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安祿山有什麼資本敢於造反,又為何迅速失敗了?

歷史上安祿山就是唐朝的一個節度使,是有點兵馬,但是在唐朝這個巨人面前,他還是顯得有點渺小。那麼,歷史上安祿山到底有什麼資本敢於造反,又為何迅速失敗了?今天,我們就通過歷史的蛛絲馬跡來探究一二。

歷史上安祿山有什麼資本敢於造反,又為何迅速失敗了?

安祿山是個胡人,父親早逝,母親是突厥的一個巫婆,從小安祿山就處於放養狀態,一天天淨幹偷雞摸狗之事。後來,他偷人家的羊,被抓到了官府,本要被打死,但安祿山在最後時刻玩命反抗,博得了一個參軍入伍,戴罪立功的機會。隨後,安祿山憑藉著自己的機智和鑽營,深受唐玄宗的寵信,一路升遷,成為平盧節度使。

歷史上安祿山有什麼資本敢於造反,又為何迅速失敗了?

隨後,安祿山為了更上一層樓,認了比自己小16歲的楊貴妃為乾媽。突然,冒出這麼一個大胖兒子,楊貴妃和唐玄宗是喜不自勝。楊貴妃給自己的大兒子安祿山洗三,唐玄宗更是對他委以重任。就這樣在安祿山的苦心鑽營下,他搖身一變成了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成為唐朝最有實力的節度使。他有五六萬精兵,並且因為唐朝實行的是募兵制,這五六萬兵馬完全就是安祿山的私兵。

歷史上安祿山有什麼資本敢於造反,又為何迅速失敗了?

再加上節度使的權力滔天,掌管轄區的糧草、經濟等方方面面的事務,安祿山一人兼任三鎮節度使,要兵有兵,要糧有糧,要錢有錢,具備了造反一切的必要條件。反觀唐朝中央政府是看似強大,實則就是一個弱雞,軍隊基本上全在節度使手中,而自己手中僅有的軍隊還常年沒有作戰,就是不堪一擊。後來,楊國忠和安祿山爭權,楊國忠誣陷安祿山謀反,安祿山怕了,索性以清君側之名發動了叛亂。

歷史上安祿山有什麼資本敢於造反,又為何迅速失敗了?

正如他預料的,唐軍常年不作戰,不堪一擊,他一路上勢如破竹,打得唐玄宗從長安逃跑了。然而,即使如此這般,但安史之亂卻很快就被平息了。究其原因有以下兩點原因:一是唐朝處於盛世,百姓安居樂業,沒有跟著安祿山造反的意願,反而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有一大批粉絲支援,各地的節度使等勤王部隊源源不斷的彙集起來,平息煩亂。反而安祿山沒有群眾基礎,得不到有力的支援,只會越打越少,最後失敗是必然。

歷史上安祿山有什麼資本敢於造反,又為何迅速失敗了?

二是叛軍內訌。先是安祿山剛當上皇帝沒有蹦躂幾天,就被自己的兒子安慶緒給宰了。緊接著,安慶緒繼位,又與史思明鬧矛盾,兩人火拼,安慶緒被史思明給殺了,最後史思明又被自己的兒子史朝義給殺了。就這樣叛軍集團一直在不停地內訌,自相殘殺。而唐朝中央政府在不斷匯聚力量剿滅叛軍,此消彼長,最後安史之亂很快就被平定了。

總之,安史之亂導致唐朝由盛轉衰,是唐朝藩鎮割據的開始,最後沒有真正的勝利者,都是失敗者,一個亂世正在醞釀之中,受苦的永遠是老百姓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