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電影,你絕對從來沒看過

這樣的電影,你絕對從來沒看過

文王中中

要選一部最出人意料的黑馬電影,那麼肯定是它。

豆瓣評分8。2,2021年評分最高的華語電影(目前為止),它就是《白蛇傳·情》。

這樣的電影,你絕對從來沒看過

彈幕都這麼“熱鬧”,也能看出這部電影的紅紅火火。

其實在正式上映前,我已經留意了它很久,畢竟不是每部電影都能擁有那麼多“自來水”粉絲。單是它的預告片,在B站上就有200多萬播放量,宣傳微博的轉發也超過2萬條。

五月最後一個週末,天氣雨,我在“水漫廣州”看了這部有關水漫金山的電影。

至於觀後感嘛,別的不說,

這絕對是一部前所未見的院線電影,一部非常不“電影”的電影。

“首部4K全景聲粵劇電影”——《白蛇傳·情》的宣傳語已經定下基調:一部典型的戲曲電影,但不是一部“傳統”的戲曲電影。

這樣的電影,你絕對從來沒看過

這些鏡頭一看就能感受到“不簡單”,有點東西。

電影裡大量的特效畫面鏡頭,和戲曲電影最重要的唱戲音樂,相對於以往的戲曲電影來說是前所未有的創新呈現方式,亦是這部電影最大的特色。

這當然是一種創新,但也有人覺得這是一種不上不下的尷尬。為什麼這麼說?

用導演張險峰的話來說,過去戲曲電影的發展實在有些“曲高和寡”。它只考慮瞭如何把藝術家的表演完整地、原汁原味地保留下來,可以作為資料儲存,對未來的曲藝傳人起一個學習和研討的作用。

但這種

學術性特別高的“優點”,卻會導致電影的整個過程都不考慮觀眾的感受,忽視觀眾的存在。

傳統戲曲中,所有動作都被程式化呈現,這是戲曲的精粹所在。在《白蛇傳·情》中,這些值得被“細品”的身段表演都被大刀闊斧地砍掉。

這樣的電影,你絕對從來沒看過

比如在白素貞救夫片段,透過“水袖”和“踢槍”的程式化表演,展現白素貞與僧眾的對抗,這是原版粵劇《白蛇傳·情》裡頭最精彩的片段之一。在電影中,水袖得到了部分保留,踢槍則被全部刪去。

就是這種刪改,有些專家認為“步子邁得太大”,水漫金山連水袖都扔掉,戲曲的魅力談何而來?

“一切從長遠看,年輕人已經不關注戲曲了,它已經被邊緣化和小眾化。如果我們把戲曲都拍完整了,戲都做足了,你這範兒都抖對了,身段都有了,唱腔全齊了,那年輕觀眾全跑了!做這事有啥意義呢?”

這樣的電影,你絕對從來沒看過

在電影上映前,今年的春晚舞臺上也有原版粵劇《白蛇傳·情》的身影。為了配合春晚表演時長,主演曾小敏也大幅刪減了表演內容。

已經快要沒人看了,為什麼還總要掉到那些細節裡?導演張險峰的說法話糙理不糙,比起傳承經典,《白蛇傳·情》的定位放在

“年輕人第一部看的粵劇電影”

上其實更準確。

試新,當然也意味著試錯。

如果要從技術層面來解構這部電影,它確實卡在了戲曲不像戲曲、電影不似電影的微妙位置,所以有很多人對它的評價都是“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李安用這句話形容自己第一次看完《處女泉》的感受,伯格曼的作品當然是“難看”的。對於在戲曲式微時代長大的年輕人來說,《白蛇傳·情》亦是一部有門檻的作品。

新生代京劇演員王珮瑜就說過,“你可以繼續喜歡你原來的喜歡的那些東西,綜藝、電視劇、電影都好,但是你可以學習一個能力,

這個能力叫做克服欣賞的困難”。

所以我並不認同“我看不懂”這種說法,也不願大家被這種想法限制住自己。拋去戲曲框架,《白蛇傳·情》的情感核心非常純粹——

“人若無情不如妖,妖若有情妖亦人”。

法海懂了愛,撞見在人間擅自使用仙術的小青,對想要“捉妖”的弟子只說一句“她非人類,自有去處”;看護許仙受戒的僧侶亦會為情動容,放走許仙去尋身受重傷的白素貞,而法海也不加責備;爭奪靈芝時本應是你死我亡的打鬥,白素貞反倒救了掉下懸崖的鹿仙,而鹿仙也為了報恩把靈芝予她救夫。

更不用說小青——

“我呸!人家你情我願。礙了誰人的眼?關了哪佛的事?逆了哪邊的天?”

,看完電影的人都會記得這段話。

有一個粵語俚語叫“沕水舂牆”,沕水同潛水、舂牆是撞牆,字面意思是“潛入水底直到撞上了牆”,比喻可以甘心為某人或某事付出很多,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我覺得這個詞拿來形容《白蛇傳·情》最合適不過。無論戲內戲外,此志不渝此情不滅,這種看似笨拙的堅韌永遠動人。

電影放映完我和朋友打車去吃飯,等車的時候雨停了,朋友看了一眼天空,想了想和我說:“現在距離白素貞從雷峰塔裡出來,還有五百年欸。”

我想,關於這部電影的最高評價,有這句話已經足夠。我們“看懂了它,並大受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