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雜記十四:三國最可惜的謀士:郭嘉

在蝸牛看來,三國時代和春秋戰國時代是中國古代最為紛爭精彩的兩個時代。奇兵詭計,名臣將相,天下雄主,近妖謀士,數之不盡。其中有的名垂千古如白起、始皇帝、曹操、關羽之流。而也有些近妖之士卻不被人所熟知,郭嘉,便是其中之一。

一:慧眼識主

郭嘉,字奉孝,少年兒郎卻有遠思久慮。漢末紛爭不定,郭嘉在弱冠之年也就是現今的二十歲便隱居而去,暗中結交名臣謀士。在隱居第二年,見袁紹勢大,前去投靠,奈何袁紹本人多思慮而少決斷,一味地禮賢下士卻不會斷人識人,便離開了袁紹。在賦閒六年之後,由曹操的謀士荀彧推薦給曹操成為麾下謀士之一。從此,郭嘉便當上了曹操的軍事參謀—軍師祭酒,為曹操的四方征戰出謀獻策。

二:奇謀奇思

當時的曹操還遠未到達稱雄一方的地步,其最主要的對手就是袁紹,其次就是降而復叛的張繡。在討伐張繡失敗後,面對來之袁紹的威脅,曹操心中舉棋不定,在這時,郭嘉的“十勝十敗”之說讓曹操做出了決斷並確立的近遠期的目標,以此,成為了曹操的智囊團核心之一。

在劉備來投靠曹操時,程昱建議曹操殺之,但是郭嘉認為殺了當時還負有英雄之稱的劉備會影響其他想要投靠曹操的勢力,但又認為擁有關羽張飛這等猛將的劉備不會甘心居人之下,所以建議軟禁劉備。奈何,曹老闆愛才惜才,都沒采用。結果大家也知道了,劉備成了曹操的心腹大患。

後來,曹操為了不腹背受敵,決定先滅劉備,再去和袁紹對抗,但是又擔心被袁紹偷襲,郭嘉諫言袁紹優柔寡斷,不會貿然出擊。果然,直至曹操大敗劉備,生擒關羽,袁紹大軍也沒出現。

然而,在袁紹曹操在官渡相爭之時,江東孫策打算突襲曹操,頓時曹營軍心大亂,不少軍官都開始為自己找後路,然而,郭嘉來了個神預言:孫策必然死於刺客,不必擔憂。後來,孫策果然被仇敵門客所殺。雖說孫策之死大多歸咎於在佔領江東後誅殺了不少門閥豪傑,但是其中有沒有郭嘉的作用就不好說了。

在掃平後患後,曹操終於在官渡攻克了袁紹大軍,後來袁紹病死,曹操打算趁袁紹的兩個兒子內鬥一舉吞併袁氏勢力,郭嘉卻在此時力排眾議力主退兵,先退回攻克劉表。理由是坐等二人內鬥結束,然後再回來漁人得利,而戰局也如郭嘉所料,曹操的根基在這幾次戰役後徹底鞏固。

三:英年早逝

袁氏餘孽袁尚在被擊敗後逃走,曹操意圖徹底剿滅,但是又擔心劉表的偷襲。袁氏一族對胡人部落有恩,得到胡人支援的袁尚必須得要曹操傾全力去攻打才有機會,但是留下空空如也的大本營給劉表又太過危險,但是郭嘉卻放言劉表不會攻來,縱使劉表麾下劉備想要回攻曹營,劉表也不會允許劉備有壯大的機會的。曹操聞言立即奇襲袁氏,郭嘉卻擔心戰事拖久後胡人部落會更不好處理,便勸說曹操放棄輜重,輕裝突襲,後來這一戰也成為“兵貴神速、奇兵制勝”的經典戰例。後來袁尚也被其部下斬下首級送來曹營作為投名狀,至此,曹操平定北方,也就是現在黃河以北區域。但是郭嘉卻在這次征途中病逝。

蝸牛還聽看到過一句話: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雖說有故意抬高郭嘉貶低孔明的嫌疑,但是從側面也說明了郭嘉在一些人眼中的地位。從郭嘉年少隱忍又至脫袁投曹,說明郭嘉不缺果斷與遠見,而對於幾場戰事的諫言,已經證明了郭嘉的能力,得到曹操的重用但是不驕不傲,沉穩有度。郭嘉的大局觀審時度勢能力都是很強的,在蝸牛看來,對比一些後來的謀士也是不遑多讓的,可以這樣說,如果郭嘉活著,能像荀彧一樣,再配合曹操的其他謀士荀攸、賈詡、程昱,正奇相間,斷得天下大勢,用得絕戶毒計,安得麾下臣子,相信也可以平得天下,以至於曹操大敗之後,感慨道:“若奉孝在,安能讓吾有如此慘敗”。

蝸牛雜記十四:三國最可惜的謀士:郭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