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才子夏完淳!

少年才子夏完淳!

1645年五月,標誌著明末最後政權的南京小朝廷,在清軍的大舉進攻下倖存不到一年時間便土崩瓦解。

清滿統治者派大明降將洪承疇駐紮南京,分兵攻佔江蘇和浙江等地。

清滿統治者推行高壓民族政策,漢人被大肆屠殺,滿漢民族矛盾極端分化。

少年才子夏完淳!

1645年6月,以夏允彝、陳允龍為首的一批松江讀書人,聯合抗清志士決定在松江抗清起義。

夏允彝的學生吳淞總兵吳志葵,在老師的說服下,派出一支人馬擔任先鋒隊攻打蘇州。

由於吳志葵監陣猶豫,缺乏及時增援,進城的義軍被圍犧牲。吳志葵的主力被擊敗。

不久,清軍圍攻松江,陳子龍、夏允彝父子衝出清兵包圍,隱蔽於鄉下。

清兵到處搜捕起義分子,不願落入清兵之手的夏允彝為兒子留下完成抗清遺志的囑託後投河塘自盡。

為實現父親遺願,完成抗清大業,夏允彝兒子夏完淳和老師陳子龍潛回松江,準備再組義軍。

當他們得知吳易領導瓜抗清義軍正待重整旗鼓時,夏完淳變賣全部家當,無償充做義軍軍餉。當了吳易手下參謀。

“神出鬼沒”的吳易水軍,將清軍打得暈頭轉向。只可惜由於叛徒的出賣,義軍失敗,吳易也以身殉國。

次年,不忘抗清大業的夏完淳的老師陳子龍,又秘密策動清朝的松江提督吳勝兆反清。

兵變不幸又遭失敗,吳勝兆被殺。被清軍逮捕的陳子龍不願受辱,在押解途中掙脫繩索,跳河殉命。

老師與父親的抗清遺志末竟,松江起義連遭失敗,反清復明的大業孤獨難承。

就在夏完淳正為失去老師而悲痛,為起義失敗而憂心難耐時,叛徒的告密,又雪上加霜將夏完淳的人生拖進了無盡的深淵。

清軍派重兵將“反清分子”夏完淳羈押到南京。關押於監獄達八十天之久。

八十天監獄囚禁的日子,夏完淳給親友寫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詩篇和書信。

死無所懼,反清復明大業未竟,捍衛民族尊嚴收復中原的壯志未酬。

夏完淳腹有詩書才華縱橫的才子仁人,為父親老師和反清志士接連遭敗的國家復興事業而傷心落淚。

主持審訊江南才子夏完淳案的洪承疇,大明的降將清軍的獠牙。早聞夏完淳江南“神童”的大名,慕名此人才華,想用憐才之心軟化夏完淳屈服。

“聽說你給魯王寫過奏章,有這事嗎?”洪承疇故作驚訝。

夏完淳昂頭回應:“正是我的手筆。”

洪承疇裝出一副憐惜的神情說:“我看你小小年紀,未必會起兵造反,想必是受人指使。只要你肯回頭歸順大清,我給你官做。”

夏完淳徉裝不知情的厲聲上坐的洪承疇,“我聽說我朝有個洪亨九(洪承疇的字)先生,是個豪傑人物,當年松山一戰,他以身殉國,震驚中外。我欽佩他的忠烈……”

洪承疇眾人將夏完淳的“徉裝不識洪承疇降賊”的回話信以為真。“不識好歹”的洪承疇聽得啼笑皆非,滿頭是汗。

旁邊的兵士喝斥夏完淳:“別胡說,上面坐的就是洪大人。”

夏完淳“呸”了一聲“回敬”道:“洪先生為國犧牲,天下誰人不知。崇禎帝曾經親自設祭,滿朝官員為他痛哀。你們這些叛徒,怎敢冒充先烈,汙辱忠魂!”

隨著夏完淳的指認痛罵,坐立不安的洪承疇似亂箭刺心,焦灼難耐。

洪承疇羞愧交加,氣急敗壞。混跡官場多年,哪受得了肩扛道義的年少儒生羞辱。顧及顏面無法繼續再審。

九月十九日,夏完淳被羅列為所謂“通海寇為外援,結湖泖為內應,秘具條陳奏疏,列薦文武官銜”的罪名被滿清政權處決。

臨刑時的夏完淳,立而不跪,神色從容。行刑的劊子手被少年英氣所懾。戰戰兢兢,不敢正面直視。

殺人成性的劊子手遲疑許久,才持刀從喉間斷之而絕。

年僅十七歲的少年英雄夏完淳于南京西市英勇就義。

一代少年才子,江南“神童”。英才早熟,膽氣過人;5歲論學,7歲能詩;9歲以一本《代乳集》的詩而揚名。

隨父反清義舉,師從抗清志士;肩挑道義,少年老成;正義無畏,死無所懼;飽學詩書,經天緯地之才;大義凜然,胸懷報國之志。

一代英才以身殉國,凌雲之志浩氣長存。

少年才子夏完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