淶水傳說“開啟金山院,富貴九州十八縣”

在淶水的民間,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俗語——“開啟金山院,富貴九州十八縣”,說的是在淶水金山院的山中,埋藏著價值連城的寶貝,如果能被發現,這些財富可以讓周邊九州十八縣的百姓都能過上富裕的日子。

那麼這個傳說中的金山院到底在哪裡呢?如果真有這樣一個地方,山裡面是否真的埋藏著寶貝呢?

淶水傳說“開啟金山院,富貴九州十八縣”

翻開淶水的地圖,在縣城西北方向石亭鎮東龍泉村的山上,還真的標註有金山院這樣一個地點。那麼這個金山院是否就是傳說中的地方嗎?石亭鎮的這座金山院,又有什麼特殊的來歷嗎?

百度百科

金山院即金山寺,金山寺舍利塔建於元代大德四年(1300年),由尼泊爾人阿尼哥等人資助金山寺禪師融廣惠建立。該塔位於河北省保定市淶水縣東龍泉村西北方的金山上,挺立在金山半山腰中的高1米、邊長6米的方形石徹平臺上。塔通高8。18米,為十三層密簷式結構。平臺呈八角形。

明代天順年間金山寺廢傾圮,僅存千佛浮圖十三級,即舍利塔。

淶水傳說“開啟金山院,富貴九州十八縣”

金山寺歷經幾度興衰,明清各朝曾多次重修,殿宇坍塌,已成廢墟,現儲存的除千佛舍利塔外,還有山門一座,碑刻七通。此塔北30 米為金山寺遺址,西、北、南三面山巒環抱,東臨 深谷,鳥瞰拒馬河,南有盤山路,林木蔥鬱,風景美麗,再加上塔本身精美的雕刻和獨特造型,形成一處美麗的景觀。該塔於1993年7月被列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史料記載

我們翻閱史料,發現了這樣一篇文章,透過劉瀏老師撰寫的這篇《京西金山寺考》,或許我們能夠對這座古老的寺院有一個瞭解,也許能夠探知那個古老傳說的歷史謎團……

“開啟金山院富貴九州十八縣”傳說的由來

在金山院附近村莊乃至淶水全縣,有一個婦孺皆知的傳說:“開啟金山院富貴九州十八縣”。大意是說金山院裡藏著無數珍寶,若有十個一母同胞的親兄弟,就能將寶庫開啟。傳說從前當地還真有人多娶妻多生子想要開啟金山院。 至於為什麼產生這個傳說或什麼時代產生的這個傳說,沒人較真也沒人考證過。但有一點應該是肯定的,就是它的產生年代不會在明永樂年間以前,因為金山苑之名始於那個年代。

淶水傳說“開啟金山院,富貴九州十八縣”

那會不會就是和金山院之名同時或之後不久產生的呢? 我們知道,永樂是那位把蒙古人趕回草原的掃北燕王朱棣奪得皇位後所立的年號。在他掃北之前,大都和金山地區還是元朝統治著。在北宋、遼、金、元諸代,金山地區政權更迭頻繁,戰爭更是多於和平。在“圓融廣慧恩公禪師”靈塔銘記中就有“齠齔之歲”的感嘆。“齠齔”即兒童換齒之意,這裡引申為改朝換代的意思。可見那些時代的人對改朝換代已有心理準備。當明太祖的反元大軍節節勝利,元朝皇族乃至臣僚肯定預見到大元滅亡的結局,肯定都想方設法尋求自身的出路,當然也會想方設法將自己多年積蓄的錢財或珍寶藏匿起來。

藏在什麼地方最為安全呢?或者說藏在什麼地方才能在失去政權後有機會取走繼續享用呢?肯定不是皇宮、王府,因為新的統治者不會讓他們住在那裡,逃走或隱匿的他們也沒有機會再回到那裡去。但他們以香客、信眾的身份進出深山野寺還是非常隨便的。況且寺院也不會因改朝換代而變換住持。不但元朝皇族成員和臣僚們清楚這些,甚至當時的老百姓也清楚這些。所以不管皇家和臣僚們是不是到這裡匿錢藏寶,老百姓懷疑都在情理之中。

在元朝統治受到嚴重威脅的時侯,皇家和臣僚們為了讓佛祖保佑自己和自己的王朝,肯定會更加頻繁地來這座有祈壽寶塔的金山寺燒香拜佛,作為皇室成員或元朝臣僚,他們肯定經常佈施,因此同主持的關係也就非同一般,所以不能排除有匿錢藏寶的可能,這樣的現象必然引起當地百姓的關注,一定會懷疑他們是來匿錢藏寶。所以當時或以後的一個時期,這裡會流傳著金山寺裡藏有寶貝、錢財的說法。這種說法會透過各種渠道傳到北京(明代將大都改名北京),傳到已坐穩江山的明朝帝王或官員耳中,說不定明皇室在金山寺建“御竹苑”就是為尋寶作幌子,因為皇家到一個遠在百里之外的山上的廢寺種竹,很難找到一個合適的理由來解釋。

由於被懷疑的藏寶者是皇家及其臣僚,所以老百姓猜想的藏匿財寶的數量就會非常之大。當金山御竹苑被叫成了金山苑或金山院,自古就喜歡合轍壓韻的老百姓中出現“開啟金山苑(或院)富貴九州十八縣”的傳說就再自然不過了。 透過以上文字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開啟金山苑(或院)富貴九州十八縣”的傳說始於明永樂年間至天順年間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