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個鏡頭轉換,70分鐘運動鏡頭,它是影史最“快”電影

前蘇聯導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曾說——“人們看電影是為了時間。為了已經流逝、消耗,或者尚未擁有的時間。”

作為人類引以為傲的“第七藝術”,電影既是影像的藝術,也是時間的藝術。在有限的劇情時效內,影像可將時間平鋪、拼接、延展或壓縮,為觀眾帶來不一樣的觀影體驗。

就有這麼一部電影,它完美將兩者相結合,為觀影者製造了遊戲般的新奇觀感。這部電影,便是將時間迴圈融入高速影像之中的經典之作——《羅拉快跑》(RunLolaRun)。

1500個鏡頭轉換,70分鐘運動鏡頭,它是影史最“快”電影

《羅拉快跑》一片由德國鬼才導演——湯姆·提克威(TomTykwer)執導。這個名字可能聽起來有些陌生,但大名鼎鼎的《香水》、《雲圖》、《超感獵殺》你一定有所耳聞,均是出自他手。

影片上映於1998年,如今已有23個年頭。當前,該片保持著豆瓣8。1分的優秀成績,是一部具備一定觀眾基礎,且經過時間沉澱的好片,值得一看。

1500個鏡頭轉換,70分鐘運動鏡頭,它是影史最“快”電影

《羅拉快跑》全片時長81分鐘,其中71分鐘都是運動鏡頭。影片時長雖短,卻包含了1581個鏡頭轉換,平均算下來每個鏡頭僅有2。7秒,堪稱“影史節奏最快電影”之一。

影片劇情打破了傳統敘事模式,採用三段式格局,將一個發生在20分鐘之內的故事以不同過程、不同結局講了三次,在當時極具開創意義,甚至影響至今。

1500個鏡頭轉換,70分鐘運動鏡頭,它是影史最“快”電影

故事發生在德國柏林的某個夏天,我們的主角——羅拉(Lola),是一個頂著一頭紅髮、外表極具辨識度的熱血少女。紅髮羅拉,也在後來成為了影史經典熒幕形象之一。

1500個鏡頭轉換,70分鐘運動鏡頭,它是影史最“快”電影

羅拉是個愛情至上主義者,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所謂的“戀愛腦”。整個故事的始末,正是源自於她這份對於愛情的執著衝勁。

羅拉的男友名叫曼尼(Manni),是個不折不扣的街頭混混,整日以偷蒙拐騙度日。故事的起因,要從曼尼的一通電話說起。

1500個鏡頭轉換,70分鐘運動鏡頭,它是影史最“快”電影

這一天,曼尼替幫派老大完成了一樁珠寶交易,身攜10萬馬克鉅款的他正在等待羅拉接應。好巧不巧,羅拉的單車偏偏在這個節骨眼上被偷,兩人的碰頭時間因此被延誤。

為了趕時間,曼尼只得坐地鐵,卻不料把錢袋遺落在了車座上,被一位流浪漢撿走。而此時,距離和老大約定的交錢時間,僅剩下20分鐘。

1500個鏡頭轉換,70分鐘運動鏡頭,它是影史最“快”電影

交不上錢,必死無疑。想要活命,就要在20分鐘內找到或湊齊10萬馬克。曼尼此時已是熱鍋上的螞蟻,在電話中對羅拉一通埋怨,並對她說出了搶劫超市的想法。

為了救男友,結束通話電話後羅拉便開啟了暴走模式,與時間展開賽跑。一場酣暢淋漓、長達70分鐘的快跑,正式開始。

1500個鏡頭轉換,70分鐘運動鏡頭,它是影史最“快”電影

羅拉首先想到了在銀行任職的父親,想要在短時間內湊夠這麼多的錢,唯有先找他幫忙借款。

然而當他跑到父親的辦公室,卻看到了一位第三者的出現。父親對羅拉冷嘲熱諷,並告訴她與自己其實並沒有血緣關係。

1500個鏡頭轉換,70分鐘運動鏡頭,它是影史最“快”電影

父親的話語深深刺痛了羅拉,但眼下又不得不盡快去找男友。羅拉再次奔跑起來,可惜見到曼尼時,他已經對超市展開了搶劫。

兩人很快被團團包圍,慌亂之中,一位新手警員的手槍意外走火,羅拉被子彈擊中,應聲倒下。彌留之際,時間倒回,再次回到羅拉接到曼尼電話的那一刻。

1500個鏡頭轉換,70分鐘運動鏡頭,它是影史最“快”電影

接下來的故事裡,導演提克威展開了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把一場枯燥無味的奔跑,變成了一場蝴蝶效應迴圈。

就這樣,起死回生的羅拉開始了她的第二輪快跑。第一次失敗的經歷,讓她有了提前規避失誤與風險的預判能力。這一次,她必須以更快速度達成目標,解救曼尼。

1500個鏡頭轉換,70分鐘運動鏡頭,它是影史最“快”電影

導演巧妙地運用了一種“時空隧道”的酷炫手法,讓羅拉在奔跑過程中所做出的每一個舉動、每一種判斷,都直接與她所接觸的路人產生著關聯。

羅拉的每一次抉擇,都是蝴蝶扇動的翅膀,潛移默化改變著每一個和她產生交集的路人。而這種改變,也在間接影響著她的命運。

1500個鏡頭轉換,70分鐘運動鏡頭,它是影史最“快”電影

這一次,羅拉再次來到父親辦公室,以挾持的方式要來了10萬馬克。本以為這樣就能救下曼尼,然而命運再一次給她開了玩笑。

就在兩人再次相見的那一刻,一個分神的司機駕著車撞死了曼尼,時間再次退回到起點。

1500個鏡頭轉換,70分鐘運動鏡頭,它是影史最“快”電影

羅拉第三次穿越回過去,這一次她變得更加輕車熟路,順利繞過了前兩次遇到的所有障礙,一路風馳電掣。

這一次,她沒有再去尋找父親,而是徑直前往賭場贏下10萬馬克。幸運的是,曼尼這次竟遇上了拿走他錢袋的流浪漢,順利奪回了救命錢,最終及時完成了交易。

曼尼與流浪漢的偶遇或許並非偶然,而是因羅拉兩次不同抉擇所帶來的“蝴蝶效應”所致。三次時光逆轉,最終換來完滿。

這一切究竟是偶然還是必然?抑或是多次隨機偶然所換來的必然結果?總之,最終一切問題都隨之迎刃而解,甚至平靜地像什麼都沒有發生過。

有人說,《羅拉快跑》是一部無需自帶邏輯去觀看的影片。它那看似圓滿的結局,只不過是提克威所施展的“障眼法”,最終不過是萬千軌跡中的其中一條而已。

它講述人生的存在意義,卻又是以荒誕為本原。邏輯看似混亂,實則清晰自洽。或許,這正是《羅拉快跑》的魅力所在,值得反覆觀看,反覆揣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