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文創”中的“大偶像”

“這個手機殼夠潮,挺有意義!”近日,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創意設計學院的多位同學都收到了一個做工精緻的手機殼。手機殼上繪有張太雷、惲代英、瞿秋白3位革命家的畫像。

蘇州小夥鍾慶是該校視覺傳達專業2018級的學生。這些手機殼都是他設計、製作文創產品中的一部分。成品完成後,他特意送給了幾位要好的朋友,激勵他們以“常州三傑”為學習生活中的榜樣,努力拼搏。

其實,3年前的鐘慶還不瞭解“常州三傑”。“來到常州之前,我聽說過瞿秋白,知道他翻譯過《國際歌》。”

進入大學後,學校曾多次組織參觀三傑紀念館等“紅色基地”。也是在這時,鍾慶第一次詳細學習、瞭解“常州三傑”的生平故事。

最讓鍾慶記憶深刻的是張太雷改名的故事。張太雷原名椿年。青年時期,他就慷慨地寫下了“願化作震碎舊世界的驚雷”,遂改名張太雷。

“他的人生只有短短的29歲,卻那麼傳奇與偉大。”回到學校後,鍾慶專門將張太雷在家書中寫的一句話“謀將來永遠幸福”設計成了動漫標語。

他的作品很快得到了專業課教師何小川的認可。36歲的何小川來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任教已有10年時間。他關注“常州三傑”相關“周邊”的設計也有5年時間。每個寒暑假,何小川都要搭乘火車回家。在從學校前往火車站的路上,何小川總要經過同濟橋。他看到橋邊有“張太雷紀念館”的導向路牌,就前往參觀。

他被“常州三傑”的故事所打動,開始研究設計與之相關的文創產品。在學校,何小川還成為紅櫻紅色文化工作室的負責人,專心投入紅色文化產品的設計。今年3月,鍾慶的畢業設計開始選題。對“常州三傑”仰慕已久的師生二人一拍即合,決定以“常州三傑”為主題,製作相關的文創產品。

“小文創”中的“大偶像”

設計過程中,鍾慶並沒有走尋常路。時間緊迫,本應加班加點創作的鐘慶卻三天兩頭請假。這讓小組的其他成員很擔心。原來,鍾慶是去向學校的思政老師“取真經”。

“如果不能全方位地瞭解‘常州三傑’,我們又怎麼能搞好周邊設計呢?”在思政老師的講述中,鍾慶腦海中的靈感瞬間“活了起來”。他白天查閱相關資料、參加“常州三傑”相關的講座,晚上就開始“埋頭苦幹”。

手機殼、冰箱貼、帆布袋、鐳射包、鑰匙扣,甚至還有梳子……鍾慶把能想到了文創產品都進行了相關的設計加工。

一隻“閃亮亮”的鐳射挎包上印刻著瞿秋白堅定而平和的側臉,搭配“闢一條光明的路”的口號,給人以深刻的印象。這是鍾慶最喜歡的作品,他覺得這樣的設計才夠潮、夠酷。

“年輕人們喜歡漫畫風格的作品,所以在我們的設計中也加入了相應的漫畫元素。”何小川介紹說,在冰箱貼的設計中,他們把張太雷領導廣州起義的故事用漫畫、簡筆畫的方式進行製作。

最讓鍾慶“頭疼”的是文創產品的LOGO設計。怎樣將這樣一種紅色情懷變成一個“符號”?鍾慶決定用最直接的設計來表達。他將“常州三傑”的頭像進行排列,並用紅色字型寫上“三傑聯線”的字樣。

“三傑聯線”不僅意味著“常州三傑”以常州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為紐帶聯絡到了一起,更意味著“三傑精神”傳遞給了今天的中國青年。

近日,在該校“設計常州”畢業設計作品展上,7個專業174位畢業生透過實物、模型、展板、影片等形式亮出了80多組畢業大作業。鍾慶的紅色“潮品”格外吸睛。

在畢業設計大獲成功的同時,“常州三傑”的精神與故事也深深改變了紅纓紅色文化工作室的師生。

2019級的錢誠是從陸軍航空部隊退伍的復學生,一入學就加入了紅纓文化工作室,並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而他的同學張月峰透過2020年春季徵兵並於當年入伍。

談到為什麼入伍,張月峰說:“這兩年我在做紅色設計的過程中看了不少資料,有時候會有一種與他們聯線的感覺。在那個年代,不少革命先輩其實跟我們現在一樣,都還是學生,我非常感慨於他們那種忘我奉獻的精神和拼搏幹勁兒。”

“小文創”中的“大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