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滾風格的“法扎”為什麼出圈?

*本文為「三聯愛樂」原創內容

如果一部藝術作品能夠超越語言、文化,受到世界範圍的認可並被傳承,那麼它一定是從根本上觸及了人類深層次的共鳴。

文|珺茗

從《魔笛》出發

在眾多音樂體裁中,莫扎特對歌劇情有獨鍾,這也許是因為歌劇這種綜合藝術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他的多重天賦。《魔笛》可以說是他歌劇事業最為成功的典範,若非不幸離世,它也許會成為作曲家新的起點。

搖滾風格的“法扎”為什麼出圈?

《魔笛》劇照

《魔笛》並不屬於傳統的正歌劇

(事實上莫扎特從十幾歲起就在歌劇創作中努力打破正歌劇的形式教條),

更準確來說它是一部“歌唱劇”

(Singspiel)。

歌唱劇泛指所有帶有音樂的舞臺演出,它起源於英國的“敘事歌劇”和法國的“喜歌劇”,與歌劇之間的區別在於,

歌劇是從拉丁語族地區來的,而歌唱劇泛指所有在德國當地形成的類似劇目。

同時,

歌唱劇以音樂化的對白代替歌劇的宣敘調,並且加入民謠風格。

《魔笛》劇中大量使用對白,結合了民間劇目、喜歌劇和正歌劇,融合了18世紀以前德、奧、意、法、捷等各種音樂形式和戲劇表現手法,讓這部作品的音樂語言極為豐富,又貼近人們的生活。這種題材雖非莫扎特首創,但《魔笛》確是第一個被意識到並且有歷史重要性的歌唱劇,它定義了德語國家和地區專有的歌劇作品。

搖滾風格的“法扎”為什麼出圈?

說到這裡,觀劇廣泛的戲劇愛好者們可能會發現,《魔笛》的呈現形式似乎與當下頗受年輕人喜愛的音樂劇有一些相似。確實,有些學者認為,在19世紀後半葉輕歌劇(歌唱劇)的基礎上、在20世紀初的倫敦和紐約逐漸發展形成的音樂喜劇,便是今天音樂劇的前身。

音樂劇與莫扎特

莫扎特的作品令人著迷,他本人頗具戲劇性的一生更是吸引目光無數。二百多年來,這位音樂神童豐富的經歷,以及圍繞著他的諸多疑問,充分激發了後世創作者們的熱情,以他的人生經歷為藍本進行的創作層出不窮。

由於古典音樂和舞臺劇的圈子相對小眾,這些作品大多是被一些固定圈層所關注。然而,近年莫扎特的“衍生作品”中出現了一個“出圈之作”。凡是對演出市場有所關注的人,對它名字都不會陌生;而以前幾乎不進劇場的人,也有不少為它“破冰”——

它就是愛好者口中的“法扎”,法語音樂劇《搖滾莫扎特》。

《搖滾莫扎特》劇照

音樂劇的故事

在具體討論“法扎”這部作品之前,我們先來簡單聊聊“音樂劇”這種藝術形式。

前文提到,歌劇和音樂劇是有些許親緣關係的,歌劇發展到一定階段後產生了音樂劇,而音樂劇也繼承並拓展了歌劇的諸多要素。二者的區別主要有,

歌劇中歌唱佔主宰地位,音樂劇看重戲劇、聲樂、舞蹈、舞臺藝術等多重元素的整體呈現;歌劇的音樂多使用以管絃樂為基礎的古典音樂創作技法,歌者採用美聲唱法,而音樂劇引入更多流行元素,演唱者唱法多為美聲通俗;音樂劇表演中大量使用電聲樂隊、爵士、搖滾、電子等自由多樣的音樂風格,相對更符合當代觀眾需求。

音樂劇也擁有了自己相對獨立的發展史。從1927年的《演藝船》(Show Boat)開始在美國引發了熱潮,直到20世紀中葉發展到黃金時期。20世紀60、70年代,美國音樂劇曾一度蕭條,但隨著安德魯·韋伯的發力,音樂劇在其策源地倫敦西區實現了復興。進入20世紀80年代,音樂劇進入了高投入、大製作、重商業和國際化的時代。

音樂劇正式引入我國已是近千禧年的時候。

在世紀交替的幾年間,中美演出公司紛紛嘗試向國內引進經典音樂劇,然而由於彼時國人對這種藝術形式知之甚少,《貓》《音樂之聲》等享譽世界的經典音樂劇作品依然經歷了相當長期的水土不服。國內音樂劇市場在最近幾年才真正有所好轉。在城市化過半的大環境下,許多城市長大的孩子透過網際網路接觸到國外的戲劇,語言能力越發優秀的年輕人碰觸並瞭解全球文化。包括“法扎”在內的作品,正是在網際網路上獲得了最初一批粉絲。

《音樂之聲》劇照

何謂“法扎”?

“法扎”或“法扎特”是國內音樂劇愛好者對《搖滾莫扎特》的簡稱。

這部劇從莫扎特17歲開始講述

(時值科洛雷多成為薩爾斯堡大主教)

,直至他35歲英年早逝,在這期間,脫離神童光環的莫扎特在闖蕩音樂界時面臨機遇、誘惑、嫉妒和重重艱難。

從故鄉薩爾茨堡到曼海姆,從巴黎到維也納,他的才華衝破了權勢和成見的桎梏,超越了時代的鏽蝕。

單從情節梗概上來看,這似乎只是一部中規中矩的傳記性作品,然而,

“法扎”在世界範圍內創造了許多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績。

在它的老家法國,這部劇自首演起就引起巨大轟動,原聲專輯在5周之內成為全法銷量冠軍,在11周內仍然保持銷量前五的驚人成績。2010年,法扎榮獲NRJ音樂獎三項大獎,被多家媒體譽為“對整個音樂劇界的一次真正顛覆”。其後在日、韓等國巡演均獲得佳績。“法扎”自2017年起在國內連續巡演三年,曾有劇粉一輪連刷24場。2019年在國內的巡演場次達77場,所到之處無不掀起觀劇熱潮,這種盛況即使在中國音樂劇市場整體向好的今天也頗為罕見。

《搖滾莫扎特》劇照

究竟為何這部作品能夠引起如此強烈的反響是業內一度熱議的話題,將“法扎”引進中國的張力剛先生和製作人阿提亞(Dove Attia)也認真探討過其中的原由。

全方位滿足時代需求

劇院是一個造夢的空間。從商業角度上說,這是一部滿足了當代各圈層觀眾預期的作品。

“法扎”的搖滾風格深受當代年輕人喜愛,能夠讓觀眾獲得巨大的釋放感。

同時,莫扎特的作品不斷在劇中出現,使得觀看這部作品的觀眾感到熟悉。而舞美的華麗實景也迎合了觀眾的期待。更重要的是,

這部劇的音樂精彩絕倫

——製作人把法國最頂尖的音樂人和一些年輕創作者聚在一起在海邊“閉關寫作”,直到靈感的閘門開啟——

《殺人狂想曲》噴薄而出

誠然,以上所有元素都能刺激觀者的感官,鎖定觀眾的目光。然而“法扎”能夠讓觀眾“一看再看”,也就是愛好者常說的“多刷”,其動力又在哪裡呢?

當代人的“痛點”

“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每一個人呱呱落地之時,不帶任何事物來到世間。在成長過程中,我們被迫開始接受世俗。起初我們可能會有所反抗,可漸漸地我們開始習慣。我們多少都曾期待過擺脫規則,活得“自由”,而大多數人無法承受代價,更沒有能夠支撐的才華。

莫扎特,恰恰是一個擁有無上才華,且敢於擺脫世俗的人。

音樂家莫扎特

這一方面存在於莫扎特的作品當中,

其音樂上的創新對他所在的時代來說驚世駭俗。

另一方面是他自己的人生——歷史上的莫扎特因為無法忍受科羅拉多大主教而提出了辭職,到維也納謀生。

他是奧地利歷史上第一個有勇氣和決心擺脫宮廷和教會的作曲家。

“法扎”中的莫扎特登場之初就宣告:“我是一個自由的思想者,一個好事之徒。審判官們,我毫不在乎你們的審判,我踐踏你們的規則。”在“辭職”之後他唱到:

“我走過的地方,我堅持自己的自在,這世間沒有誰是誰的首領。”

“法扎”的創作者和運營者都深知,

莫扎特的選擇切中了當代年輕人的脈搏,對他們有致命的吸引力。

當一個人可以替你去達成心中所願時,觀眾很容易將自身情感投射給這個人物,從而一次又一次地感受這種“共情”。

對待歷史人物的善意

在關於莫扎特的作品中,許多為了強化戲劇衝突而讓部分歷史人物蒙冤。

“法扎”的創作者們,則似乎對大多數人物都充滿了善意。

莫扎特生命中的各位重要人士,在後世作品中被黑化最慘的人之一就是他的同僚薩列裡了。薩列裡在後世承受了眾多的責罵——他在世時就被人懷疑毒殺了莫扎特,這是許多創作者不會錯過的好題目,普希金創作了短劇《莫扎特與薩列裡》,描寫了薩列裡因嫉妒毒殺莫扎特,這部劇又給了百年後的電影《莫扎特傳》(Amadeus)提供靈感。

電影《莫扎特傳》劇照

歷史上的薩列裡受到宮廷重用。

他是優秀的教師,貝多芬、李斯特都曾在他門下學習音樂,他對於貧困的學生從不收取費用,其中包括舒伯特。他還寫過富有革命精神的歌劇《塔拉里》(Tarare)。

在真實的歷史中,莫扎特和薩列裡兩位作曲家確實處在一種頗為複雜的關係裡。

薩列裡也許的確曾設法阻撓莫扎特,就像我們今天熟悉的職場政治一樣,莫扎特甚至在給父親的信中對此有所抱怨。

不過,他們之間無疑還有相互欣賞。

目前能找到的莫扎特的最後一封書信中曾描述了薩列裡在包廂裡與他的丈母孃和兒子一同觀看《魔笛》,並不停喝彩,莫扎特非常興奮地把這些寫信告訴了妻子。

“法扎”中也描繪了薩列裡的矛盾之情,但劇中使用的是並不容易讓人反感的表達方式。兩位作曲家之間發生問題是源自時代及身為同行的“不得已”,且最終達成了和解。

我始終認為,

真正優秀的作品不會對歷史事件或人物進行過於一邊倒的評判,而是會深入反思時代和人性。好的作者能夠幫劇本中處於錯誤心理的人“解套”。

畢竟我們已經跳出了他們所在的時代,今天的我們能夠用這種方式“幫助”彼時的他們。

《搖滾莫扎特》劇照

最後,迴歸莫扎特本人。在真實的歷史中,莫扎特實際上仍然沒能真正擺脫時代。雖然名義上是一位自由作曲家,但他一直試圖尋找穩定職位而不得,因此不得不承受超凡的工作量以支援家庭開銷,飽受困擾。

一直以來,音樂是他的世外桃源,在那個世界中他能感受到真切的快樂。

許多作品描繪了他頗為讓人痛心的離世過程。而“法扎”中,莫扎特在家人及已經和解的“前仇敵”的陪伴中升入天堂,更多是釋然而非痛苦。“法扎”給出了“如若死是必然,不如縱情生活”的解決之道,這似乎也是對歷史上的莫扎特的一種祝福。

“願我們的歡聲笑語嘲諷了死亡,愚弄了時光,我們終將知道各自生命的意義。”“我們堅信,會有一個全新世界。”

誰又會不喜歡遇到一部能將自己從日常的負面情感中解救的作品呢?

感謝莫扎特,他把心中的美好透過作品留給了這個世間,作品是他的永生之地。他通過後世演繹者和聆聽者與這個世界相連,也讓跨越時代的人們繼續創造新的美好。

感謝張力剛老師,他的九維文化引進了“法扎”。在與他的談話中,張老師無私地分享了他與音樂劇的故事,以及關於法扎這部作品的許多真知灼見,幫助這篇文章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