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史:伊斯蘭文明在擴充套件過程中,免不了要同當地文明發生碰撞

百家原創作者:梓玥談歷史

歡迎來到百家號梓玥談歷史,小編今天和大家談談強勢文明的擴充套件,據小編所知,在原工業化時期,西亞和南亞的伊斯蘭文明仍處於強勢文明的地位,仍是一種在持續擴充套件的很有生命力的文明。

歐洲史:伊斯蘭文明在擴充套件過程中,免不了要同當地文明發生碰撞

伊斯蘭文明在擴充套件過程中,免不了要同當地(土著)文明或文化發生碰撞。當它同比較原始的遊牧文化發生碰撞時,很自然地向後者輸入了一些先進的文化要素,促使其中一部分(如中亞)逐漸向農業文明轉化。除此以外,它還給一些地區已經相當發達的農業文明(如印度次大陸)注入了新血液,促使其發生了某些積極的變化。伊斯蘭文明憑藉懸殊的文化落差形成巨大沖擊力和吸引力,不強迫人們在依接受伊斯蘭教。

歐洲史:伊斯蘭文明在擴充套件過程中,免不了要同當地文明發生碰撞

伊斯蘭統治者善於使用一種輔助動力制定一套行政管理和納稅讓被征服地區臣民選擇皈依或保持自己的宗教信仰當內涵極為豐富的伊斯亞中非“陽到南亞、東南亞地區處於方興未艾之勢。伊斯蘭文明的擴充套件與作為其載體的伊斯蘭教的傳播分不開。隨著居民對伊斯蘭教的皈依,伊斯蘭文明便逐漸滲透到居民生活和社會的各個方面而成為一種主體文化。由於伊斯蘭教施行政教合一制度,凡是在征服後建立了牢固政權的地區,伊斯蘭教的傳播都如虎添翼,反之,如果新建政權未臻鞏固或遽行撤退,則不僅會發生宗教上的倒退現象,而且整個伊斯蘭文明的色彩也隨之淡化甚至消褪。所以,一個地區或一個民族的伊斯蘭化往往經歷幾個世紀時間。

歐洲史:伊斯蘭文明在擴充套件過程中,免不了要同當地文明發生碰撞

此類事例繁多,不勝列舉。中亞地區的伊斯蘭化經歷了幾個世紀的反覆征戰,其中還經歷了蒙古人西征的大反覆。表面上看,伊斯蘭教的傳播完全是武力征服的結果,但實際上是強勢文明對弱勢文明的征服。這在突厥人的伊斯蘭化中表現得尤為明顯。突厥人分散的遊牧部落幾百年來一直遊蕩在中亞廣袤的草原上由於身手矯健、為人忠誠,突厥男子不僅是伊斯蘭世界的最佳兵源,而且成為歷代哈里發帝國宮廷和部隊的奴隸侍衛和奴隸兵的首選物件。薩曼王朝(875—999)常派遣商人到中亞草原販運或擄掠突厥奴隸。而那些缺乏凝聚力、常因內訌而消耗實力的突厥部落正需要一面聚集力量的旗幟,伊斯蘭的一神教正好能滿足這一需要。

歐洲史:伊斯蘭文明在擴充套件過程中,免不了要同當地文明發生碰撞

勇猛的突厥人皈依伊斯蘭教時間不長便成為狂熱的穆斯林。他們把伊斯蘭教聖戰與遊牧民族的劫掠習慣相得益彰地結合起來,在一些地區形成一股可怕的破壞力量。十四五世紀之交的帖木兒帝國(1379—1406)便是這樣的一種力量然而,即使是帖木兒帝國這樣一股“破壞力量”,在比它更先進的文明的影響下最終也有所建樹。帖木兒的鐵騎到處摧毀古老文明,但最終還是把他們所擄掠的財物和各地的能工巧匠、藝術家、學者帶到帝國中心的河中地區,讓他們指導當地工匠修築起規模宏大的城垣、水利和道路工程,在首都撒馬爾罕修建宏偉的清真寺和壯麗的宮殿,從而在相鄰地區的一片斷壁殘垣中,建立了一個伊斯蘭的文化藝術中心。

歐洲史:伊斯蘭文明在擴充套件過程中,免不了要同當地文明發生碰撞

伊斯蘭教在印度次大陸的擴充套件,歷經幾個世紀,獲得了人數最多,而且較穩定的信徒。佛教和印度教的衰落給伊斯蘭教的擴充套件騰出了很大的空間,從中亞、西亞、波斯南下的大批伊斯蘭傳教士、學者在克什米爾等地設立道堂,發展教徒。信德地區商人從商業利益出發,為維持和加強同阿拉伯商人的有利關係而皈依伊斯蘭教。孟加拉地區的印度教封建主為維護既得利益,在德里蘇丹王朝時期(1206—1526)即紛紛改宗伊斯蘭教。廣大居民特別是低階種姓的居民—首陀羅、不可接觸者等因不堪印度教的婆羅門、剎帝利等貴族種姓的歧視和迫害,歡迎伊斯蘭教的傳教活動,紛紛改宗皈依。伊斯蘭文明與印度教文明的融合是兩種強勢文明的融合。

歐洲史:伊斯蘭文明在擴充套件過程中,免不了要同當地文明發生碰撞

由於感受到印度教根深蒂固的巨大力量,伊斯蘭傳教士採取巧妙的傳教策略,獲得了較為順利的進展。他們基本上不使用對抗而採取認同的方式,宣傳伊斯蘭教與印度教的一致性,例如在信德傳教的沙德爾丁向印度教徒介紹一部“新經”,宣稱伊斯蘭的穆罕默德就是即度教的婆羅門,阿里就是毗溼奴的化身,阿丹即溼婆。這種融合了印度教義和禮翻不不到由號麗因而得以迅速在印度次大陸北部流傳。當伊斯蘭強勢文明遇到另一個強勢文明印度教文明的猛烈抵抗時,伊斯蘭文明就利用經濟利益和政治利害關係為自己開闢道路。

歐洲史:伊斯蘭文明在擴充套件過程中,免不了要同當地文明發生碰撞

人丁稅就是一個強有力的槓桿。異教徒居民曾為避免繳納高額人丁稅而改宗德里蘇丹王朝為了削弱印度封建主的經濟實力,徵收高額實物地租和畜產品以代替人丁稅。莫臥兒帝國(1526-1858)的阿克巴大帝實施融合兩大強勢文明的政策最為成功,他對信奉各種宗教的居民施行一視同仁的政策,廢除了伊斯蘭教至上和對異教徒居民徵收人丁稅的傳統政策,開啟了印度次大陸兩大文明大交融的時期。奧斯曼帝國——西亞伊斯蘭文明的主要承載者土耳其人在吸收異族文明中崛起奧斯曼文明既是伊斯蘭文明的中心又是它的一個主要分支,它與東南亞的諸伊斯蘭素丹島國以及印度次大陸的莫臥兒帝國的伊斯蘭文明有很大的差異。

歐洲史:伊斯蘭文明在擴充套件過程中,免不了要同當地文明發生碰撞

土耳其人在其勃興時期頗善於“博採眾長”。奧斯曼帝國雖然紮根於伊斯蘭文明(並不只宗奉一派),但對於拓疆擴土所及地區的基督教文明並不一概採取排斥、敵視的態度;對於崇信喇嘛教的蒙古人所承襲的東亞佛教文明乃至儒家文明,也頗有擇善吸收和借用的氣度,如造紙術、火藥和羅盤等東亞文明的瑰寶便是透過不同的渠道輾轉傳入奧斯曼帝國的,而且大部分“轉運者”是誰至今不明。與此同時,土耳其人自己也充當了東歐巴爾幹地區東亞文明的傳播者。有的西方學者如湯因比認為奧斯曼文明是一種停滯的文明,其實,在奧斯曼帝國存在的五個世紀的漫長歲月中,它的文明一直在發展。

歐洲史:伊斯蘭文明在擴充套件過程中,免不了要同當地文明發生碰撞

小編髮現,奧斯曼文明在與其他文明的碰撞和融合中,形成了一種相當穩定的國家體制和社會結構。在地中海地區伊斯蘭教和基督教這兩大相鄰文明的對立中,奧斯曼帝國的這種穩定結構起到了一種十分特殊的膠合作用。各位網友們,看完今天的故事,你對這段歷史有了什麼新的認識跟見解呢?歡迎大家在下面評論區進行留言探討,把你的觀點分享給更多的網友,如果你喜歡小編分享的歷史故事,也希望您多多轉發分享,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為止,想看更多好看歷史故事,可以關注我哦。

本文由【百家號/梓玥談歷史】原創,轉載請註明由【百家號/梓玥談歷史】原創,謝謝合作!

以上圖片素材來源於網路,侵權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