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隨筆:一個人的尋茶路

夢裡不知愁滋味,一場秋色解塵醉。喜歡秋天,大概是從小時候那個漫天蜻蜓在眼前飛舞的黃昏開始,我喜歡在秋天裡漫無目的地行走或獨處,喜歡在明黃秋色裡伸手就能抓一把自由,也喜歡可以理所當然地做一個不知所謂的黃粱夢,抑或是懶洋洋地對著秋天發發呆,寫上一段離人心上秋的憂傷,如此,才算是對秋輝暮葉的莊重。雲高氣爽的日子,以前竟沒發覺有這般魅力,就像熱戀中的深情,無論如何都不願辜負。

要去個怎樣的深野山林,才能解救思想的焦慮,哪怕只是短暫的重逢。每年到了此時,總按耐不住想遠離喧囂的衝動,城市的內心深處,都是慌張的靈魂,總是需要一次遠方來融化所有的不知所措,就算是一路奔波,心情都能找到柳暗花明的歸宿。唸了好幾遍的黃山,誘惑很久的川西,還有民族風情濃的雲貴,這些排著隊都要抵達的遠方,已經張望了無數遍。而人生的遇見永遠是看不透的機緣,在這樣特別的一年,臨時起意的決定,讓我偶然間邂逅了茶聖的故鄉,走到了傳說貫穿古今的神農架,滿心的期待伴著虛幻的想象,成全了一次短暫的出行。

遊記隨筆:一個人的尋茶路

知道茶聖這個名字,還是在一本飲食書籍裡,因其曲折的命運而記憶尤深。茶文化延展至今,煮茶品茗也從一項皇家貴胄的高雅演變到家庭文化,尤其是中國茶風可謂靡興世界。在任何一個城市,即便是商業繁華繞街,也總能尋到鬧中取靜的茶香之所。不同的場景下飲茶衍生出的人生意境也有不同,從修禪論道,到茶詩作畫,從隱世風華,到尋常人家,不管是千金難求的古樹老茶,還是農家自制的井泉茶水,一杯素茶淺淺飲下,立時覺得身體受到了薰陶,言行都要跟著雅上幾分。從來都未曾有過喝茶的習慣,生茶熟茶或者杯具茶器,在我眼裡原本都相差無二,直到踏上陸子的故鄉天門,走進鴻漸樓,看到茶心源起的前世今生,流傳古今的茶經舊卷靜靜地躺在樓閣裡等著我們發現,才那麼心念一動,回來後便入手人生中第一枚心儀的茶壺,開始有了對未來品茶的期待。

經過水鄉般建築的湖岸,就像走在沉睡中的鄉村,兩旁修建一致的屋舍,不見街市的熱鬧,倒有種不問世事的寂靜,連線著天門的陸羽廣場公園,也算是鬧中取靜的安寧。綠蔭環水,楊柳垂岸,陸公祠臨路而建,一腳踏進去有些疑惑,空氣安靜得有些陰冷,我就像掉隊的小鳥一轉身發現獨自遊離在人間。以前去名人故居總覺得人群熙攘影響心情,此刻一人一堂當真難得,從左到右慢慢看,循著千年前的陸羽足跡,走近歷史的輪廓。一代茶神茶聖誕生於此,南下後到老都沒再回到故鄉,大概也正因此,祠堂和鴻漸樓並無太多有關陸羽的痕跡,除了陸子高大的雕像,倒是那些古今往來文人豪士愛茶誦茶的詩詞佔了一面牆,年深日久的幾樣茶器寥寥地展覽於此,有點愁無知音賞的心酸。

遊記隨筆:一個人的尋茶路

不遠的廣場上作為主角的茶經樓居高向下頗有種莫名的氣勢,暖暖的陽光下三三兩兩的市民悠閒休憇,而我迫不及待地要進樓一觀。如果說一個地方讓我們難忘需要一個理由的話,那麼這十層博物館的茶經樓就冷清得讓我印象深刻。我看一樓的電梯口幾個老師帶著一群小學生,決定走樓梯上二樓,原本歡喜的興奮在走到一半時消失,沒有燈樓梯間是黑的,頓時心裡一慌,腳步自動停下,猶豫著是繼續走還是回到一樓坐電梯。腦海裡浮現出前些天朋友講夜晚經過墳地的神奇發現,無法控制地想象著陰風陣陣的場景,在那幾十秒的停頓裡,以前聽過的鬼神故事在此時此地自動編排回放侵犯著我的意識。最終我還是收起膽怯決定一探究竟,推開咫尺可見的二樓木門,空無一人,二三樓內環形階梯相連,只有照明的光亮灑在面積並不大的屋內,看似是培訓或喝茶的地方,閣樓外圍一圈倒是開放式的,只是木門都鎖上了陽光進不來。在這樣陰暗的房間裡怎麼都無法放鬆,都說做賊心虛,可有時候,不是賊心裡也害怕啊,必須認慫。於是,我匆忙瞄幾眼趕緊上樓,按電梯時才看到茶經樓是選擇性樓層開放,誰知到了藏茶殿,卻還是形單影隻一個人,連嘈雜聲都沒有,不算大的房間內安靜得我壓根顧不上細細鑑賞遊逛就趕緊上樓,直到聽見一群小學生的歡鬧才鬆了一口氣,走到光線充足的地方都有點溫暖的小激動,有人氣才有生命力啊。雖說喜歡清靜,但是一個人的空間呆久了容易抑鬱,人嘛,終究還是脫離不了群居動物的本性。一代茶神,灑脫性情淡然於世,想來也不會和我計較。

遊記隨筆:一個人的尋茶路

終於可以不緊趕著看一場茶事文化,慢慢走,細細瞧,陸子的茶經專著流傳千年享譽世界,如同他的身世一般是一部傳奇。隔著玻璃櫥窗,看多年以前時代風雲中遺留下的舊紙黃卷,深深淺淺的筆墨流淌著歷史的味道,看不清字跡的殘缺頁捲上藏著古往今文人豪傑對茶的熱愛和惜護,才有瞭如今我們品茗吃茶的傳承之道。在那個遙遠的唐代,陸羽憑著內心的一份執著,大半生與茶為伴,一路尋覓名山川河中的老茶新葉,一條訪茶路線編寫出了一部茶學百科。從皇廷貢品到平凡百姓,從泡茶到煮茶,從點茶到抹茶,一片小小的茶葉盛放著濃厚包容的中國茶飲文化,可以三兩好友席地而坐簡約就茶,也可以盛年節慶般儀式下隆重對茶。

最讓人愜意的還是到達頂層,可以站在室外憑欄遠眺,喜歡站在高處大概就是因為看著下方的芸芸眾生會對生命萬物產生思索,這倒是與茶學至理有些相通。中國的茶道之說來自於禪僧,當修禪遇見茶香,對人生的頓悟和敬畏油然而起,兩者融合為一是茶道,所謂茶道精神與禪學思想的默契互通,說的就是禪茶一味,即便我們普通人,也能帶著一份誠意的平常心在一起吃茶論道,無謂熟識或富貴,講的是緣分和悟性。人到無求品自高,上下五千年,也唯有陸子,可以成就《茶經》。

遊記隨筆:一個人的尋茶路

站在茶經樓下仰視60度角,十層高的塔樓顯得有些孤獨,黃色的葉子掛在頭頂一簇簇搖擺,迎著陽光的秋天非常迷人,也許,這是後會無期的一次相遇,有敬重,有可惜,還帶那麼點困惑。聖人之所以為聖,就是世間繁華已經無關緊要,無所謂有多少人走近或在乎,陸子就在那裡,靜靜地喝著剛泡好的一杯閒茶,熱騰騰的茶氣散在紅塵裡,後世的凡夫俗子來來去去,有那麼多的人記得:“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