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晉楚城濮之戰的起因、過程和結果(下)

晉文公採用先軫的計謀,將齊、秦兩國拉入了自己一方,並消除了宋、曹、位三國的擔憂和隱患,使得楚國的離間計劃破產,而子玉沒想到自己的一石二鳥之計居然被晉國輕鬆化解,惱羞成怒之下,立即決定全軍出動,北上和晉軍會戰,一定要在戰場上擊敗晉軍,獲得原本準備憑談判而達到的目的。

楚軍步步緊逼、進抵晉軍駐守的陶丘。晉文公考慮到陶丘地勢崎嶇、行動不便,不利於大軍作戰,於是決定誘敵深入,使子玉輕敵冒進,楚軍長途行軍疲敝鬆懈,以達到在預定戰場與楚軍決戰並擊敗它的戰略計劃。於是率領軍隊徐徐撤退,暫時避開來勢洶洶的楚軍。

當時晉軍內部對晉文公主動撤退的舉動很是不理解,認為晉文公是君,子玉是臣,以君避臣是極大的恥辱,何況楚軍圍攻宋國多日,早已疲憊不堪,為什麼不直接與其交戰並擊敗它,而是要躲避呢?

這時,當年隨同晉文公在外流亡十九年的心腹重臣狐偃出面向大家解釋說:“國君當年流亡在楚國時,曾經受過楚君的恩惠,當時楚君曾問國君,如果能夠回國繼承社稷,將以何報答楚國。國君回覆楚君說:‘若是託您的福、我能夠返回晉國的話,將來晉楚兩國交兵,我將為貴軍退避三舍’。因此國君這是兌現對楚君的承諾,堅持道義。”經過狐偃一番解釋後,晉軍上下對晉文公的退兵行為讚歎不已,自認為道義上再也不虧欠楚國了,士氣因此大漲。

晉文公五年(前632年)四月,晉文公兌現當年的承諾,和盟友宋成公,齊國大夫歸父、崔夭,秦國公子等率軍後撤三舍(春秋時期,各國行軍時以出發到宿營這一段時間為一舍,當時軍隊行軍時一天大概能走三十里,所以三十里為一舍),駐軍於城濮(山東省範縣),以待楚軍前來。

而楚軍得知晉軍主動撤退,內部也有人勸子玉就此罷手,各自退兵算了,這樣也不損害晉楚兩國的和氣。但是子玉誤判晉軍的戰略撤退是害怕楚軍,不同意退兵,繼續率領楚軍、以及盟友鄭、許、陳、蔡等國軍隊尾隨晉軍北上,在郄陵險阻之地紮營,一定要和晉軍決一勝負。

追上晉軍後,子玉派大將鬥勃前往晉軍大營,向晉文公請戰:

“外臣請命,請求和君上您的將士遊戲一番,請君上扶軾木(馬車車廂前的橫木)觀看,外臣我也陪您一起開開眼。”

晉文公讓大夫欒枝回覆楚使:

“我們寡君領受您的命令了,楚君當年的恩惠我們寡君不敢忘記。既然得不到楚國的諒解,那麼請大夫(指鬥勃)回覆貴軍主帥:準備好你們的戰車,敬奉你們的君命,明天早晨戰場相見!”

當時雙方實力對比:晉軍分為三軍,有戰車七百乘,兵士三萬七千人,還有齊、秦、宋等國盟軍支援。晉軍以先軫為中軍將(中軍元帥),郤溱為中軍佐;狐毛為上軍將,狐偃為上軍佐;欒枝為下軍將,胥臣為下軍佐。楚軍方面也是三軍:主帥令尹子玉親率中軍,以楚王衛隊東西兩廣、再加上若敖六卒為主力;子西(鬥宜申)統率楚左軍,附申息兩地軍隊及鄭、許兩國軍隊;子上(鬥勃)統率右軍,附陳、蔡兩國軍隊。晉楚對陣態勢,是中軍對中軍,楚左軍對晉上軍,楚右軍對晉下軍。楚軍合計戰車有一百八十乘。

晉文公五年(前632年)四月初六清晨,晉楚城濮之戰正式打響,臨戰開始時,楚軍主帥子玉狂傲地誇下海口:

“今日必無晉!”

晉軍在戰爭開始時堅守營寨,以待楚軍來攻。當楚三軍緩緩攻擊前進至晉軍營壘前時,晉下軍佐胥臣把戰車蒙上虎皮,突然發動向楚右軍的突襲。楚右軍所附的陳、蔡兩國軍隊本來就是被楚國脅迫著上戰場的,士氣不高,在圍攻宋國時打打下手還可以,真正野戰時就露了餡,被晉下軍這猛烈的突襲打穿了陣線、立即潰敗逃散,楚將子上幾次三番約束部隊,都沒能如願,反而被晉下軍一鼓作氣擊潰,蔡軍主將公子卬也在混亂中陣亡。此時晉上軍將狐毛分出兩隊軍士,截擊潰逃的楚右軍,在前後夾攻之下,楚右軍徹底被打敗,子上也無奈的撤退。

楚軍主帥子玉、左軍主將子上見右軍被擊敗並潰逃後,立即加強了對晉中軍、上軍的進攻,以圖挽回局面。晉上軍狐毛於是立起上軍將、佐的旗幟,慢慢後退,假裝不敵,引誘楚軍來攻。晉下軍將欒枝也偽裝後退,把戰車輛拖曳樹枝,揚起塵土,造成敗退假象。子玉以為晉軍右翼被擊敗退卻,於是下令楚中軍出擊,並命左軍全力追擊晉上軍,對右軍的潰敗來不及理會。

楚左軍主將子西求勝心切,認為晉上軍潰敗逃散,於是全軍壓上拼命追擊,造成了側翼空虛。此時晉中軍元帥先軫率領晉中軍突然出動,攔腰截擊楚左軍,同時佯裝撤退的狐毛、欒枝也調頭夾攻,楚左軍被三面包圍,抵擋不住,依附楚左軍的鄭、許兩國軍隊率先撤退,子西獨木難支,申、息兩地軍隊損失慘重,只得突圍撤退,楚左軍也被擊垮。

子玉見楚左右兩軍及鄭、許、陳、蔡等國軍隊都被打敗,無奈之下只得命令楚中軍停止進攻,掩護左右兩軍敗兵撤退,並主動撤出了戰場,這才不至於全軍覆滅。而楚國撤兵後,晉軍進佔了楚軍的營地,在這裡休整三日後才勝利回師。晉楚之間的第一次大會戰——城濮之戰,就這樣落下了帷幕。

子玉戰敗後,率領殘軍撤回楚國。楚成王當初就不願意和晉國交戰,被子玉幾次三番地攛掇,才勉強同意了出戰,這回聽說子玉大敗而回,心中實在氣惱,於是在子玉快走到方城(河南西華)時,楚成王派出使者來責備他:“大夫要是進了方城,有何面目去見申、息的父老呢?”子玉無顏面對,於是在連谷自縊謝罪。楚成王在派出使者責問子玉、並逼他自殺後,心中有些後悔,又派人去收回成命,但是沒有追上前面的使者,子玉已經自盡。

城濮大戰獲勝後,晉國國勢大漲,晉文公的赫赫霸業因此而開端,同時楚國北上的意圖嚴重受挫,被迫退回江漢地區,中原各國紛紛朝拜晉文公。晉文公五年(前632年)五月,晉文公向周襄王獻俘,獻給天子城濮之戰中的戰利品:戰車一百乘、俘虜一千人。周襄王以大享禮慰勞晉文公,命鄭文公主持宴會典禮,親自勸晉文公進酒。

此後周襄王以王子虎為使者,任命晉文公為諸侯霸主(即諸侯長),賜給他九錫之尊。因為當初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挽周室於危亡之中時,周惠王曾賜給齊桓公九錫,以酬其功。齊桓公為顯示不敢居功,退回了弓矢和車馬,只接受了七錫。於是,晉文公退回弓矢、車馬、斧鉞、秬鬯四樣,只接受五錫,以示不敢與齊桓公之功相比,更加低調。但自從晉文公被周天子賜予九錫後,晉國也名正言順地繼齊國之後成為諸侯霸主。

晉文公五年(前632年)六月,晉文公遵守諾言,恢復衛成公的君位,此後又恢復了曹共公的君位,晉國的道義和信譽更加登上頂峰。當年冬,晉文公假周天子之命,召集諸侯,與齊昭公、宋成公、魯僖公、蔡莊侯、鄭文公、衛大夫叔武、莒君在踐土(河南原陽)舉行會盟,被推舉為盟主,天子周襄王的代表也應邀參加盟會,參會各國都發誓遵守晉文公的號令,共尊王室。“踐土會盟”距離上一次諸侯會盟“葵丘之盟”(由齊桓公發起並擔任盟主)正好相隔二十年,晉國已經正式替代齊國成為諸侯之首,而晉文公的霸業因此而更加鞏固,一躍成為春秋時期第二位當之無愧的霸主!

《全文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