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影:繁華底下的變革,以麥浚龍《殭屍》為引,論香港電影的進階

「在文字中證道。——唐淚」

死亡、斷刃、亂石。

鉛灰色的地面,毛線團一樣的劃痕,靠牆而坐的男子眉眼低垂,吸著煙,右臂無力低垂,頭頂的牆面似被隕石砸過,有細碎石塊撲簌跌落,空氣中飄飛著燃燒後的黃紙屑。

觸目所及,皆是灰暗、死亡、血漬與汙垢。

垂死之人的內心獨白,「很多人都說電影的劇情很荒謬,原來,人生比電影更荒謬」。

這是二零一三年一部香港電影的開場劇情。

來自麥浚龍,恐怖片《殭屍》。

港影:繁華底下的變革,以麥浚龍《殭屍》為引,論香港電影的進階

很多人或許並沒有察覺,香港電影一直在進階。

幾乎每過十年,在劇本、思考、表演與影像視覺都會步入一個新的層級。

而或因區域市場的狹小,令香港電影人沒法像內地影人一樣去探索各種追趕好萊塢的特效製作,只得潛心打磨劇情本身,力圖將精巧繁複的創意推敲至幾近無可挑剔兼且無痕的程度。

說到底,電影本身的魅力,永遠都在「人、事、物」本身。

所以關於劇情的推敲與打磨,任何時候都可謂正當時。

當然也並不是所有的編劇、導演和演員都在改變。

有些人一直熱衷於早已熟練的「三板斧」,數十年如一日。

這當然也無可厚非,求新求變與堅守自我,都是個人選擇,也都應該得到尊重。

只是觀眾也會有自己的選擇。

港影:繁華底下的變革,以麥浚龍《殭屍》為引,論香港電影的進階

簡筆畫

七十年代的香港電影

以李小龍的三部電影開局,而不管是出自李小龍、羅維還是倪匡之手的劇本,都顯得頗為粗糙,直來直去的故事,表演只需即時反應、不求精準深刻。

及至第一任金像影帝許冠文攜其弟許冠傑、許冠英崛起,在舊時代、小人物的底色下,開始有了編劇思考的植入,劇本推敲趨向細緻,表演上開始有了長足進步。

成龍在七十年代末的兩部電影,雖然拿了年冠也破了紀錄,但無論是編劇、動作設計還是表演其實都乏善可陳,並未脫離舊年代電影的窠臼。

所以就整個七十年代而言,雖已初現繁榮景象,但仍在築基階段。

港影:繁華底下的變革,以麥浚龍《殭屍》為引,論香港電影的進階

硬幣的兩面

八十年代,商業與藝術的涇渭分明

許冠文以《摩登保鏢》抵達個人巔峰,奪得首屆金像影帝之後,開始顯出「招式用老」之象,繼而逐漸沉寂,直至半隱。

單飛的許冠傑找來麥嘉,連續三年以《最佳拍檔》系列大顯神威,雄霸票房榜冠軍位置,但其過分熱衷笑鬧,票房成功但方向已然跑偏,除了商業效應之外,對香港電影本身的發展並未帶來多少助益,洪金寶的《提防小手》則開創了時裝動作電影路線。

應該重視的是,在這個十年,林嶺東、吳宇森、徐克等導演以商業電影崛起,而方育平、譚家明、嚴浩、許鞍華及張婉婷等則醉心於現實文藝題材電影,年代末尾,能將投資人和演員都搞到懷疑人生的天才導演王家衛攜《旺角卡門》出現了。

其實返轉來看,王家衛才是深諳「藝術」真諦的人,一拍數年、拍完重來及剪掉不用,這些看起來「任性妄為」之舉,恰好正是電影本身所需,藝術的本質就是追求一種「極致」。

一面是商業,另一面是藝術,這些導演們就如一枚硬幣的兩面,看起來涇渭分明各自為政,但實則都在推動著香港電影的進步和繁榮。

喜劇片、動作片、警匪梟雄片、殭屍片甚至還有賭片等,多種型別題材已經百花齊放。

而無論是劇情還是表演,都已可謂登堂入室。

港影:繁華底下的變革,以麥浚龍《殭屍》為引,論香港電影的進階

衰落前的狂歡

九零年代,一邊精緻,一邊墜落

一週一成,接續八十年代後半程的威勢而來,卻在九零年代開端即被崛起的周星馳一頓暴揍,強行將二人組合變成了三人輪戰,且以一敵二尤佔上風。

而在他們商業的成功之外,從《阿飛正傳》這部譚家明認為最好的「王家衛」電影開始,王家衛開始稱霸香港影壇的藝術巔峰,其名頭之盛,幾乎可以生生壓下其他所有的前輩導演,這其中包括多次拿獎的許鞍華、鬼才陳可辛及創意精巧的杜琪峰。

這個十年,亦成就了梁朝偉「最強影帝」的赫赫威名,至2000年時,其以《花樣年華》的「周慕雲」角色奪得戛納影帝而達到聲名的頂峰。

在八零年代嶄露頭角的王晶,也迎來了自己的全盛時期,賭片、黑幫片、喜劇片和武俠片、三級片一起上陣,幾乎堪稱涉足最多電影型別的導演,十年內拍了44部電影,商業成績亮眼,口碑也不見得有多崩塌,反而憑藉這些作品積累了一大票忠實觀眾。

而以1998年《風雲之雄霸天下》奪得年冠為分水嶺,繼周潤發之後,成龍的名字也消失在了香港十大票房排行榜之上,幾乎十年之後才再度出現。

電影型別較上個十年更加繁複多樣,劇情與表演同步進階,出現了不少經典之作。

譬如王家衛的系列作品,周星馳的《逃學威龍》和《喜劇之王》,許鞍華的《女人四十》、陳可辛的《甜蜜蜜》、麥當雄的《跛豪》和《黑金》、徐克的《笑傲江湖》和《黃飛鴻》系列、成龍的《醉拳Ⅱ》和《我是誰》,劉偉強的《風雲之雄霸天下》、銀河映像的《暗花》等。

但衰落的陰影已覆下。

港影:繁華底下的變革,以麥浚龍《殭屍》為引,論香港電影的進階

史上最衰落的年代

兩千年代,周星馳、杜琪峰和陳可辛的巔峰

新世紀伊始,香港影壇即籠罩在一片愁雲慘霧當中。

承接1999年周星馳創下新低的年冠數字,杜琪峰炮製的《孤男寡女》以3521萬的成績登頂,而整個兩千年代,若刨除周星馳的三次爆發和一部《無間道》的偶然,居然再無一年的冠軍能衝破四千萬關口。

這與上個十年的盛況形成了鮮明對比。

而周星馳三次出手三次年冠,順便破了兩次票房紀錄,將影史紀錄推高到6127萬。杜琪峰拍出了《大隻佬》、《PTU》、《柔道龍虎榜》、《黑社會》、《放逐》及《文雀》等經典作品,陳可辛則幾乎部部精品,交出了《三更之回家》、《如果愛》和《投名狀》三部力作。

這個十年,梁朝偉再度奪得三個金像影帝,劉德華拿了兩個,郭富城開始重視影壇,在各種小製作電影中打轉,以演技錘鍊為目標。

這是一個欲救市而不得的十年,也是香港電影史上最衰落的年代。

最後以史上最弱的年度冠軍影片《家有喜事2009》終局陳詞,票房僅2465萬。

但此時,香港電影褪去了慣性的粗糙與趕工弊端,卻更顯精巧。

港影:繁華底下的變革,以麥浚龍《殭屍》為引,論香港電影的進階

戰線收縮

一零年代,如履薄冰的重振

褪去繁華,今天的香港電影幾乎只剩下警匪、動作和小眾文藝三大題材型別。

新生代導演全面崛起。

陸劍青、梁樂民拍出《寒戰》和《赤道》、周顯揚繼《殺人犯》之後拍出《大追捕》,麥浚龍拍出《殭屍》、翁子光拍出《踏血尋梅》、單飛的莊文強拍出第二部劇情長片《無雙》、曾國祥拍了《少年的你》,而集合編劇、導演於一身的特點也幾乎成為了他們的標配。

而這些新人作品,再加上許鞍華的《桃姐》、王家衛的《一代宗師》和銀河映像的《樹大招風》,也幾乎就囊括了這個十年裡面最為出色的電影,其中七部影片橫掃金像,新人作品佔去四部。

一種肉眼可見的進步隨之而來。

與前輩們的作品相較,新導作品的創意精巧程度在提升、視野變得更為開闊,服化道和佈景及剪輯等物質技術層面的更迭進步明顯,所以如果單從影片質量而言,今天的香港電影仍在一個上行通道當中。

譬如《寒戰》與《無間道》各有千秋,但《寒戰》的影片視覺與技術手段顯得更加凌厲強悍。《殭屍》與《三更之回家》對比,同樣的破敗危樓與詭譎難言,《殭屍》卻能在藝術和懸疑氛圍上勝之,而巧合的是,影片之間的代差都剛好大致十年。

港影:繁華底下的變革,以麥浚龍《殭屍》為引,論香港電影的進階

麥浚龍對記者說,「不想拍《殭屍》續集,很大程度也是因為不想侷限自己只拍一些天馬行空的題材。因為我認為怎樣的題材也都可以,最重要是注入自己的觀點與想法。」

深以為然。

詩文、電影乃及繪畫雕塑等一切與藝術相關的文化現象,其核心都在於思想。

沒有思想,則沒有價值。

所以香港電影這數十年的進階與變化。

實則是一場,思想與態度的變革。

這就是繁華底下的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