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舍離》的學習筆記

假如你經過了一天的上班和加班的勞累,以後又在路上發生了堵車。開車好不容易回到家,如果看到家裡面,整潔有序,有著綠色的植物,物品擺放整齊,你一定會心情很爽,忘記了一天的煩惱。

假如你回到這樣的家裡,家裡到處都是快遞的紙盒,家裡面的東西擺放得亂七八糟,餐桌上還有沒洗的餐具,你是不是覺得立馬很煩躁,很焦慮?

斷舍離絕不是,我們想的簡單的是丟東西,而是讓我們的生命煥發出活力,讓家庭的擺放顯得更有序整潔。

這是日本的山下英子所著的一本書,物物品的整理和收納。

山下因子是斷舍離的創始人,她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從2000年開始她就開始宣傳斷舍離的理念,這其實是一種物質軸思維,到空間軸思維。

物質過剩,家裡面堆放了很多很多的衣服和很多很多的鞋子,你在收拾完東西以後就覺得很累很累,老舊的東西太多了,甚至影響你去聽課學習,影響你週末可以到外面去度假。

家裡面塞的東西更多,在收拾家務的時候會讓你情緒很焦慮,甚至會對家人發火,而家人呢,也因為你收拾過多的東西以後,找不到自己的東西而生氣。

長期的買買買,使家裡的東西,越積越多。就像水池的水一樣,只進水而不排水,到最後就是死水一潭。家裡。堆的都是經常買的東西,家裡面的東西也會混亂不堪。

傳統的物質軸。家庭主婦往往是有很強烈的購買慾,這是隻是因為他們買東西的時候只考慮能不能用,而不考慮需要不需要。

把能用的東西都搬回來,長時間的用不上,其實能用的不一定是你需要的,這樣囤積的東西越來越多,家裡就越來越難收拾,人就會越來越焦慮。

空間軸思維,有的人採用一刀切的方法,把不用的東西全部都丟掉,但是過一段時間你可能發現需要了又會去買,所以不能搞一刀切,我們在收拾的時候要從功能性和舒適性兩方面去考慮。

這一件東西從功能性上如果需要我才去買,而不是他將來有沒有用,有的東西時間長不用就把它丟掉。

俯瞰自己的人生,人的一生不要被太多的物質所脫離,生活儘量簡單,人的心情才會愉快,不必要的東西堆積了你的空間,讓你沒有了呼吸的自由,所以把不需要的東西,幾年不用的東西最好打包都扔掉。

再要控制自己的購買慾,需要的才買,可以把東西放到購物車等幾天覺得不想買了,不是真正需要的,就不要再往家裡面囤積。

《斷舍離》的學習筆記

生活需要簡潔,就像花開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