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中西設計壁壘,傳承中國服飾文化美學,"新中裝"在上海破繭新生

打破中西設計壁壘,傳承中國服飾文化美學,"新中裝"在上海破繭新生

圖說:東方·恩雅的新中裝首秀大幕來源/採訪物件供圖(下同)

雲肩、盤扣、暗紋、中式對襟,傳統元素帶來典雅之美;腰封、絲絨、禮帽、立體剪裁,西式元素凸顯時尚之風。在大提琴、古箏與二胡的悠揚和鳴之中,身著新中裝的模特從故宮紅的背景中款款走出,拉開東方·恩雅的新中裝首秀大幕。

在剛剛閉幕的2021秋冬上海時裝週上,東方國際集團聯合山東恩雅服飾研發的新中裝以“東方·恩雅”的品牌正式釋出。打破中西設計的壁壘,新時代的“中華衣冠”讓中國傳統服裝美學煥發出時尚活力,展現中國服飾文化的傳承與自信。

打破中西設計壁壘,傳承中國服飾文化美學,"新中裝"在上海破繭新生

低調雅緻的時代創新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服裝是表達民族文化及文化自信的重要載體,將中國文化的厚度和時代特徵融入服裝之中,是“東方·恩雅”在設計中最重要的著墨點。

記者在秀場看到,本次釋出的新中裝分為華夢、華美、華民三大系列。設計團隊從中國山水意境中汲取靈感,將壽山福海、菩提祥心、上古鯤鵬、五彩華蟲等圖騰提煉出來,用紋理的方式織在面料中,既體現了沉澱百年的中國文化元素,又用一種低調雅緻的方式,迎合了當代人的審美。

無論是男裝還是女裝,立領對襟是這次大秀的基礎款式,也是中國傳統服飾中貫穿的元素。但考慮到現代人的穿著習慣,設計師適當降低了立領的高度,讓對襟的線條更加流暢,使各個年齡段和不同身份的人士都能穿著大方舒適。

此外,傳統中式服裝多為平面造型,版型則以直筒式為主,新中裝借鑑了立體的西式裁剪,更加突出腰線,更好地修飾身形。在面料織法、色彩等方面,新中裝也進行了時代創新。因此,當模特提著牛皮公文包,戴著西式小禮帽,或者腳踩款式新潮的高跟鞋走秀時,現場觀眾會被帶入到日常工作生活的場景之中,而不會有違和之感,這就是新中裝的新風貌。

打破中西設計壁壘,傳承中國服飾文化美學,"新中裝"在上海破繭新生

集聚智慧打造“服制”

2001年,上海APEC會議上,與會領導人身穿“新唐裝”在上海合影,成為盛會的一大亮點,也一度掀起“中裝風潮”。如今,在傳統佳節、婚慶喜事等特殊時間,唐裝、旗袍、裙褂等傳統服飾成為標配。不少90後、00後年輕人則穿著漢服賞花出遊,還組成“漢服社”等社團組織,這或許反映了新一代中國人希冀恢復“中華衣冠”的願望。

但在過去,各色新式中裝、改良式中裝儘管層出不窮,卻比較零散而缺乏標準。作為此次東方·恩雅新中裝首秀的“操盤手”,東方國際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童繼生表示,新中裝必須有自己的“標準色”、有統一的“服制”,才能推動這場服裝行業的變革。

然而,隨著服裝製造業的全球化,中國在過去幾十年裡,幾乎全盤接受了西式審美,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設計出最具中國特色的服裝,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唐裝漢服,中國服飾在各個朝代的發展不同,我們不能從某個朝代具體尋找,而是要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挖掘和整理,然後做創新設計,做全世界都接受的中國服裝。”

為此,新中裝的研發整整持續了三年。在此期間,東方國際舉辦了幾十次的專家研討會,聚集了幾十路的專家,不斷迭代升級新中裝的設計方案,設計樣稿多達上千稿。“從服裝設計師、工藝師以及紡織廠一線老法師等服裝類專家,到研究服裝的歷史學家、圖騰研究專家、語言文字學家、色彩學家甚至是影視藝術專家,我們都請來了。”

打破中西設計壁壘,傳承中國服飾文化美學,"新中裝"在上海破繭新生

做日常穿著的新中裝

如果說新中裝的設計是對傳統的繼承和創新,那麼,在推廣、銷售的模式上則是一種顛覆。

緊跟新零售的發展趨勢,新中裝的銷售不僅有老師傅的量體裁衣,也有活動現場的邊看邊買。模特剛剛身著新款走上T臺,秀場同款就上線釋出,觀眾在小程式上就能即刻下單。而在訂貨會現場,則有3D智慧量體的裝置,虛擬上身效果立即可見,還有AI智慧向消費者推薦匹配膚色、氣質的服飾。

此外,為了加速新中裝的落地,今年“東方·恩雅”計劃在上海率先開三家店,推出“華夢”“華美”“華民”三大系列,既有均價千元左右的普通款,也有萬元以上的定製款。

“現在老百姓普遍認為,中裝僅僅屬於某個場合,比方說婚禮或者逢年過節的臨時著裝,或者某個職業的特定著裝。中間檔的日常著裝的開發幾乎是空白的。”童繼生說,新中裝不僅要做中國人在正式場合的著裝,也要讓大家在日常穿著。因此東方國際會從職業裝、學生裝入手,率先普及新中裝的概念,開發出更多的產品,在日常穿著中真正展現中國時尚。

新民晚報記者張鈺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