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記憶的清真美食?沒錯,就是它!永遠唇齒留香!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支花……”的歌曲仍然記得,那是小學語文的必背篇目,竟沒想到這歌詞和旋律一背就刻進DNA,可是作為茫茫人海中碌碌無為的平庸之輩,小編也就是這麼沒有出息,56個民族的文化中,小編的DNA始終對著美食跳動。

五一出行的時候,一路上都被美食誘惑著,偶然路過清真蘭州拉麵鋪的時候,門口那表皮金燦燦的油香又抓住了小編的味蕾。忽然想起讀書的時代,班上總會有一兩個回族同學,出門也偶爾會路過清真寺,外出吃飯的時候也對清真的美食無法抗拒。小編對清真的美食真的難以抗拒,或許是因為“清真”二字本身就讓小編對這些食物有了一種“乾淨”的先入為主的心理。也或許是因為回族文化中確實對吃的東西較為苛刻,其對食材的選擇和做法都十分精挑細選,不落俗套,“出淤泥而不染”。

小編對於油香的偏愛首先是因為那是記憶中的味道吧。學生時代,路過清真飯店,看見門口炸得金黃欲滴、酥脆誘人的油香總是難以抑制那跳動的DNA,腿腳便不聽使喚地走到店鋪門口,掏出口袋裡的2元錢,鬼使神差地付完費,心滿意足地先聞一聞那帶有一絲甜味,被香油浸漬的大分量的麵食,再咬上一口,只感覺那油呲溜呲溜在嘴裡跳舞,若有幸買到的是剛出爐的油香,酥脆的表皮一碰到牙齒就落滿舌尖,滿滿的香油和酥脆的碎片渾然天成,彷彿它們原本就是一體。

表面的酥皮掉落後,漏出奶白色的內裡,沒有一絲汙濁,面香四溢,再用牙輕輕一咬,軟軟糯糯,稍帶嚼勁,唇齒留香。根據小編這麼多年的油香採購後發現,不同的火候所得到的油香口感完全不同,因為火候稍長,酥脆的表皮便成為了整個油香的主體,滿嘴的油呲溜呲溜,那滿足感令人難以言表。小編最喜歡的火候是,油香被煎炸到幾乎沒有內裡,整個油香氣氣鼓鼓,金黃燦燦,熱氣騰騰,咬上一口,整個味蕾醉生夢死。吃完一口還想再吃,吃完一個還想再吃一個,想趁它沒反應過來變冷的時候,趕緊品嚐那絕佳的口感,又怕吃得太快,一會兒就消失殆盡。吃完又想著再買一個,大大的分量只需2元錢,物超所值。可是學生時代,2元也是緊緊巴巴的2元,每次都忍痛只買一個,所以剛吃完就又期待下一次的到來。

也許它至今仍存在小編的記憶,沒有被層出不窮、五花八門、令人眼花繚亂的其他美食所覆蓋的原因就在於那份年少時那緊巴巴地一次買一個,每一次都是吃不夠,於是它就成了期待,就這樣刻進了生命,以至於現在出門仍不忘買一個,一咬,幸好,還是年少時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