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天逐夢,打造空間站“首班車”

飛天逐夢,打造空間站“首班車”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順利發射成功,中國空間站“天宮”迎來了首批三名宇航員乘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149廠從“機緣”下的被動接觸,到潛心十餘年的研製生產歷程,再到逐夢中國空間站工程。面對航天事業的快速發展,他們一步步走來,迎接一場場未知的挑戰,實現了一次次里程碑的跨越。

“對於我們而言,今年是一個‘爆發式’增長向‘穩定式’發展的過渡階段。”149廠總經理助理兼事業三部(九分廠)主任皮剛介紹道,“隨著中國空間站的建立,以往‘多年造一船’變成如今一年三次試驗任務,開啟了‘一年造多船’的新時代。”為此,149廠在實踐中不斷探索,迭代生產模式,打造空間站的“首班車”。

應勢而動,總裝團隊從“個人定製”到“組批生產”

伴隨著空間站任務的逐步實施,產品交付模式從以“大國工匠”為首的“個人定製”單件產品交付向團隊“組批生產”的小批次產品生產交付轉型。為此,149廠培養一批批青年骨幹,組建起一支具有獨立作戰和協同共進能力的飛船總裝團隊。

“要把最好的資源留給青年人。”皮剛說道,“我們為團隊的每一位青年定製了一份專屬培養計劃,打破原有一個師傅帶一個徒弟的方式,改為‘導師制’的培養方式。”根據飛船型號的特點,在推進艙、太陽電池翼、對接機構等產品總裝過程中,團隊加強人員發展,由高技能師傅擔任導師,各崗位能手擔任專業教練,實現“特級技師+技能人員”合力教學的傳承模式。一方面,各技能人員化整為零、各司其職,肩負起各自責任,保證生產的連續性;另一方面,各崗位相互配合、協同作戰,每個主崗擔當另一崗位的副崗,保證了團隊的靈活多樣性,有效地解決了人員緊張和產品生產之間的矛盾,讓兩者能夠如同“雙螺旋”一般相輔相成,為型號產品的高質量、高效率完成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要實現“組批生產”,還要技術創新,成果能夠應用到型號生產中,“在專利、論文和科技成果申報過程中,我們要確保技術是首創的,爭取達到國內領先或國際先進水平,更要確保技術成果能夠應用到實際生產中。”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的王曙群說道,“航天超細直徑小腔檢漏管路製造技術和導管數字化製造技術就是基於型號生產需求,提出的創新性技術成果,解決了超細直徑小腔檢漏管路製造的瓶頸問題。”面對細小而複雜的管路,團隊不斷攻克技術瓶頸,分析故障樹,實現了產品導管數字化生產100%,有效地保障了產品質量的可靠性和生產效率,攻克了對接機構研製過程中小腔檢漏管路製造的關鍵技術,出色完成了天宮一號與神舟飛船對接後形成氣密通道檢測任務,對後續航天器密封系統製造及檢測技術研究提供了重要技術儲備,這項技術的多項創新點在密封系統製造領域具有較為實用的推廣價值。

順勢而為,全週期管理模式實現“一年造多船”

“管理是一門學問,好的管理可以成為服務型號生產的‘精品工程’。”這是皮剛對於型號管理工作的期待。當下,飛船總裝正處於高密度階段,原本一邊研製一邊總裝的生產模式,如今轉變成總裝、測試、試驗任務交織在一起的全週期模式。為此,團隊將之前“串聯”的管理模式更新為“並聯”的協同模式,滿足“一年造多船”的產能需求。

每一個做型號的航天人都明白,產品的質量就是產品的生命,而產品的管理、技術和計劃貫穿了整個產品的整個週期。在以往工作中,這三者還是比較相對獨立的流程,工藝員、操作需要來回“奔波”於各個環節中。如今,團隊將三個流程做到“三線合一”,透過前移產品重心、提升管理流程、最佳化工藝佈局、固化操作方法的措施實現“流程合一”。工藝人員提前開展工藝基線確認,完成工藝基線報告,組織開展總裝前準備工作檢查;操作人員提前識別風險點和難點,確保產品質量在總裝過程中的有效把控和風險規避,從而提升總裝過程質量。

為實現型號高質量發展,壓準壓實職責分工,團隊把產品的管控貫穿到產品的全週期管理中,編織起“縱橫交錯”網。在“縱向網格”中,團隊不斷完善單個產品的管理工作,透過資料包專項提升工程,全面推進產品資料包電子化、整合化建設,釋放原有單個個體的產能“束縛”,將團隊成員從原有的資料錄入中“解放”,讓他們的工作重心轉移到資料的稽核和分析上;在“橫向網格”中,針對任務集中的特點,團隊提前統籌型號的生產、總裝、測試及試驗任務,從短期規劃的實現擴充套件到中長期規劃的策劃,實現了產品規範化生產和“特需”產品差異化投產。

不論是時代發展的驅使,還是航天使命的擔當。新的征程已然開啟,149廠將以更高的要求、更嚴格的標準,他們正矢志不渝地在新的跑道上飛馳,用自己辛勤的汗水耕宇牧星,圓夢航天。

作者:

範文超 叢茜 史博臻

編輯:周淵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