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原型多年尋子終成功,兒子發聲引爭議:兩邊都是我的家

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走失兒童及其家庭這一特殊群體,一直以來都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失孤》和《親愛的》這類電影,每每看更是讓人淚流不止。

事實上,走失兒童或被拐兒童經歷了怎樣的被拐生活,

他們的家庭承受了多大的悲痛和精神折磨

,遠比電影中來得更加濃烈、現實。

那些將孩子拐賣或買走的人,他們又各有什麼樣的目的,應該受到何種懲罰?這一系列問題牽動著無數人的心。

《親愛的》原型多年尋子終成功,兒子發聲引爭議:兩邊都是我的家

最近電影《親愛的》原型終於一家“團聚”,可這一次好訊息背後,又是一個令人心酸的結局。

孩子的兩難抉擇

近日,電影《親愛的》中的原型孫海洋,多年尋子終於獲得成功,盼來一家團圓,

卻不想被兒子的一段話“誅心”。

孫海洋的兒子兩歲便走失,他苦尋十幾年,只可惜此時爸爸媽媽記憶中的孩子已經長大,十幾歲的大男孩也有了自己的思維和想法。

《親愛的》原型多年尋子終成功,兒子發聲引爭議:兩邊都是我的家

親生父母熱切盼望重逢團聚,但兒子卻陷入了矛盾之中。

孫卓如今也有了新的姓氏和名字,在他最需要學習、懂禮的年紀,是買主一家給了他“溫暖”和“關愛”,在這個家庭中長大的孫卓對這一家人有著太深的感情。就像他在發聲影片中所說:這是他的全部。

《親愛的》原型多年尋子終成功,兒子發聲引爭議:兩邊都是我的家

所以,即便找到了親生父母,即便知道了現在的父母是當年生不了兒子花錢將他買下的,孫卓依然選擇留在“養父母”家中,並表示:

兩邊都是我的家。

養恩不可抵消罪孽

這一結果是人們意料之中的,卻又令人感到悲傷和遺憾,更令人們大跌眼鏡的是,這不是被拐兒童放棄與親生父母共同生活的第一例。

電影《失孤》在劉德華的演繹下真實又感人,故事原型在現實中給了觀眾莫大的安慰,因為失散二十多年的孩子找到了,但這一大彩蛋卻沒能將精彩和驚喜繼續。

被拐男孩如今已經成了大人,大學畢業,在大城市有穩定工作有車有房有家庭,他對於買主家庭是又愛又恨,因為這一家人對自己很好,視如己出,因為這一家人

用金錢換走了他記憶深處僅存的對親生父母的印記。

男孩的親生父親坦言,會將買主當親戚走動,尊重孩子的選擇,畢竟讓孩子過得好、生活得幸福,就是自己和家人這麼多年不間斷尋找得來最大的安慰。

但如此選擇對孩子乃至孩子的親生父母實在太不公平,孫卓如果沒被拐賣,可能會跟姐姐、弟弟一樣接受良好的教育,而父母尋子多年換來的卻只有生疏和抗拒。

《親愛的》原型多年尋子終成功,兒子發聲引爭議:兩邊都是我的家

人販子大多是有買主下單才拐賣兒童,無論買主對買來的兒童有著多麼大的善意和恩惠,但他們畢竟用金錢買賣了一個活生生的人,

直接拆散了一個原本幸福的家庭。

在我國法律中,對於拐賣婦女兒童有著明文規定,買賣同罪。

所以,在人們為家人重逢而感動的時候,也不要忘了為法律發聲、為正義之言,該接受懲罰的,一個也少不了。

看護好孩子,拒絕悲劇重演

當全社會都在關注買主該如何被看待、被懲處,併為走失孩子的親生父母感到憤懣不平的時候,作為低齡兒童的家長也應該以此為警醒,看護好自己的孩子,避免類似悲劇發生。

透過警方對多起兒童走失及被拐案件的偵破,發現犯罪嫌疑人常採取誘騙、請帶路等手段,將低齡兒童騙走,孫卓小時候就是一路被糖果騙走的。

《親愛的》原型多年尋子終成功,兒子發聲引爭議:兩邊都是我的家

所以呀,家長應該更有針對性地加以防範,絕不給人販子可乘之機。

第一,教會孩子拒絕與陌生人對話,提高警惕性。

對於陌生人贈與的糖果、飲品等食物概不接受,當陌生人請求帶路時,教會孩子只可原地指引不可帶路。當遇到陌生人強行帶離時,要勇敢大聲呼救。

第二,家長與幼兒園、小學老師約定,陌生人接孩子一定要與家長核實。

家長應做到儘量不求其他人幫忙接孩子,不要給孩子造成經常有家人以外的人接放學的印象,避免孩子誤信陌生人。

《親愛的》原型多年尋子終成功,兒子發聲引爭議:兩邊都是我的家

第三,教會孩子從小熟記家長姓名、聯絡電話、家庭住址、工作單位等基本資訊

,以備走失或被騙後得到及時幫助,尋找家人。

做好孩子的看護,將家中的寶貝真正放在心上、捧在手心,家長需要做的還有很多,多注意細節,多用心守護,才能避免悲劇發生,讓家庭始終團圓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