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通史:印度-希臘王國的形成

印度通史:印度-希臘王國的形成

關鍵詞

:亞歷山大東征、塞種人入侵

前因

:亞歷山大東征

公元前327年,亞歷山大征服印度西北部,希臘文明開始傳入印度。

印度通史:印度-希臘王國的形成

▲亞歷山大東征

後果

:塞種人入侵

公元10年,在塞種人持續不斷的入侵下,最後一個印度-希臘王國最終滅亡。

印度通史:印度-希臘王國的形成

▲諸希臘化王國都位於青藏高原的邊緣地區

過程始末

一、印度-希臘王國

公元前180-公元10年,在印度西北部和北部有許多小國家,兼具印度文明和希臘文明的特色,被稱為“印度-希臘王國“。

巴克特里亞王國成為這種文明交匯的開端,國王德米特里一世功不可沒。

但是當初德米特里一世只想搞一個希臘國家,對印度土著不屑一顧,國家希臘化的程度之深,以至於歷史學家在說起這個王國時,都得特別強調成希臘-巴克特里亞王國。

因為那個時候,希臘文化在西北印度十分強勢。

印度通史:印度-希臘王國的形成

▲當時鑄幣中的德米特里一世

二、巴克特里亞王國趁著內亂獨立出來

公元前327年,亞歷山大推翻波斯帝國,一路向東征服,佔領了西北印度的許多地區。

之後他撤軍回國,但留下一部分軍隊鞏固已征服的土地,部將塞琉古建立起塞琉古王國,統治著西北印度與中亞地區。

趁著權力空虛印度人旃陀羅笈多建立起孔雀王朝,向西北印度擴張。

旃陀羅笈多與塞琉古訂立和約,瓜分了曾被亞歷山大征服的西北印度,希臘文化和印度文化相互交融匯合,但是希臘文化始終是統治者的憧憬。

德米特里一世自己就是希臘後裔,一心想要恢復祖先的榮光。

他的巴克特里亞王國原本是塞琉古王國的一部分,趁著內亂獨立出來。

大約在公元前200年,德米特里一世繼任巴克特里亞王國的國王。自幼接受的是希臘式的教育,常常以希臘人的領袖自居。

此時,西邊的塞琉古王國正處於內亂與動盪之中。而東部的孔雀王朝,自從強大的君主阿育王去世後,王國內部就陷入四分五裂,國力漸漸衰落。

這就為德米特里一世對外征服打開了方便之門。

德米特里一世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且生又逢時,他立志要發展壯大自己的國家。對於“自己的國家”,德米特里一世的定義可不單單是巴克特里亞王國那麼簡單。

德米特里一世自幼接受的是希臘式的教育,常常以希臘人的領袖自居。他的目標,就是統一曾經被亞歷山大征服的土地,將自己希臘同胞從印度孔雀王朝的壓迫下解救出來。

在這種想法的指引下,德米特里一世向印度發起了一系列的征服戰爭。

印度通史:印度-希臘王國的形成

▲三國的大致位置

三、德米特里一世建立巴克特里亞王國

印度北部原本就已經分裂成一個一個的小城市、小部落,實力原本就很弱小,彼此之間還內鬥不休,根本不是巴克特里亞大軍的對手。

於是,德米特里一世順利地將印度西北部的犍陀羅、旁遮普等地區納入自己的統治下,還順便征服了中亞地區的喀布林。

經過長期征戰,德米特里一世建立起一個疆域廣闊、實力強大的巴克特里亞王國。

王國的範圍不僅囊括了曾經被亞歷山大征服的西北印度,甚至還包括了塞琉古王國東部的一部分。由於統治階層大都是希臘人和馬其頓人,整個國家的希臘文化氛圍特別濃厚。

因此,由德米特里一世締造的這個國家又被稱為希臘-巴克特里亞王國。

但好景不長,希臘-巴克特里亞王國的統一併沒有維持很久。

德米特里一世去世後,國內就爆發了一次重大的叛亂。

當時,歐克拉蒂德斯管理著以興都庫什山為界王國北部地區。結果,歐克拉蒂德斯憑藉自己強大的實力,宣佈自立為王,不再服從國王德米特里二世的統治。

德米特里二世大怒,親自率領軍隊前去討伐歐克拉蒂德斯,可惜戰敗而歸。自此,巴克特里亞王國分裂為南北兩半。

希臘-巴克特里亞王國分裂後,兩國之間之間攻伐不休,結果兩敗俱傷。

印度通史:印度-希臘王國的形成

▲德米特里一世的錢幣

四、印度-希臘王國最終滅亡

巴克特里亞王國也走向衰落,漸漸分裂成了許多各自獨立的小國家。這些小國家因為深受希臘與印度文化的雙重影響,形成了一種特殊的藝術風格。犍陀羅王國的藝術最能代表這種風格。

犍陀羅佛像並不像印度傳統的佛像那樣,反倒在外貌長相、衣著打扮都與希臘雕像具有異曲同工之妙。

有的佛像甚至梳著希臘人的髮飾,有著波浪捲髮,身披希臘大褂,活脫脫是一符希臘人的打扮。只是神情之中透露著莊嚴肅穆,頭部帶有光輪,可以看出印度傳統佛教的影子。

後來,印度-希臘王國在塞種人持續不斷的騷擾和入侵下最終滅亡。但它們的文化在中亞地區、印度次大陸及周圍地區產生了重要影響,甚至還沿著絲綢之路一直傳到了中國。

印度通史:印度-希臘王國的形成

▲印度雕像(左)犍陀羅佛像(中)希臘雕像(右)

結論

印度-希臘王國深受希臘文化、波斯文化和印度文化的影響,形成一種獨具特色的混合文化,對周邊地區文明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為後世留下了許多精美絕倫的藝術作品。

【參考資料】

:《世界歷史大辭海》《世界上下五千年》《全球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