、茶褐色。

蒙古族統治的元朝,服色風尚大變,存在色彩崇尚以及歧視

“樂鼓只許穿淺淡顏色及暗色衣,不許用正色,以免和官服相混淆。不僅罪犯而且地位眾多的低賤的下層人也經常穿著青、碧、綠等服飾。面黃紅,橙等暖色則是統治者,貴族、士人和大帥商穿著的標誌。凡非以暖色為服飾者,便是下等人。沈括《夢溪筆讀》說:“蘇州有不逞子弟,抄帽下看青巾,孫伯繼知州判雲:巾帽用青,屠潔何異?”如實地反映了穿戴碧、綠、青等色的人的社會地位十分低下。

蒙古族統治的元朝,服色風尚大變,存在色彩崇尚以及歧視

朝廷禁令此繁多、細密,以致普通百姓選色範圍被迫縮小,除了選擇自己喜愛的流行的藍印花布之類的單色澆花布,民間服飾只好向灰褐色發展,大多數人都著深暗色服裝。這反而促使勞動者就地取材,創造了種種不同的褐色。當時高階絲綢是紅色,名目不過九種,有的還只限於婦女和兒童使用,褐色卻達20餘種之多。《碎金》中即載有:“金茶褐、秋茶褐、醬茶褐、沉香褐、鷹背褐、磚褐、豆青褐、蔥白褐、枯竹褐、珠子褐、迎霜褐、藕絲褐、茶綠褐、葡萄褐、油慄褐、檀褐、荊褐、艾褐、銀褐、騅褐”等褐色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