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為什麼會流行“高麗風”?當然不是“哈韓”

關於高麗服飾,寫點雜談。其實我也不願意總是說這事,但奈不住有的網友在油管和人吵架,人家複製貼上了一些東西過來,就不知道怎麼回答了。

看了一下剛才網友向我求助的私信,對方只是從《續資治通鑑》、《南村輟耕錄》等等複製貼上了一些原文,連一句自己的觀點和解釋都沒有。我都想替這位網友問問對方:你粘過來算什麼本事,看得懂嗎?知道是怎麼回事嗎?還有這些人家粘點東西過來都不知道怎麼回答的,我勸你還是別去油管找人吵架了。好好回來學學文化歷史才是正經,讀書少真的會被人抽。

元朝為什麼會流行“高麗風”?當然不是“哈韓”

1,“自至正以來,宮中給事使令,大半高麗女,以故四方衣服、靴帽、器物,皆仿高麗,舉世若狂。”這是出自《續資治通鑑》,清代乾隆年間湖廣總督畢沅掛名的,不是司馬光那個《資治通鑑》。

首先得承認,元朝末年確實有過一陣“高麗風”。這股風是從蒙元宮廷刮起來的,不是文化的交流,是有欲謀的人為推動,推動者是元朝末帝元順帝的皇后完者忽都,她是個高麗人。為什麼唐代、明代沒高麗風,元代就颳起高麗風?那是因為蒙元起朔漠、並西域、平西夏、滅女真、臣高麗、定南詔,遂下江南,而天下為一的強大。“臣高麗”,“臣”是名詞作動詞,以高麗為臣屬,這個關係很明白了吧?這是《元史》裡寫的。

元朝為什麼會流行“高麗風”?當然不是“哈韓”

因為元朝足夠強大,高麗足夠巴結,所以才有修好的可能。元世祖忽必烈的時候特遣忽都魯揭裡迷失公主下嫁給高麗的忠烈王。公主是高麗史上的莊穆仁明王后。忽都魯揭裡迷失公主脾氣不好,經常把忠烈王打得痛哭流涕。

同時元代有高麗貢女制度,大量高麗女子流入中土。高麗女子性格婉媚,不像忽都魯揭裡迷失公主那麼爆脾氣,又善於彈個琵琶什麼的,所以很多人喜歡納高麗女子為妾。高麗女子又很會侍奉人,所以很多人家裡也有高麗婢女,一時之間以高麗女為妾為婢成了風氣。

元朝為什麼會流行“高麗風”?當然不是“哈韓”

在這些為妾的高麗女子裡有個特別突出的,居然能從卑微的宮女最終成為皇后,就是元朝最後一個皇帝元順帝的皇后完者忽都,高麗人奇氏。當時很反對元順帝立奇氏為後,認為是野鴿來巢,不祥之兆。但是奇氏特別會裝,表面上表現得特別溫良恭儉讓,實際私下與高麗同鄉樸不花一起斂財謀利,靠著皇后的地位,高麗人在元朝權勢極大。奇皇后欲圖讓自己兒子從父親元順帝手裡內禪得位,所以大量培植黨羽,大指往大臣貴人之家送高麗女子,大力推動高麗文化包括服飾,“高麗風”是這麼刮起來的。

2,元代詩人張昱的宮詞裡說“宮衣新尚高麗樣,方領過腰半臂裁。”以此作為高麗服飾佔領元朝讓人追慕的證據是可笑的。

前面已經說了元末高麗風的原因,是因為奇皇后的野心和有意推動。而且誰說“方領”、“半臂”就是高麗的?“方領圓冠”是南北朝時期的典型儒生服飾。南梁何遜就寫過“方領圓冠,金口木舌。談章句之遠旨,構紛綸之雅說。”短袖衣服更是中國傳統服飾。魏晉有“半袖”,唐五代有“半臂”,都是指短袖上衣。唐代宮女穿半臂,後來宮廷民間、男男女女,都喜歡穿半臂。

元朝為什麼會流行“高麗風”?當然不是“哈韓”

3,明代“馬尾裙”。《菽園雜記》說,“馬尾裙始於朝鮮國,流入京師。”這是明代成化之後的風俗。馬尾裙是種襯裙,穿在外袍裡面的。馬尾裙是從朝鮮傳來不假,但問題傳過來的是用馬尾或毛、麻等粗纖維材質製成下裳的方式,而不是款式。

用粗纖維做的內襯裙好處就是能使外袍張開,像傘一樣。說實話,中國以前還有馬尾帽。唐代就曾效仿南蕃用馬尾毛這些的粗纖維編成紗帽樣式。用馬尾毛做衣服、帽子,這些因為地方窮僻,用不起好的材料,誰不想穿羅著錦?傳入中土也就是用個稀罕,流行一時。

元朝為什麼會流行“高麗風”?當然不是“哈韓”

4,元末明初陶宗儀《南村輟耕錄》裡說的“紫藤帽子高麗靴”這還是元順帝時的高麗風,原因上邊說過了。而且紫藤帽子和馬尾裙是一個道理,不是指款式,是指材質。

元朝為什麼會流行“高麗風”?當然不是“哈韓”

所謂“高麗靴”本質上還是“靴”。“靴”說是來源於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所學的胡服,指草原民族服飾。三千多年前的河西四壩文化就有過穿靴子的陶俑,四千多年前的甘肅齊家文化還有靴形罐。靴子肯定不是從半島傳過來的,所謂“高麗靴”無非是指靴尖翹一點而已。

圖1,玉門火燒溝四壩文化的人形罐。

元朝為什麼會流行“高麗風”?當然不是“哈韓”

圖2,齊家文化的靴形足罐。

元朝為什麼會流行“高麗風”?當然不是“哈韓”

作者:沅汰,文化學者,歷史作家,《沅汰博物館指南》主編

主要作品:《龍鳳傳奇》、《南北亂世之三國霸業》、《高澄傳》、《情探泰陵》、《胤禛二十七年》,中國古代《古國迷蹤》系列,《博物館青銅器名稱漢字解讀》系列、《漢字》字形釋義、《青銅銘文裡的西周史》、《晉國霸業》、《夢迴春秋》、《春秋人物故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