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區域性重力異常,解開漢朝七字謎團,網友:有生之年想看到

說起至今還沒有在人們視線中出現全貌的秦始皇陵,大家都是覺得這陵墓充斥著一股神秘感,因而越加想要知道里面有些什麼。

作為天下第一皇陵,自古以來就有不少人覬覦其中。但無論是單純想要偷盜的盜墓賊,還是想要研究皇陵的專家,都無法進入秦始皇陵裡。

秦始皇陵區域性重力異常,解開漢朝七字謎團,網友:有生之年想看到

因為多次挖掘秦始皇陵但還是沒有一個令人滿意的結果,所以更加增添了其中的神秘感。

近年來,隨著經濟與科技的快速發展,人們對於想要一探秦始皇陵的想法越來越濃烈,甚至有人致書信給相關考古部門,要求挖掘秦始皇陵。

真正的皇陵,塵封於地宮之下

當初在地上挖開了秦始皇陵,有許多專家學者奔走相告,以為揭開了秦始皇陵神秘的面紗,這確實讓人激動。

可經過一番查探,給人們又潑了一盆冷水。原來地上的皇陵並不是秦始皇陵的全貌,主要的部分還是深入地下,被稱為地宮。

至於地宮,司馬遷曾記錄說到,修建地宮挖開了地下三大泉水,地宮之外遍佈暗箭機關,若有人靠近便會觸發機關而被射死。

不過這樣的描述對於我們的研究還是太過於抽象了。陵墓的面積,位於地表下方多少距離等這些重要的資訊都未有提到。

在東漢時,一個名叫衛宏的人在寫《漢舊儀》時才整理出關於陵墓較詳細的資訊,他說到地宮一開始所在的位置岩石都非常堅硬,所以改變了地宮挖掘的方向。

秦始皇陵區域性重力異常,解開漢朝七字謎團,網友:有生之年想看到

然後我們根據其他零零散散的資訊可以發現漢朝典籍裡還有一句話資訊量很大,

“旁行三百丈(約合今700米)乃止”

只有7個字,卻是一個謎題

這裡的旁行是為何意,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人們也只是停留在猜測階段。是在呂侯墓那邊開拓三百丈還是在地宮挖出一條通道讓皇帝魂遊?這些都不得而知。

但隨著科技的進步,光感技術的成熟,人們開始尋找到了一些蛛絲馬跡。

專家們在陵墓的封土堆南700米的地方,找到了強度大概在600微伽的區域性重力異常,這說明了這處位置與地宮在地質上差異明顯。

專家們瞭解到,驪山北麓是典型的岩石山脊,其中包含比較多的花崗岩礫石。這跟《漢舊儀》上記錄的“鑿之不入”比較符合。

而這也在另一方面說明了,秦始皇陵的地宮最初的規劃是位於驪山北麓的,不過挖掘這處山脊時以當時的水平無法挖開,從而往北擴充套件700米。

秦始皇陵區域性重力異常,解開漢朝七字謎團,網友:有生之年想看到

在技術支援下,專家們發現這座陵墓和其它的帝王陵墓有很大的差異,內外城的南北城門不是位於一條軸線上。

若像北方開挖,則又是困難重重

根據實地測量,地宮深達475米,但位於地下的潛水就算在枯水時期也有28米,秦始皇陵地表高度分佈呈東南高,西北低,且南部有數道山澗峪。

如果是這樣,把水都穿過的陵墓,是肯定會被地下的水給淹沒的。既然如此,當時的人是如何去達成皇帝“旁行三百丈”的聖旨呢?

同時,經過專家們的勘探發現,在皇陵下建設了一套比較完備的排水系統。

因為陵墓還沒挖開,所以人們只有依照《漢舊儀》這本書裡面提到的一些資訊去進行相關的合理猜測。

勘察後發現排水系統所用石頭鑲砌,塗上丹漆,防止水滲入地宮內部的同時,引導這部分水流向封土西側以外的明井暗渠,最後排出地宮。

秦始皇陵區域性重力異常,解開漢朝七字謎團,網友:有生之年想看到

秦始皇陵自修建以來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悠久歷史了,在此期間,這裡也發生過很多天災人禍。

天災如洪水、地震等,人禍如盜墓、向秦朝復仇等,但歷經許久,陵墓的結構依然十分完整,就好像沒有受到斑點損傷一樣。

所以,秦始皇陵被海內外的人們廣泛稱作是人類歷史上的一項偉大工程奇蹟是有原因的。

結語

秦始皇陵的神秘,至今讓人捉摸不透,就連科技已經算很發達的今天,對於進入秦始皇陵的地下地宮都似乎沒有絲毫辦法。

因為秦始皇陵難以挖掘,這更讓許多網友們急不可耐,更有網友說想在有生之年看見秦始皇陵的全貌。

秦始皇陵區域性重力異常,解開漢朝七字謎團,網友:有生之年想看到

相信,隨著我們科技的越加進步,終有一天,我們可以揭開秦始皇陵神秘的面紗,看清這座皇陵的廬山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