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低溫燙傷更可怕!這些“取暖神器”一定要注意!

很多人可能疑惑,低溫也會燙傷?低溫燙傷可比普通燒燙傷“機靈”多了!普通燒燙傷,通常是在高溫氣體、火焰、開水等接觸下造成的創傷。這種創傷通常顯而易見,也容易讓人察覺和躲避。而低溫燙傷,有點類似“溫水煮青蛙”,是在不知不覺中發生的,令人難以察覺。

什麼是低溫燙傷

低溫燙傷是指50℃左右的溫度在人體區域性作用時間過長,使熱力慢慢滲透進皮下軟組織而引起的燙傷。

發生初期,觸及的只是人體的表皮,如果及時撤離熱原,損傷完全可控。但如果對溫度產生適應性,就很難及時察覺,從而導致熱量滲透進入更深層的組織,造成燙傷加重。

看看下面這張圖,50℃的溫度持續接觸5秒人就會感受到不舒服,隨著時間延長,對面板的傷害程度加大。

【必看】低溫燙傷更可怕!這些“取暖神器”一定要注意!

實際上,

溫度只要達到44℃持續6小時,就可以造成面板的損傷。

44℃是什麼概念?距離我們多遠?

市面上常見的幾款取暖裝置,能達到的溫度各不相同,但整體上,實際使用的平均溫度都在40-50℃之間,處於低溫燙傷的“高發範圍”!

嬰幼兒、老年人、癱瘓病人或醉酒者,往往因感覺反應較遲鈍,成為低溫燙傷的“高危人群”。

【必看】低溫燙傷更可怕!這些“取暖神器”一定要注意!

千萬不要以為“覺得燙了躲開就好”,等感覺出來的時候,可能已經形成燙傷了!儘管這類燙傷的創面面積看上去較小,

早期大多隻是紅腫、水泡、發白,但實際可能損傷深至皮下組織、肌肉等

。嚴重程度主要取決於接觸熱源的時間,時間越長,面板受損程度越重。

這種特殊的燙傷還很容易被忽視。家長們一定要謹慎再謹慎,防患於未然。想到那些血肉模糊的圖片,發生在孩子稚嫩的面板上,真是觸目驚心。

【必看】低溫燙傷更可怕!這些“取暖神器”一定要注意!

注意:冬天取暖如果一定要用熱水袋,請在熱水袋外面裹上毛巾,避免與面板直接接觸。老人和小孩睡著後,要幫他們把熱水袋拿開。

燙傷急救 牢記五字真訣

燙傷主要的影響因素是接觸時的最高溫度和接觸時間!所以記住這兩點:脫離熱源,迅速降溫。

然後,

利用現場條件迅速開啟“衝、脫、泡、蓋、送”五大急救步驟。

一衝:當孩子發生燙傷事故時,要儘快用流動的冷水沖洗燙傷處至少20分鐘以上,以降低面板表面的熱度,減少對面板的進一步損傷。

【必看】低溫燙傷更可怕!這些“取暖神器”一定要注意!

二脫:充分的沖洗和浸泡後,在冷水中小心移去衣物。如果傷口與衣物粘在一起,要小心剪開,避免強撕。

三泡:疼痛明顯的,可持續在冷水中浸泡10分鐘~30分鐘,用於緩解疼痛。

四蓋:用無菌紗布輕輕蓋住患處,如果沒有紗布,可用清潔乾燥的毛巾代替。切記不要用有毛狀、絮狀的物品覆蓋,避免與傷口粘連。

【必看】低溫燙傷更可怕!這些“取暖神器”一定要注意!

五送:趕緊送醫院醫治!再次強調:不要私自塗抹任何物品,交給醫生!

記住,涼水就好,不要用冰塊,容易把面板凍傷,更不要私自塗抹任何東西。(老鼠油、醬油、牙膏、紅藥水、紫藥水等偏方,千萬千萬不要塗!!!)

警惕這4類“取暖神器”

冬季常見取暖裝置,除了暖寶寶,還有熱水袋、電熱毯、電暖器等,它們分別存在不同的安全隱患,有不同的注意點。

1、電熱水袋

市面上常見的充電式熱水袋分為兩種,一種是電極式,另一種是電熱絲式,其中電極式熱水袋有爆炸的風險。2010年,我國就已經將「電極式電熱水袋」列為禁止生產產品。但是,這類電極式電熱水袋並沒有在市面上消失,反而比更安全的電熱絲熱水器更加常見。

【必看】低溫燙傷更可怕!這些“取暖神器”一定要注意!

雖然有安全隱患,但也不用太害怕。只要購買時選擇正規廠家生產,有3C認證和產品合格證,電源線密封良好的電熱絲式熱水袋,使用時不要直接貼在面板上,隔幾層衣服,就沒問題。

2、電熱毯

每年因為電熱毯的使用不當,引起火災的新聞,也層出不窮。此外兒童使用電熱毯還容易因為尿床導致漏電,產生非常嚴重的後果。

因此,電熱毯的使用,除了購買合格用品外,還要注意,不要使用超過六年,不要反覆摺疊儘量平鋪。

透過前面的介紹,其實40℃是一個比較安全的溫度。如果實在怕冷,可以設定合適溫度,睡前關閉電源,使用時長建議不要超過4小時。

【必看】低溫燙傷更可怕!這些“取暖神器”一定要注意!

3、電暖器

電暖器或者電暖扇都是一樣的,使用不當有發生火災的危險。

使用時千萬要注意:不要用棉被、衣服等易燃物覆蓋,遠離沙發、床以及水源。

遠離易燃物!遠離易燃物!遠離易燃物!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4、發熱滑鼠墊

發熱滑鼠墊看似“神奇”,其實就是一個微型電熱毯,持續加熱兩個小時後,區域性最高溫度能到達68℃。一不小心,我們就都成了溫水裡面的青蛙,被舒適的溫度,傷害得猝不及防。

文字來源:科普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