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海的洛陽橋建造於宋朝,千年屹立不倒,其中隱藏了驚人秘密

跨海的洛陽橋建造於宋朝,千年屹立不倒,其中隱藏了驚人秘密

古代的橋是先有梁橋後有浮橋和索橋,拱橋最晚出現。相關歷史資料記載,自獨木橋、堤梁式橋出現,到上世紀末、本世紀初鐵路、公路等近現代橋樑開始設計建造的幾千年中,中國的古橋建造由低階向高階發展,從簡陋到逐步完善到完美,先後經歷了四個階段: 以西周春秋時代為主,包括西周以前為創始時期;以秦漢為主,包括戰國及三國為建立發展時期,四種基本橋型都已出現並初具規模;以隋唐宋為主,包括兩晉、南北朝、五代為全盛時期,在建造各種橋型橋樑的技術上都有突破和創新,把古橋建築推到了高峰;由元朝至清末為繼承發展時期。橋樑的發展依賴於社會生產力的不斷提高,而這些橋樑建造之後又促進了國家經濟的繁榮,兩者是相輔相成的良性迴圈關係,由此可見,橋樑修建對古代人來說是極其重要的,也難怪很多古橋幾千年依然屹立不倒。

跨海的洛陽橋建造於宋朝,千年屹立不倒,其中隱藏了驚人秘密

現代的建造工藝按理來說應該是比古代要先進太多,但是我們經常能聽到這裡剛建成的橋樑倒塌,哪裡的房子質量不過關,究其原因還是為了利益偷工減料了,這點上現代人無論如何也比不上古人,職業操守方面還是要差一截的,其他的不論,就看中國著名的幾座古橋:北京盧溝橋,河北趙縣的趙州橋,潮州廣濟橋,泉州洛陽橋。這些橋都是屹立千年不倒,依然堅固如新,每每看到這些都讓現代人自慚形穢,只能感嘆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現代人對文化精華吸取的好不夠到位。

跨海的洛陽橋建造於宋朝,千年屹立不倒,其中隱藏了驚人秘密

上面說到的這四座古橋都是中國最著名的古橋了,但是這四座橋裡面唯有洛陽橋與其它幾座截然不同,其它三座都是跨河的古橋,而這座泉州洛陽橋卻是一座跨海大橋,它橫跨於泉州洛陽江的入海口。而這裡就出現了一個疑問,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這座古橋在泉州,而古橋的名字卻叫洛陽橋呢?

跨海的洛陽橋建造於宋朝,千年屹立不倒,其中隱藏了驚人秘密

這裡面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簡單,如此屹立千年的古橋自然有其歷史淵源和歷史故事,這座橋之所以叫洛陽橋涉及到了一段悲壯的歷史,熟悉歷史的朋友應該知道,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幾次大規模的北人南遷的事件,其中一次就是五胡亂華時期,那時候的五胡兇殘非常,將中原人當成兩腳羊,見到就屠殺或者分食,所以為了避禍,倖存下來的中原人都大舉南遷,而有很大一部分就來到了今天的泉州。

跨海的洛陽橋建造於宋朝,千年屹立不倒,其中隱藏了驚人秘密

他們到泉州之後才發現,原來泉州的山水地形像極了洛陽,為了一解思鄉之情,他們給這個地方取名洛陽,和北方的那個洛陽一樣,而流經泉州的那條大河取名洛陽江。今天的泉州依然有個小鎮叫洛陽鎮,這是當年他們居住的地方,一直到了宋朝時期,有一位大人物來到了這裡,他就是宋朝四大書法家之一的蔡襄。他到泉州當知州,為了方便人民出行,他想帶領人民在洛陽河上建造一座橋,這就是洛陽橋,就在建橋的過程中,中國橋樑史上最偉大的發明誕生了。

跨海的洛陽橋建造於宋朝,千年屹立不倒,其中隱藏了驚人秘密

建橋的第一步自然是先選橋墩地址,之後在橋址的中心處沉入大石頭,這些石頭在水下面就形成了石堤,然後基礎打牢了就開始建橋墩,而這個過程中,一項偉大的發明誕生了,這就是牡蠣固橋法。牡蠣有兩個殼,一個殼會粘在石頭上或者另一個牡蠣上,另一個殼蓋著自己的身體,牡蠣就這麼一個一個相互粘在一起。再加上牡蠣繁殖能力很強,有孔就鑽,無孔不入,所以只要牡蠣粘成一片,鏟子挖也挖不下來。於是當地人就在橋基和橋墩上養殖牡蠣,用這種純天然的辦法來加固橋墩。

跨海的洛陽橋建造於宋朝,千年屹立不倒,其中隱藏了驚人秘密

一般的建築時間長了就會慢慢散落,尤其是在水裡的東西,但牡蠣固橋法卻是時間越久越牢固,甚至能達到和天然生成一般的程度,這也是為什麼這些古橋都能千年屹立不倒的緣故,這是生物學造橋的先例吧。我們不得不佩服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其實只要用心觀察,很多驚人的技術和發明其實都源自於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