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明清景德鎮黃釉碗類瓷器造型變化

自隋唐始,黃色便成為皇帝的御用顏色。而後至明清時期,黃釉瓷器從眾多單色釉瓷器中脫穎而出,成為帝王的御用瓷。在明清歷史上,黃釉瓷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皇家生活日用瓷,而碗類器型在宮廷黃釉瓷數量中佔有非常大的比重。中國瓷碗造型歷經千年的發展,從簡到繁,由單至多,這種變化反映了制瓷工藝水平的提高,同時也表現了人類審美的變化。從明代到清代,景德鎮御窯黃釉瓷造型產生了許多變化,本文主要以黃釉碗類造型為例進行探討研究。

明代早期燒造的黃釉碗較少,洪武時期的黃釉瓷不見完整器傳世,唯有景德鎮御窯廠遺址和北京地區出土過此期的黃釉盤殘片。永樂時期的黃釉瓷目前只見過出土之物,未曾見有傳世品,直至宣德朝偶有發現。

論明清景德鎮黃釉碗類瓷器造型變化

圖1-明代宣德時期的黃釉直口碗

1988年景德鎮御窯廠遺址出土了一件明代宣德時期的黃釉直口碗,高7。4釐米,口徑13。8釐米,足徑7。8釐米(圖1)。碗弧壁且腹部較深,圈足稍高,底心微凹,素面無紋飾。與此時期的其他瓷器一樣,黃釉瓷碗上多出現橘皮紋。與永樂時期其他碗類相比,宣德黃釉碗器型略偏大,口沿圓潤厚實,腹部稍豐滿,足背脊略圓。由於泥質精煉並無粗笨感,整體具有敦厚凝重之感。

正統、景泰、天順三朝僅約30年,此時期景德鎮御窯廠瓷器生產量低,並未發現有確切年款的官窯瓷器,此時期被稱為陶瓷史上的“空白期”,此時期的黃釉瓷碗造型特點無法考證。

論明清景德鎮黃釉碗類瓷器造型變化

圖2-成化黃釉碗

至成化時期,皇帝喜愛玲瓏小巧的物品。據朝鮮文獻資料記載:“成化二十年,韓僭進貢玩好之物,皇帝見而悅之曰:所進物至為精巧,朝鮮有如此巧匠,可當更賜五百兩,如前朝製造以進。”因此,為適應帝王偏好,瓷器造型大多都嬌小俊秀。如江西省景德鎮市考古研究所收藏的成化黃釉碗,高5。4釐米,口徑10。4釐米,足徑3。8釐米(圖2)。碗口外撇,深弧腹,圈足,底足較高,整體造型小於宣德時期的碗,顯得嬌小而精緻。

論明清景德鎮黃釉碗類瓷器造型變化

圖3-弘治黃釉碗

弘治時期低溫黃釉瓷的燒製達到了歷史上的最高水平。此時期的黃釉釉瓷色嬌嫩、淡雅,光亮如同雞油一般,被稱為“嬌黃”或“雞油黃”。又因其使用澆釉法施於瓷胎之上,故又稱“澆黃”。如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的弘治黃釉碗,高10。5釐米,口徑23。6釐米,足徑9。6釐米(圖3)。此碗口沿微撇,深弧腹,圈足,造型規整,通體施黃釉,光素無紋,有細微開片,顏色嬌嫩。總體來說,弘治時期的黃釉碗造型與成化時期大致相同,但整體尺寸比成化時大很多,製作工藝更加精湛柔美,器壁較薄,修坯細潔,底足較成化低矮,圈足光滑細膩。

論明清景德鎮黃釉碗類瓷器造型變化

圖4-正德黃釉碗

正德時期的黃釉瓷繼承弘治之作,但釉色不如弘治時期的淺淡而嫩,顯得深沉。製作不如前兩朝精細,胎體由輕薄向凝重過渡,有“老成持重”之說。廣東博物館館藏的正德黃釉碗,高7。3釐米,口徑16。4釐米,足徑6。6釐米(圖4)。碗敞口,深弧腹,圈足,通體施黃釉。此時期的碗口部與底足直徑均小於弘治時期,但仍大於成化期,在整個明代黃釉碗中尺寸基本適中。

嘉靖時期的黃釉瓷釉質肥厚,釉面有不平感,色調大多鮮亮,偶爾有極淡且釉面勻潤者。器物口沿與底足寬度有所增加,但整體造型與正德時期的相近。浙江博物館館藏的明嘉靖黃釉碗,高8。5釐米,口徑19。8釐米,足徑8。9釐米(圖5)。敞口,斜弧腹,圈足。

論明清景德鎮黃釉碗類瓷器造型變化

圖5-明嘉靖黃釉碗

明代晚期,社會動盪,戰亂頻繁,景德鎮御器廠輟燒停工,黃釉官窯器幾不可見,黃釉碗具體情況也無從得知。

綜上所述,明代景德鎮黃釉碗根據口沿部特徵可大致分為直口碗、敞口碗和撇口碗;腰腹的曲線主要以直腹、斜弧腹、深弧腹為主,呈現出簡潔且柔美的特點;足部包括短小穩重的圈足和高挑秀氣的高足。此三部位間相互協調搭配,呈現出豐富多變、粗細兼有的明代黃釉碗的造型風格特點。

清代順治時期,黃釉瓷恢復燒製。到了康熙時期,以仿製明代嬌黃為主,釉質細膩晶瑩,質量提升。此時還出現了蛋黃釉,因色如雞蛋黃,故稱“蛋黃釉”或“西洋釉”。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的康熙黃釉碗,高6。5釐米,口徑16。7釐米,足徑4釐米(圖6)。敞口微撇,深弧腹,下腹收斂,圈足較高,但較明弘治時期的偏矮。圈足滾圓深厚,說明當時修胎相當仔細,所以在足打磨後呈“泥鰍背”狀,手感滑潤。從造型上看,清代早期的黃釉碗仍帶有明末遺風,器物顯得厚重,器型沿襲明代嘉慶萬曆時期風格。

論明清景德鎮黃釉碗類瓷器造型變化

圖6-康熙黃釉碗

雍正時期是清代黃釉瓷燒製最好、藝術水平最高的一朝。此時期的黃釉瓷以檸橡黃釉最為出名,造型一改康熙朝的渾厚古拙之風,顯得輕巧秀麗,可與明永樂、成化時期的纖細嫵媚相提並論,器型勻稱,比例協調得恰到好處。口沿微撇,深弧腹,器壁較矮,圈足較清早期大,形成大口大足的獨特風格。

乾隆時期黃釉器物明顯少於康、雍兩朝,色澤淡雅且釉層較薄,施釉均勻沒有色差。此時期的黃釉大多作為黃釉彩瓷的底色。此時黃釉碗造型規整,撇口,深弧腹,底足較大,手感滑潤,也有仿明代宣德器型的。另外,根據碗的尺寸來看,乾隆瓷碗的大小似有一個大致的範圍。據《欽定皇朝禮器圖式》中記載:“盛大花瓷碗,口徑一尺一寸七,高五寸三分等。”此規定從康熙朝就有,因此清代景德鎮御窯燒製的黃釉碗應該也是有尺寸限制的。

到了清晚期,黃釉瓷數量漸漸減少,黃釉碗器型與之前相比已無明顯差別。

論明清景德鎮黃釉碗類瓷器造型變化

同治款黃釉碗

縱觀清代黃釉碗造型特徵,可以看出碗口沿處主要以敞口和撇口為主;腰腹曲線多為深弧腹,簡潔柔美;底足寬度明顯減小,且打磨得光滑細嫩,“泥鰍背”已普遍存在。與明代(除成化朝外)相比,清代景德鎮御窯黃釉碗整體造型風格偏精緻嬌小,尤其底足寬度的變化極為明顯,足徑已接近明代成化時期。

景德鎮御窯黃釉瓷作為宮廷御用瓷器,其功能已不僅僅是供皇家日用或觀賞,它還可以反映帝王的喜好,甚至是當時宗教、禮儀、制度等文化內涵的另一種對映。同樣的,黃釉碗的造型已不單純只反映在實用物品上,它逐漸開始營造高品位的生活氛圍,融合著各個時代的審美特點與社會價值。