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藝術家潘長江屢次翻車,是“晚節不保”還是“原形畢露”?

老藝術家潘長江屢次翻車,是“晚節不保”還是“原形畢露”?

老藝術家潘長江又“整活兒”了,繼不久前穿病號服在醫院嘰哇亂吼被質疑精神出問題後,近日他又因手抱娃娃,戴兒童帽、玩兒童滑梯的影片引發網友熱議。

在近日潘長江分享到社交平臺的一段影片中,老藝術家完全放飛了自我,不顧形象地耍寶扮起了幼童,自己玩兒得挺嗨。

只見他戴著兒童帽,揹著兒童水壺,抱著個娃娃,玩起了兒童滑梯,還衝著鏡頭擺出各種誇張的表情。

老藝術家潘長江屢次翻車,是“晚節不保”還是“原形畢露”?

也得虧潘長江個子小體重輕,身體剛好塞滿兒童滑梯,滑了幾圈,滑梯也剛好能承受他的重量,這要換做別的同齡人,估計滑梯早被玩垮了。

對此,網友也是議論紛紛:這老藝術家現在到底是個啥情況?

老藝術家潘長江屢次翻車,是“晚節不保”還是“原形畢露”?

自去年“潘嘎之交”後涉足直播帶貨圈,潘長江就從觀眾嘴裡的“老藝術家”變成了“潘子”。

老藝術家潘長江屢次翻車,是“晚節不保”還是“原形畢露”?

而他也因此徹底擺脫了老藝術家身份的束縛,不僅放飛自我,而且吃相難看,還屢次因直播虛假宣傳登上熱搜,甚至被官媒直接點名。

老藝術家潘長江屢次翻車,是“晚節不保”還是“原形畢露”?

更是在前不久鬍子拉碴,穿著病號服在醫院大吼大叫,被網友質疑其精神出現問題。

老藝術家潘長江屢次翻車,是“晚節不保”還是“原形畢露”?

近兩年來潘長江的種種騷操作,讓其名聲徹底掃地,在觀眾心目中建立了幾十年的“德藝雙馨”形象也轟然倒塌。

總之,網友對如今的潘長江質疑很多,評價也很低,總結起來就是:裝瘋賣傻、為老不尊、晚節不保。

那麼,潘長江為何置自己老藝術家的體面於不顧,要靠“裝瘋賣傻”博眼球?

是真的心理和精神出問題,還是其他原因?

為何他的“瘋癲”表現算不上“晚節不保”?

老藝術家潘長江屢次翻車,是“晚節不保”還是“原形畢露”?

觀眾對潘長江“老藝術家”的定位和認知是一廂情願

其實說到底,潘長江如今的表現才是他能力的真實體現,一句話就是:才不配位原形畢露,放棄體面瘋狂撈金。

然後在這個過程中,潘長江心理出現了一定的問題也實屬正常,有心裡落差和掙扎是肯定的,但這並不影響他一條路走到黑。

因為體面和掙錢對於潘長江來說,只能二選一,所以即便冒著所謂“晚節不保”的風險,他也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掙錢。

潘長江其實對自己很瞭解,要掙錢,只能靠裝瘋賣傻,因為他就這個能力。

老藝術家潘長江屢次翻車,是“晚節不保”還是“原形畢露”?

其實長久以來,觀眾對潘長江“德藝雙馨老藝術家”的定位和認知是一廂情願,甚至是錯誤的,這也拜媒體的引導所賜。

比如我們在網際網路平臺只要搜尋潘長江的影片,出現的標題都帶有“德藝雙馨”、“藝術家”之類的關鍵詞。

老藝術家潘長江屢次翻車,是“晚節不保”還是“原形畢露”?

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潘長江的藝術造詣真配得上“德藝雙馨”和“藝術家”的尊稱嗎?

顯然是不配的。

大家可以回憶一下,潘長江因春晚小品而成名,同時也是春晚常客,但這麼多年,關於他小品的經典臺詞,大家還記得幾句?

反正我就只記得小品《過河》中“妹妹面前一條彎彎的河”這一句。

老藝術家潘長江屢次翻車,是“晚節不保”還是“原形畢露”?

而且現在被大家奉為經典的90年代春晚小品,當我們回看那些膾炙人口的經典時,關於潘長江的小品,大家還有沒有二刷的興趣?

反正我是沒有。

潘長江小品的致命傷就是套路化嚴重,比如他總飾演一個老實巴交的小人物,笑點就集中在女搭檔對他外貌和身高的嘲諷,然後潘長江在吼出幾句俏皮話、順口溜反擊,就這麼個套路。

老藝術家潘長江屢次翻車,是“晚節不保”還是“原形畢露”?

而且潘長江小品給我的感覺就是“鬧的慌”,大家可以回憶一下他的小品,哪個不是鬧哄哄的?

所以,並不是年紀過了60就能配得上“德藝雙馨”和“藝術家”的。

潘長江的地位靠的是電視小品紅利,時代變了,自然原形畢露

很大程度上,潘長江的江湖名望靠的是資歷而非實力,再加上媒體包裝,大家也就潛移默化地接受了潘長江的老藝術家形象。

老藝術家潘長江屢次翻車,是“晚節不保”還是“原形畢露”?

關於這點,我們用和他同時代的小品演員來簡單做個對比,大家就一目瞭然。

能對比的小品演員太多,比如黃宏、郭達、鞏漢林等等,這幾位和潘長江年紀相仿,都是60多,但實力和作品就出彩多了。

黃宏膾炙人口的小品有《超生游擊隊》、《打撲克》、《裝修》等等。

老藝術家潘長江屢次翻車,是“晚節不保”還是“原形畢露”?

郭達有《換大米》、《機器人趣話》、《越洋電話》等等。

老藝術家潘長江屢次翻車,是“晚節不保”還是“原形畢露”?

鞏漢林有《打工奇遇》、《如此包裝》、《如此競爭》等等。

老藝術家潘長江屢次翻車,是“晚節不保”還是“原形畢露”?

這三位小品演員特點鮮明,演技紮實,能勝任各種角色,他們的作品如今看起來仍是回味無窮,都值得大家二刷。

而潘長江至今能讓大家記憶猶新的,也只有《過河》這一個小品。

老藝術家潘長江屢次翻車,是“晚節不保”還是“原形畢露”?

同樣還是郭達,他偶爾也涉足影視。

大家可以回憶一下,在《大宋提刑官》裡郭達飾演的刁光鬥,那個奸詐和狡猾,你還能想起他是在喜劇小品里長期扮演小人物的那個郭達嗎?

老藝術家潘長江屢次翻車,是“晚節不保”還是“原形畢露”?

這就叫實力。

反觀潘長江,他算得上小品演員中涉足影視圈最早的,但無論是大家熟知的《舉起手來》還是《絕境逢生》,他依舊是離不開小品的套路,都是一如既往咋咋呼呼的扮醜,遠沒有前面舉例的幾位小品演員的可塑性強。

老藝術家潘長江屢次翻車,是“晚節不保”還是“原形畢露”?

潘長江的表演只有表情和形體誇張這一招,甚至可以說,他絲毫沒有影視表演的功底和天賦。

所以說到底,潘長江藝術造詣有限,他是靠當年吃電視小品的紅利才有了之後的地位,是時代造就了他。

老藝術家潘長江屢次翻車,是“晚節不保”還是“原形畢露”?

為何說潘長江的“瘋癲”表現,算不上“晚節不保”?

然而,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當電視時代被網際網路時代取代之後,潘長江不出來則罷,一出來就露餡兒了,說白了就是沒活兒整了。

但是,沒活兒整也得硬整、強行整,於是我們就看到了這兩年裝瘋賣傻的潘長江,之所以如此不顧一個老演員的體面,還不都是錢鬧的。

老藝術家潘長江屢次翻車,是“晚節不保”還是“原形畢露”?

所以,與其說潘長江是“晚節不保”,倒不如說是“原形畢露”。

“晚節不保”是指早年有優秀作品,晚年卻沒能守住底線的藝人,這叫“晚節不保”。

而潘長江早年並沒有多麼優秀的作品,那麼“晚節不保”這個詞在他身上就不成立。

只能說他這兩年的“瘋癲”,讓我們認識了真實的小品演員潘長江,僅此而已。

老藝術家潘長江屢次翻車,是“晚節不保”還是“原形畢露”?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