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免”、上星和切條:老樹如何發新芽?

“轉免”、上星和切條:老樹如何發新芽?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航通社,作者 | 書航

愛奇藝的鴻篇鉅製《對手》終於開始在社交網路上引發討論了。“這都能過審”的劇情和主演們線上的演技,讓不少使用者為此新開通或者續費了會員。

對於非會員,《對手》的播出也是個新聞。愛奇藝趁著熱度,測試了超前點播之後一種新的差別定價模式:非會員在開播伊始可看滯後的“轉免”劇集;開播第 7 天起,每天將 1 集電視劇轉回會員專享。非會員比會員晚 20 天完播,非會員看完大結局後的第二天所有劇集上鎖。

“轉免”、上星和切條:老樹如何發新芽?

這種新模式是在超前點播被官方點名禁用之後,推出的一種新的促進會員轉化的方案。付費解鎖的大結局要早 20 天,在劇透效果方面已經和超前點播相當。由於跟以往的“限免”相比免費期限更短,這也多少是一種商業模式“創新”。

需要指出的是,超前點播被點名主要是因為二次付費侵害了會員作為消費者的權益,但沒人說不花錢的非會員擁有什麼不可剝奪的權益。所以超前點播取消之初,人們對影片網站前途命運的擔心略顯過度。它們儘可能擠壓非會員,再對會員這個單次付費漲價,也就可以了。

擠壓非會員的最明顯標誌,就是減少他們不花錢可以看的內容數量。

“轉免”:歷史片源,發揮餘熱

一個劇集、綜藝或紀錄片剛剛上映或上線,並在短時間被人們大量消費和提及,此時是它產出價值最高的時刻,也是購買這些內容的成本要收回來的最大指望。等播完之後,宣傳活動也偃旗息鼓,它就成了歷史片源。

傳統意義上,老片一般被認為是沉澱下來、沒有價值的資源。就像你現在可能很少再去點播一部 90 年代甚至更早的普通電視劇,其中敘述已經和現實嚴重脫節,需要給新觀眾講解當年屬於常識的歷史背景。哪怕是老的歷史劇,也因為清晰度低,服化道陳舊,臺詞浮誇,甚至史觀差異而問題重重。

但是,《西遊記》《還珠格格》《雍正王朝》以及《武林外傳》《家有兒女》《亮劍》這些就不一樣了。這些內容先是被電視臺反覆重播,後來又被影片網站重複購買,高清修復,不斷髮揮餘熱。這些內容雖然各家都有,但家家都是會員專享,哪怕《亮劍》不在自己手裡,《新亮劍》也要 VIP。

影片網站歷年來花錢自制和採購的優質內容,實際上都鎖在付費牆後面。如果一部劇集、綜藝、紀錄片成為一時熱門,又加上獨播,或者幾家都同時收費,它就可以長期收費並體現高轉化。反過來,如果某個內容採購的成本不高,又是非獨家片源,又比較冷門,它往往會免費充數。

如果內容採購成本高,合同裡寫好了收費期限,那即使高投入大製作打了水漂,最後回看點播的人很少,也得含著淚繼續鎖 VIP。影片網站一直致力於提升付過錢的歷史片源的復購價值,以免它們成為沉重的一次性投入,但總體上效果不佳。能突圍的常青樹只是少數。

以往,各家能燒的錢相對充裕一點,把主要重心放在買或做新內容上,在判定哪些老片需要鎖付費時比較保守,非會員忍耐幾分鐘廣告之後就可以看的老片比現在多。近段時間,實際上出現了更多以往免費的內容被鎖起來的現象。《對手》“轉免”模式縮短了限時免費的時長,也屬於此類。

驅趕非會員做到極致,就是像 Netflix 和其它美國流媒體服務一樣,進門要門票,所有內容都在付費牆裡。但這在國內尚未成為主流做法。一般來說,鎖會員的劇集前 1-2 集會免費試看,後面每集開放前 6 分鐘,留下一個口子。

實際上這對於網劇產生了意料之外的兩個變化:一是前面幾集一定要可以自成一個小單元,要講一個即使不看後文也可以大致理解的故事,而且可能是全劇質量最高的包袱排在前面。跟歐美的“首集試播劇”類似,這有可能造成後續的大爛尾。

二是在全劇以及試看集中的戲劇衝突片段,也要做成方便切兩三分鐘短影片的形式,也是不看前因後果,不知道主角叫啥都可以一看就懂,血壓上升的那種。社長家早前追的《我是真的愛你》就完美符合這兩點。

這樣做,是為了給在門口停留的非會員一個機會,嘗試看到裡面有什麼好東西。影片網站們還透過大量在線上線下鋪廣告、找大 V、做熱搜等等,同樣要吸引非會員至少先看到,然後才有機會激起付費意願。

YouTube 的外購及自制內容嘗試 YouTube Originals 以失敗告終。那些原本收費的劇集,都以免費加貼片廣告方式提供。這一失敗除了在 YouTube 觀影的習慣未養成,還在於完全鎖閉內容產生的效益,還不如網紅播主贏取的廣告收入分成更大。

這要歸咎於平臺單純購買,而不花力氣推廣內容。而過度依賴社交媒體借力宣傳,又無法避免它們“白嫖”,也無法控制自發產生的負面評價。不使勁宣發的結果,就是 YouTube Originals 的劇集直到生命週期結束,也不具備繼續單獨收費的價值,只能轉成免費提供。

只有下力氣宣發,才能極限放大一個內容的聲量,讓它成為爆款之後,即使走入歷史也能繼續吸引使用者付費。宣發內容實際上是正面推廣與暗中控評相結合的,以下我們從主動推廣和社交網路“白嫖”兩個角度分別展開。

上星:主動宣發,借力打力

除了愛奇藝,B 站最近也被廣泛質疑光環褪色,盈利前景堪憂。在大會員專屬的版權內容方面,B 站以往專攻番劇,現在則鎖了很多紀錄片和個別電視劇,也是追隨著“破圈”之後的使用者喜好走。

拋開政策因素不論,當年搶 ACG 版權的時候,B 站就不如鵝(騰訊影片)和桃(愛奇藝)那麼燒的起錢,例如 2018 年 10 月的新番裡,B 站丟了《妖精的尾巴》和《哥布林》等,只買了非獨家的《魔法禁書目錄 3》,勉強算是對得起自己的名字。

但更嚴重的問題是 B 站跟 YouTube 一樣,宣發劇集的投入不夠,效果不佳。

同樣是美食紀錄片,來對比一下 B 站和鵝家的招牌菜《人生一串》和《風味人間》。如果用百度指數來評價機構媒體和自媒體報道聲量,用微博指數來評價社交網路提及聲量,可以發現:

(社長這樣選擇指數的依據是:如今的開放網際網路可檢索內容快速縮水,百度又優先收錄百家號,而百家號聚集了絕大多數機構媒體和自媒體。在所有提供指數查詢功能的社交網路平臺裡,微博相對比較有典型性。)

“轉免”、上星和切條:老樹如何發新芽?

“轉免”、上星和切條:老樹如何發新芽?

《串》在幾乎所有時候的主動宣發都遠遠少於《風》。在各自第三季首播的今年 11 月初和 12 月中旬都出現微博討論峰值,但按峰值算《串3》也只有《風3》的 2/3 。在《串3》快播完的時候, #風味人間3定檔# 又佔了一個熱搜位。至於如何帶動下面梯隊的片子比如《我粉你》vs《沸騰吧火鍋》,這是另一個問題,但關注美食紀錄片的觀眾可能已經有結論。

如果聲量不夠,目標觀眾甚至聽都沒聽說過,那單純被一部劇、一個節目吸引過來並轉化的人就會更少。所以,B 站大會員的最大問題可能不在於“免廣告不屬於特權”,而是缺乏像《對手》一樣“我是因為這個才開了會員”的版權內容。

印象裡,不算跨年晚會的話,《花樣實習生》已經是 B 站自制節目宣發力度的天花板了,而這裡面不知多大程度沾了番茄臺(東方衛視)的光。這實際上就涉及到一個借力打力的宣發手段——上星。

眾所周知,電視媒體這幾年已經半截身子入土了,業界普遍的觀點是,電視現在作為渠道本身的價值非常低,省臺衛視尚且還好,下面各級“融媒體中心”簡直不知道怎麼才能把日子過下去,平常收視率無限趨近於 0。

但是,電視臺仍可以轉變為網上內容二次開發之前的原始材料提供方,它們負責拍攝和剪輯內容,再由運營微博、公眾號、抖音等平臺的人員剪裁成適合傳播的體積釋出出去。

對於省臺,特別是幾家頭部衛視而言,它們的節目製作能力更強,也有更多資源可以運維自有新媒體賬號,作為渠道以及內容提供方的能力仍然不可小覷。

優愛騰做的網綜大機率和電影片道無緣,但網劇上星播出卻稀鬆平常。這種奇妙的合作關係,一開始是無法讓人理解的:不是沒人看電視嗎?網劇上星難道是給中老年觀眾看的?

但仔細一想,在電影片道播出實際上意味著在該臺配套的新媒體平臺、新聞客戶端等地同步直播;在能裝電視 App、能投屏或有線電視、IPTV 的客廳電視機上同步播出;在該臺的官微等地同步宣發,或由該臺出面購買宣傳資源。

衛影片道永遠是免費的,這意味著總會有觀眾產生“原本要在鵝 / 桃掏錢但現在可以‘白嫖’”的心理,透過電視臺渠道收看首播,並認知該劇,為重播付費打下基礎。

愛奇藝的《流金歲月》和《理想之城》相繼選擇 CCTV8 電視劇頻道同步首播,有不少觀眾透過“央影片”App 收看。早前它還顯得相當慷慨,全部央影片道提供 7 天隨時回看,而且基本沒有廣告,但與此同時愛奇藝那邊的會員和廣告政策如常。所以追看首播的觀眾會覺得自己佔了大便宜。

東京奧運會前夕,CCTV 3、5、6、8 等頻道就突然變成了央影片 VIP 專享內容。8 套的黃金時間電視劇換了個地方直播,而且是有選擇性的了。當然沒有很多人會買央影片的會員。這樣一來,觀眾都意識到等播完了還是得老實回到愛奇藝去看。不過,宣傳和帶來第一印象的作用已經達成。

另外,上星也同時具有搞好與廣電關係,增加與監管良性互動的作用。現在,網上網下基本採用統一標準審查,所以網劇依靠上星獲得合規確認的意義減弱,也意味著網劇在電視臺播出會變得更頻繁。

實際上,電視臺只有跟影片網站是互相依靠,互相利用關係的時候,合作才會最順暢。一般來說,電視臺要收視率,影片網站要錢,包括首播的新衝會員收入、貼片廣告收入和長尾點播收入。不過臺方做出超額讓利也不是沒有可能,比如《三十而已》就在先網後臺的基礎上,搞了上星劇超前點播。

從收視率角度看似乎是揮淚大酬賓,但是劇組可以申請上海市裡的創作基金,拍好了大家一起好;東方衛視實際收視率其實也非常不錯,因為收視率的統計是電視臺和電視臺比。所以才會有這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安排,但結果又讓所有人都滿意。

切條:疏堵結合,保值增值

什麼樣的片子會在成為歷史片源之後,依然保持大量重複購買?除了上面說的成為風行一時的話題劇,還跟片源的整體型別、風格有關,跟觀眾的屬性也有關係。

綜藝、影視劇、紀錄片,以及演唱會、講座等等的點播復購率,主要取決於影片的本身質量,以及偶發的在社交網路上重新提及(這其實很重要)。體育賽事的復購最少,其觀眾最喜歡看直播,一旦得到最終比分馬上失去對全場比賽的興趣,看也是看精華。而重複點播價值最高的應該是親子類,因為動畫片需要無數次的單曲迴圈。這也就使得體育會員、兒童會員和其它影片的會員是分開售賣的。

至於觀眾分類角度,常用大屏以及帶屏智慧音箱的使用者一般有更高的重複購買意願。大屏會員或超級會員一般適用於不擅長用手機找片,或者懶得掏手機的人。如果把同一部片在手機、平板觀影和大屏觀影分開收費,並規定不得投屏,那想必也是很好的一個模式。百度的小度在家智慧音箱,雖然用的只是手機、平板通用的會員資格,卻成功激活了不少本來不知道怎麼充會員,但是有這個錢的父母輩,成為愛奇藝的 VIP 使用者。

簡單地說,兒童類內容,以及大屏、音箱使用者是盤活歷史片源的主力軍。但這些內容和使用者群終究是有限的,買片源花錢花得最多的地方也不是這些地方,而是大量的,要求年年出新的劇集、綜藝、紀錄片等。這就要求更多的內容成為當時的熱門話題,在首播時就給更多人留下印象;也要求當這些內容走入長尾之後,仍能時不時重新上熱搜,啟用人們的過往記憶。

這意味著,高投入大製作的內容,一定要在官方宣發之外,再來點“自來水”,這才算得上是推廣工作的成功。但“自來”意味著不可控,如果碰巧是遇上“三分鐘講電影”“一篇文看完整部劇”的這類自發推廣,那就很可能要起反作用了。

2020 年 7 月,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判決“圖解電影”App 擷取《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兩部優酷劇集的 382 幅畫面並製作劇情解讀,侵犯了優酷享有的資訊網路傳播權,應賠償經濟損失 3 萬元。這是影視作品“圖解”侵權的首例宣判,明確了“合理使用”的邊界。

切條並概述劇情是一種對長影片的二次創作。就像對影視作品的同人創作,改編,跨界畫漫畫、寫小說等等的堵與疏一樣,這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話題。

一些二次創作者可以用優質的作品,吸引那些對原作本不感興趣的人,回去關注原片,起到了廣告宣傳的作用。這些後續創作中具有“真愛”的一部分作品,對於原片世界觀及邏輯的解讀,以及實際輸出的成品,可能高於版權方本身能做到的水平。如果他們能以某種形式被“招安”,可能會具有更大的價值。

但是另一方面,切條劇透發生在長影片首播期間,乃至如果拿到的早,趕在播出之前透個底朝天也是有過的,比如綜藝節目錄制現場的“路透”。既然首播是長影片能發揮最大價值的時刻,劇透對影片內容產生效益的打擊就可以是毀滅性的。以及,類似《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的惡搞作品,是希望傳達一種“這片不好看,不要浪費時間了”的資訊,也是跟片方對著幹。

影片網站官方往往在內容宣發期間“pick”(摘錄)一些粉絲的賀圖、觀影評價等二次創作作品,默許或者鼓勵限於免費試看集數的劇透、切條,將懸念留給觀眾,因為目的都是吸引大家掏錢看。

而對於剪輯全片梗概的短影片,首先應該等待影片完成其首映週期,逐漸沉寂下去,比如半年或大半年以後再上。只要角度找的刁鑽,能讓人看完大概以後依然有興趣回顧全片,也理應受到片方的歡迎。

總之,切條行為也許不會完全被圍剿,而是留有一些對片方有利的例外,促進歷史片源的保值增值。

與遭受質疑的“中演協制訂主播黑名單”不同,《網路短影片內容稽核標準細則》具有更高級別的強制力。不過,法律專家在上述《細則》頒佈後指出,長短影片稽核向來是一大難題,不可能做到事無鉅細,總會出現疏漏。如果只要看到有違規切條行為,就重判重罰短影片平臺,或者要求“限期整改”云云,不符合客觀規律,也難以收到實效,實際操作只能是“抓大放小”。

結論

截至目前,《對手》是一部佳作(尚不知會不會爛尾),也承襲了《隱秘的角落》為代表的迷霧劇場招牌。它的首播即使是“一錘子買賣”,可能也會有不錯的收成。

但是不幸的一點在於,你現在看到的劇從立項到殺青經歷了漫長的過程,所以它反映的只是在當時愛奇藝的財務和運營狀況。現在,它在大量裁員,資料也不好看,唱衰聲此起彼伏。從實力沉浮到片單變化具有滯後性,現在的危機在兩三年以後才會逐步體現到新作品上。

影片網站過往的版權採購模式,除了相互競價,捧出天價藝人,不斷推高運營成本之外,也讓辛苦花大錢弄來的內容基本只能一次性消費,成為“耗材”,首播過後就壓箱底,極少復購。在其它成本陡升,付費使用者增長見頂,且每次試圖漲價都會引發民怨反彈的情況下,上述採購模式是難以持續的。

所以,影片網站透過超前點播和“轉免”等手段對剩餘的免費使用者無責任“極限施壓”;透過與電視臺合作,一定程度節省宣發成本;透過分類對待二次創作,不僅維持首播時的社交聲量,也有機會在日後的長尾階段,不定期重複向大眾提起曾經的經典。這三條道路就是重新發現歷史片源價值,幫助平臺止損轉型的主要途徑。

參考資料

https://weibo。com/1642592432/L7xTeikPS

https://www。tdgresearch。com/why-youtube-failed-in-the-originals-space/

https://mp。weixin。qq。com/s/1eTEkoDDgngK8YnfEyO6Ow

https://m。thepaper。cn/rss_newsDetail_15871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