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的選購5要素,以及知識點普及

和田玉的選購5要素

第一:油潤度

行內有句話叫:翡翠看種,和田玉挑潤。這裡所謂的潤,說的就是和田玉的油糯性。所謂的油糯性,表現出來的,其實就是和田玉質地的細膩與滋潤。

第二:密度

這點很難掌握,也很難用文字描述。我一般用側弱光看結構,說不見結構是誇張了,只有假料不見結構。室外自然光下看不到內部的結構,我覺得可以了。當然,是越細膩越好。

第三:色澤

顏色儘量要正,白的儘量能不發悶,假如還能不閃青就完美了。把玉放在潔白的紙上,我覺得是看白玉很有效的方式。我們不是一定要跟白紙去比,至少感覺到它真實的顏色了。碧的青的得讓人感覺鮮豔。我們的文化傳承中,玉總是跟白聯絡在一起。同等情況下,白玉的確比較暢銷。玩皮色的,儘量選巧色,白玉上面帶巧色就更好了。

第四:純度

乾淨是選擇產品的第二因素,儘量不要有雜質,棉,侵染,石性(巧雕除外)。這個相對容易辨別,爭取室外肉眼難以發現。實在沒法避免的,力爭正面或者要部位沒有受到影響。

第五:型(雕工)

包含外觀,工藝,大小。外觀,我們聯想一下生活中各種美的器物形狀,引申到玉器也是一樣。比例得當的玉器,會給人一種美的享受;相反歪瓜裂棗的外形總是禁不起時間的考驗。

和田玉的選購5要素,以及知識點普及

和田玉顏色比較方法

軟玉(和田玉)的顏色種類對其經濟價值有很大的影響,尤其是白玉。因此,準確的顏色劃分在玉石鑑定、鑑別、分類過程中顯得十分重要。在鑑定實踐中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1.光源:軟玉在不同的光源下觀察會有不同的色調,不同色調的軟玉在同一光線下表現也有所不同,古人曾雲“燈下不觀玉”。鑑別分類時最好選用自然光,在日光強烈的情況下,應避開日光直射。輔助光源選用普通日光燈,色溫5000-7000K。

2.背景:將需要比較的樣品平置於大塊白色布、布紋紙或白紙上進行鑑別比色,背襯物要求熒光較弱,平整耐髒,也不宜有強烈的反光。同一實驗室的不同工作臺必須長期固定使用同一種背襯物。

3.樣品的厚度因素:薄的樣品顏色會顯得淺一些,厚重的樣品顏色會顯得深。因此,本細則規定比色部分厚度在5—8mm之間,不足或超過部分應採取技術措施對顏色的深淺進行估測。

4.建立比色標準樣品和參照樣品庫:根據實踐經驗,應分別選擇淡青、 灰白、黃綠三種色調中的兩種或三種,建立比色標準樣品以保證

白玉-羊脂白玉/白玉

比色底限的穩定;建立

黃玉/青玉

的分界線以確保黃玉鑑別分類的穩定。其他種類建立參照樣品庫,以便檢驗人員在實際工作中比對參照。

和田玉的選購5要素,以及知識點普及

和田玉的選購5要素,以及知識點普及

和田玉

,玉石質地和內含物、瑕疵的的觀察描述方法

軟玉的質地是其質量評價的首要因素,質地的好壞主要由結構、透明度、內含物、瑕疵、綹裂等因素構成,行業傳統對這些因素分類及描述較為複雜,在鑑別分類實踐中不便操作。本細則對其進行歸納總結為常用描述用語如下:

1.細潤無瑕:質地緻密、細膩滋潤,油脂光澤好。

2.細潤:質地緻密,細膩滋潤,油脂光澤好,可有少量石花。

3.細:質地尚細膩,但礦物結晶稍粗有顆粒感或有“瓷”、“僵”等性,光澤差。

4.微花:有微小的點狀物、絮狀物、區域性不明顯的“石花”“蘿蔔紋”等,須仔細檢查才能發現或總體少於5%。

5.有花:有點狀物、絮狀物或“鹽粒性”,區域性有較明顯的“石花”、“蘿蔔紋”、“水線”或質地不均勻等,肉眼觀察很容易發現或總體少於25%。

6.有石花:有較多絮狀物、白色或其他顏色“石花”,很明顯的“蘿蔔紋”、“水線”等,玉質受到較大影響或總體少於50%。

7.石性:有區域性或大部的石花和其它礦物、岩石雜質。

8.綹:有少量呈定向分佈或交錯的劈理、裂理、絮狀礦物排列等,尚沒有裂開。

9.裂:有劈理、裂理,已有明顯裂開,飾品的完整性可能或已經受到影響。

10.石皮:玉石原料或雕件上留有圍巖岩石或蝕變表皮,石皮有糖色部分可以稱為“糖皮”。

和田玉的選購5要素,以及知識點普及

和田玉的選購5要素,以及知識點普及

和田玉的選購5要素,以及知識點普及

玉石糖色的描述方法

軟玉由於受原生或次生作用影響,受氧化鐵、錳質浸染形成的紅褐色、褐色、褐黃色、黑褐色等色調,習慣上稱為糖色。糖色是軟玉的重要特徵之一,當糖色部分>85%時可以稱為糖玉。描述糖色時以估算糖色在樣品中的體積百分比為依據,分為:

微 糖:糖色佔比例約為5%以下。

有 糖:糖色佔比例約為5—35%之間。

糖××玉:糖色佔比例約為35—85%之間。

糖 玉:糖色佔比例>85%時可以稱為糖玉,但如果仍可以清楚的觀察到原來的玉種,也可以稱:糖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