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的一個智慧,讓家族輝煌了2000多年,至今還在

張良的聰明在於懂得自保,他深懂帝王之術,有帝師之稱。張良看人極其的準,劉邦正是在他的謀劃下,一步一步地成就了一番帝王霸業的。

說起張良的聰明,大家最津津樂道的,應該就是他的這兩件事情:一是在鴻門宴上與范增的明爭暗鬥,用計讓劉邦順利逃脫;二是當韓信派人找劉邦索要假齊王時,阻止了劉邦的怒火。

張良的一個智慧,讓家族輝煌了2000多年,至今還在

從這兩點來看,張良確實聰明,但也僅僅只是小聰明,張良真正的智慧,或者說他對劉邦帶來的真正價值,顯然不僅於此。

事實上,張良之所以能夠在劉邦集團中獲得當之無愧的第一謀士地位,是因為他給劉邦規劃了這樣一件事情,而也正是因為這件事情,劉邦才得以能夠快速獲取最後的勝利,這也才有了後來大漢四百年的天下。

張良的一個智慧,讓家族輝煌了2000多年,至今還在

但每一位帝王的通病就是疑心過重,劉邦自然也逃脫不過此性格的束縛。

漢朝建立後,功臣陸陸續續被殺掉,燕王臧荼、盧綰、趙王張耳、彭越、韓信等人無一倖免。

劉邦戰時委予他們重任,安時則封殺,這就是所謂的可患難,卻不可共福,張良早就看出了這一點,明哲保身,便退隱江湖。

那麼退出了政治舞臺的張良無權無勢,是如何使其家族輝煌了2000多年的呢?

張良的一個智慧,讓家族輝煌了2000多年,至今還在

張良並非有帶兵打仗之軍事才能,但知人善用,這是他的強項。離開了朝廷,張良不從事農桑,不從商卻從道。

張良深受他的老師黃石公的影響,清心寡慾,退隱江湖,一心追求黃老之術,欲求得正果,得道成仙。

張良的智慧,讓後世人無不崇拜,但他的智慧,並沒有傳給他的後人,所以說,這種智慧讓一個家族興盛了兩千年,這是無稽之談。

張良的兒子,在正史中記載的叫做張不疑,他繼承了張良的留侯爵位,卻在漢文帝時期,因為無辜殺害了楚國的一個宗室,而被削了爵位,家道從此一蹶不振。而張不疑的兒子,只不過當了一個地方太守而已。他的玄孫,在漢宣帝時期,也不過是一個平陽公的爵位。

在一些史料中,張良還有另外一個孩子,叫做張闢強,這個人只學了父親的一些智慧的皮毛,再加上這個人非常高調,卻沒有張良那種看透本質的眼光。

在漢惠帝死後,他無意中站到了呂后的佇列裡,後來,歷史上就沒有了他的記載。

可以看出,張良的智慧,並沒有流傳給他的後代,在西漢時期,張家在張良死後,很快的沒落,甚至沒有再持續一代,在西漢正史中,張良的兒孫,大都碌碌無為,並沒有成為像是弘農楊氏一類的世家大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